摘要:11月11日,RoboSense速腾聚创正式宣布10月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120,000台,再度刷新行业单月交付纪录,其中第12万台产品已顺利交付全球某新能源头部车企。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其全栈自研芯片技术与数字化架构的全面爆发,不仅印证了激光雷达从“高端选配”向
11月11日,RoboSense速腾聚创正式宣布10月激光雷达交付量突破120,000台,再度刷新行业单月交付纪录,其中第12万台产品已顺利交付全球某新能源头部车企。这一数据的背后,是其全栈自研芯片技术与数字化架构的全面爆发,不仅印证了激光雷达从“高端选配”向“安全标配”的加速渗透,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智能驾驶核心感知领域已掌握全球话语权。
交付量的跨越式增长,根源在于速腾聚创深耕八年的芯片自研战略形成的技术壁垒。自2017年组建芯片团队以来,该企业于2022年实现SPAD-SoC芯片技术突破,如今已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数字激光雷达发射、接收、处理全链路自研芯片均满足AEC-Q系列车规标准的科技企业,其SPAD-SoC与二维可寻址2D VCSEL两款核心芯片,历经-40℃至125℃极端温度、机械冲击、EMC等百余项严苛测试认证,确保在各类工况下稳定运行。相较于传统模拟激光雷达需七类关键器件构建核心系统的复杂架构,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方案仅用两款芯片即可实现,不仅将系统体积缩小50%以上,更使线数性能达到传统产品的10倍,配合440亿次/秒的高采样率与0.25cm回波输出分辨率,有效解决了雨雾干扰、近距离盲区等行业痛点。
技术优势已快速转化为量产实力,速腾聚创构建的全场景产品矩阵正全面占领市场。基于SPAD-SoC与VCSEL数字化架构,其EM4、EMX、E1三大系列产品均已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面向L3高阶智能驾驶的EM4激光雷达,以300m@10%测距能力、600米最远探测距离,可将智能驾驶系统响应时间提升70%,自9月底起已陆续搭载于极氪9X、智己LS6等高端车型,更斩获吉利、上汽智己及欧洲豪华品牌合资公司等海内外定点;同为EM平台的EMX则以每秒288万点的高清点云输出、0.08°×0.1°全局角分辨率,成为中端市场主力,不仅于9月初开启批量交付,更拿下某新能源头部车企32款车型的独供资格。
速腾聚创的爆发式增长,既是企业技术积淀的必然结果,更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成熟的缩影。从核心器件看,其芯片架构创新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从市场端看,吉利、一汽红旗等车企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技术研发—量产验证—迭代升级”的良性循环;从行业价值看,数字化激光雷达的大规模应用,正推动智能驾驶从“辅助功能”向“安全刚需”转型,正如行业共识所言,激光雷达已成为智能汽车的“隐形气囊”,能有效化解纯视觉方案的感知盲区风险。截至目前,速腾聚创EM平台系列产品已累计获得8家主机厂45款车型定点,形成了强大的市场护城河。
从实验室的芯片突破到月交付12万台的产业奇迹,速腾聚创用八年时间走完了激光雷达的“从0到1”到“从1到100”。12万台交付量不仅是一个数字里程碑,更标志着中国激光雷达技术已从跟跑跻身全球领跑行列。随着L3级自动驾驶逐步落地及车型搭载门槛持续下探,速腾聚创的数字化激光雷达将进一步渗透市场,在为消费者带来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来源:电车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