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储时节探融资 青春蓄力助振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3 18:15 1

摘要: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链惠农”项目实践团队于2025年3月成立,该团队组织以师生群体为主的惠农联络员,立足河北乡村省情民情,聚焦普惠金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探究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与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数链惠农”项目实践团队于2025年3月成立,该团队组织以师生群体为主的惠农联络员,立足河北乡村省情民情,聚焦普惠金融信贷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探究其对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与实际存在的现实问题。

团队的调研与后续工作旨在通过协助农民解决融资困难问题,达到优化河北农村普惠金融信贷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目前,团队暑期三下乡等实地走访调研成效初显,以区块链赋能农村普惠金融等举措,力求破解河北农村融资痛点。

暑期三下乡宣传推广

11月农田耕地环境展示

时值十一月,华北平原的麦田覆上薄霜,正定县南牛镇的农户们却已开始盘算来年春耕的“钱袋子”——往年此时,“冬储农资急用钱、贷款申请慢半拍”的愁绪,总让备耕节奏“卡壳”。

而今年,来自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数链惠农实践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带着调研问卷与政策手册走进村户,让“提前摸清融资需求、提前对接信贷资源”的普惠金融思路,在冬储时节就扎下了根。

调研初期团队携带宣传物料调研走访

团队立足河北乡村“农业周期强、资金需求集中”的省情,聚焦农村普惠金融信贷的“季节性错配”痛点,在前期大量的调查工作中,团队了解到南牛镇作为小麦主产区,农户冬储化肥、农机检修的资金缺口集中在1-3万元,但传统信贷“春申春批”的节奏,常让冬储资金“跟不上趟”;同时,72%的农户依赖自有资金或亲友借贷,银行贷款覆盖率不足三成——“不是不想贷,是等批下来,农资都涨价了”,调研中团队成员听见了这样的声音,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河北农户“融资时效差”的普遍困境。

团队成员和农户村民进行推广宣传并沟通融资问题

团队以“双重身份”嵌入南牛镇的金融服务,团队成员既是惠农政策的传播者,又是农户需求的调研员,利用50余份问卷梳理出“审批周期长、额度不匹配、抵押物不足”三大堵点,同时协助村集体整理“农户种植规模+信用档案”基础数据,为后续金融对接铺路。

团队成员和该农户详细讨论政策

这场实践调研,是学业与河北乡村需求的“同频共振”:团队将“农村金融周期”的课堂理论,转化为“冬储资金需求台账”的实践成果;把“普惠金融评估模型”的专业知识,落地为“如何让贷款跟着农时走”的具体方案。当课本里的“信贷错配”变成农户炕头的实际难题,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也有了“沾泥土”的温度,而这正是职业教育服务河北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从南牛镇的冬储台账,到河北乡村振兴的金融布局,团队通过与农户的亲切交流让项目愈加完善,让数链惠农项目更贴合河北农业的周期规律。

团队成员和农户沟通项目初衷并不断完善细节使其更具有普适性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这场扎根田野的青春实践,不仅为南牛镇的春耕注入金融活力,更种下了科技助农、薪火相传的种子,让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当青春的脚步踩准农时的节奏,当专业知识对接乡村的需求,河北农村的金融环境正悄然优化,农民的“钱袋子”也将更稳、更实。

通讯员:张越 骆依佳

编辑:王欣新 康泽安(实习生)

责编:刘新莉

复审:刘文彪 魏亦军

监制:刘军

终审:边宇峰

来源:冀时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