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警人(民宿店主)称,今年7月,楼上财税公司办公室突发漏水,持续一整晚,导致其民宿屋顶留下大面积水痕,长期浸泡更造成房门损坏。
因漏水问题久拖未决,太原市茂业天地小区内,楼下民宿店主与楼上财税公司产生邻里矛盾。
虽经多次协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矛盾不断升级。
近日,忍无可忍的店主选择报警求助。接警后,民警迅速到场处置。
报警人(民宿店主)称,今年7月,楼上财税公司办公室突发漏水,持续一整晚,导致其民宿屋顶留下大面积水痕,长期浸泡更造成房门损坏。
他认为,损失应由责任方承担,但数月来多次沟通均不欢而散,最终"忍无可忍"。
对此,楼上财税公司负责人解释称,漏水事件发生后,公司始终积极跟进处理,从未逃避责任。
但每次协商时,对方情绪激动,甚至曾发生砸门、毁坏门铃等过激行为,导致矛盾拖延至今。
了解双方诉求后,民警当场提出针对性调解方案:明确责任划分,引导理性沟通,推动问题实质解决。
报警人意识到自身问题,承认沟通时情绪失控,并对之前过激行为(包括损坏门铃)向对方道歉,自愿承担财税公司门和门铃的维修费用。
财税公司负责人见状,表示不再追究过往冲突,同意立即安排人员评估维修楼下民宿的屋顶水痕与损坏房门。
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持续数月的邻里纠纷在民警调解下圆满解决。
民警提示:邻里相处应互谅互让,遇矛盾时冷静沟通、理性处理,避免因冲动行为激化纠纷。依法维权、合理表达诉求,才是化解问题的正确途径。
太原广播电视台法治事业部《并州之剑》栏目想和您说:
一场始于漏水的邻里矛盾,在太原茂业天地小区演变成“砸门冲突”,最终靠民警调解握手言和 —— 这起纠纷虽小,却戳中了邻里相处的关键痛点:再常见的生活矛盾,若被情绪裹挟,也会走向对立;而只要双方愿意各退一步,再僵持的局面也能找到解局之路。
楼下民宿老板因损失迟迟未解决心生焦躁,用“砸门” 泄愤反而激化矛盾;楼上财税公司虽称 “不逃避责任”,却也在反复沟通中陷入僵局。
若非民警及时介入,给出清晰的调解方案,这场纠纷或许还会拖延更久。
这恰恰说明,邻里之间难免有摩擦,可“冲动” 从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冷静沟通、主动担责才是底色。
基层民警的调解,既守住了邻里和谐的底线,也传递出法治温度:遇到纠纷别钻“牛角尖”,不妨找第三方介入,用理性替代对抗。
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情,远比一时的争执更珍贵—— 多一分体谅,少一分戾气,才能让 “远亲不如近邻” 的温暖真正落地。
声明: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来源:太原广播电视台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