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有百万人做甲状腺超声!医生直言:做一次超声,或管三年无碍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5:20 1

摘要:“邻居老李才查出甲状腺结节,吓得家里人一周跑了三趟医院!”“我单位组织体检,医生说我也有结节,吓我一跳。”“甲状腺超声要不要年年做?不做会不会漏掉癌症?”

“邻居老李才查出甲状腺结节,吓得家里人一周跑了三趟医院!”“我单位组织体检,医生说我也有结节,吓我一跳。”“甲状腺超声要不要年年做?不做会不会漏掉癌症?”

如果你最近也在被这些问题困扰,那么这篇文章,可能正是你需要的答案。每年上百万中国人接受甲状腺超声检查,但很多人不知道:有些检查,做一次就够用三年。为啥医生敢这么说?甲状腺到底有什么“猫腻”?查多了能防癌,还是徒增焦虑?咱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李阿姨今年56岁,单位组织体检时,超声提示“甲状腺右叶低回声结节,建议进一步检查”。她连夜上网查资料,一晚上没睡觉,越查越慌,第二天就拉着女儿跑到三甲医院挂了内分泌科。医生看了片子,平静地说:“这个结节是良性的,没什么大问题,半年或一年复查就行。”

李阿姨愣住了:“网上都说可能是癌,我这都不赶紧做手术吗?”医生笑了笑:“甲状腺结节非常常见,大多数连药都不用吃。

你没看错,根据《中国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2022年版)》,我国成年人中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高达20%~50%。也就是说,十个人里可能有四五个有结节,但多数是良性的,不需要治疗,更不需要手术。

很多人一查出结节,就开始“年年查”、“月月看”,生怕漏掉癌变的机会。可医学上讲究的是“科学监测”,不是“频繁复查”。医生说“做一次超声,或可三年无碍”,并不是随口一说,而是有充分依据的。

根据《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的建议:如果超声评估为TI-RADS1~2类的良性或低风险结节,可以每1-3年复查一次,不需要频繁监测。

TI-RADS是什么?它是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的简称,一种类似“打分评级”的方法,用来判断结节的良恶风险。TI-RADS1-2类基本可以理解为“无风险”或“极低风险”。

查出来结节≠患癌,更不等于“马上手术”。

很多人会问:“以前怎么没听说过这么多结节?”这其实跟生活方式、环境变化和医学手段进步有关。第一,超声设备越来越先进了。十年前可能查不出来的“微结节”,现在一查一个准,发现率自然高了。

第二,饮食习惯变化、压力大、熬夜、环境污染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健康。第三,体检普及率提高了。过去很多人不体检,结节“藏着掖着”,现在每年一查,就容易“揪”出来。但重点来了:大多数“被揪”出来的结节,其实没啥事。

甲状腺结节虽然常见,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如何判断它的“友好”程度?医生主要看三个方面:一看超声特征。边界是否清晰?有没有钙化?回声是否均匀?这些都能帮助判断良恶。

二看大小变化。如果三年内结节没变化,基本可以放心。如果快速增大,才需要进一步检查。三看家族与个人病史。有些人群风险稍高,比如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既往接受过颈部放射治疗的患者,医生会更谨慎。

如果超声提示“TI-RADS3类以下”,大概率是良性,定期随访即可。若为4类以上,再考虑穿刺活检进一步确诊。

误区一:有结节就要手术。错!95%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只有极少数需要手术切除。

误区二:结节会变癌,必须早除掉。错!良性结节变成癌的概率极低。甲状腺癌也多是“懒癌”,进展慢,甚至终身无症状。

误区三:甲状腺癌很凶险。错!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其五年生存率超过90%。在所有癌症中,甲状腺癌是“最温柔”的那一类。

第一,查一次甲状腺超声可以“打个底”。成年后可以在一次全面体检中加做一次甲状腺超声,了解是否有结节。

第二,按需复查,不用太频繁。如果结节是良性的,医生建议1年或3年复查一次即可。没有结节的,更不需要年年查。

第三,保持心态平稳。查出结节≠癌,别被吓坏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比啥都重要。

第四,有症状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颈部肿块迅速增大等情况,需尽快就医。

张医生经常说:“检查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该查的时候别漏,该停的时候别过。”“做一次超声,或管三年无碍”,这不是偷懒,而是一种科学的节奏。既不过度医疗,也不掉以轻心。把钱、时间和精力花在真正有意义的地方,这才是现代健康管理的核心。

就像汽车保养,不是天天去4S店才叫爱车,而是根据公里数和使用情况,定期维护才靠谱。

我们理解大家对癌症的恐惧,但也希望大家明白:科学的筛查和监测,远比盲目的检查和治疗更重要。你越懂得医学背后的逻辑,就越能从容对待身体的风吹草动。

甲状腺结节不是“洪水猛兽”,更不是“定时炸弹”。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管理,规律复查,心态平稳,才是对自己身体最好的保护。

如果你已经做过一次甲状腺超声,医生说没问题,那就请放心大胆地“放它一马”;如果你还没查过,也不必恐慌,找个靠谱的医院,做一次检查,给自己一个安心的底线。健康不是查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诊治指南(2022年修订版)[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38(9):721-740.
[2]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的专家共识[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20,29(5):387-392.
[3]国家癌症中心.中国肿瘤登记年报(2023年版)[R].北京: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

来源:医者老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