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光顾同一家店会发生啥?网友:我进去了让我自己盛饭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07 1

摘要:就这么一句,比会员积分、比买一赠一都管用。73%的人回头,不是图便宜,是图省事——更图被认出来。

“今天还是老样子?

就这么一句,比会员积分、比买一赠一都管用。73%的人回头,不是图便宜,是图省事——更图被认出来。

社区口那家只有六张桌子的小面馆,没抖音号,没打卡墙,连收款码都贴得歪歪斜斜。

可一到饭点,队伍排到马路牙子。

老板记性好得吓人:

“张姐,面硬一点,葱不加;阿斌,多放酸豆角,别放香菜。

像给老朋友发微信,顺手,自然。

数据也替它撑腰:2024年Q1,社区小店熟客贡献率68%,隔壁网红连锁只有32%。

流量潮水一退,裸泳的全是“算法推出来的喜欢”。

有人觉得记性好是天赋,其实靠的是笨功夫。

上海永康路有家咖啡店,疫情最惨的时候门可罗雀,老板把熟客习惯写进“日历”:谁喝燕麦拿铁要58度,谁美式必须加三颗冰。

解封当天,85%的人第一句话:“我那张日历还在吗?

被记住=被在意,心理学说这一招能把满意度直接拔高40%。

在遍地“欢迎光临”的机械声里,突然有人喊你名字,谁不心软。

当然,也有老板嫌慢:“记这么多,不如上系统。

可全国87%商家装了会员软件,真能记住口味的不到四分之一。

系统只会打标签,不会把“不吃香菜”记成“她前任爱吃香菜,闻到就恶心”。

人情这东西,0和1写不出来。

于是出现一条隐形鄙视链:

网红店拼打卡,拼布景,拼谁家的咖啡拉花更像蒙娜丽莎;

社区店拼谁记得住“蒙娜丽莎今天不想喝拿铁”。

前者卖的是朋友圈九宫格,后者卖的是“你什么都不用说”。

别小看这句“什么都不用说”。

加班到凌晨的人,推门听见“还是老样子”,瞬间破防——原来全天只有这里不需要重新介绍自己。

那一刻,面是不是手工、咖啡是不是精品豆,早退到其次。

所以啊,商业的尽头不是数字化,是“我懂你”。

流量可以买来第一次,买不来第100次;算法能算出消费力,算不出“她那天失恋,想多要一颗溏心蛋”。

真正的护城河,是老板脑子里那本无形的“熟客日记”,一页一页,靠重复见面、重复信任,一笔一划写厚。

下次路过街口,如果老板隔着雾气喊:“今天来晚了,给你留了最后一份牛腩。

别惊讶,那是小店对抗连锁最笨也最有效的武器——

把顾客当人,而不是流量池里的一条DAU。

来源:家中排行老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