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泼斯坦档案2:特朗普的照片、奥巴马的律师与美国的罪恶邮箱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12 1

摘要:11月中旬,华盛顿。一份23,000页的电子邮件档案,从佛罗里达的遗产信托流出,被国会两党同时公开。在这些冰冷的PDF里,交织着性犯罪者的笔记、记者的笑话、白宫顾问的私信、以及美国政治的阴影。

11月中旬,华盛顿。一份23,000页的电子邮件档案,从佛罗里达的遗产信托流出,被国会两党同时公开。在这些冰冷的PDF里,交织着性犯罪者的笔记、记者的笑话、白宫顾问的私信、以及美国政治的阴影。

文件的名字,只有一个人能让它成为头条——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而文件里被提到最多的名字,依然是:唐纳德·特朗普。

这一次,不是FBI,不是法院,而是美国国会自己打开了爱泼斯坦的邮箱。

在民主党率先公布部分邮件后,共和党立刻反击——由佛罗里达众议员安娜·保琳娜·卢娜(Anna Paulina Luna)主导,众议院监督委员会(House Oversight Committee)公布了完整的23,000页邮件档案。

他们声称要“打破民主党的选择性泄露”,但实际上,这场“解密大战”更像一场双向诛心的心理秀:每一方都在挑选有利于自己叙事的“阴影证据”。

结果,美国公众得到的不是真相,而是一场被两党导演的档案竞赛

最引人注目的内容,来自一封2015年12月的电子邮件。爱泼斯坦写信给《纽约时报》记者托马斯·兰登(Thomas Landon Jr),语气轻佻、充满自信:“你想要特朗普和那些穿比基尼女孩在我厨房的照片吗?”

他接着又补了一句:“问问我的管家,特朗普差点撞上玻璃门——他被泳池里那些女孩看得太出神,鼻子都印在玻璃上。”这些句子读起来既像炫耀,又像挑衅。它们是爱泼斯坦的“叙事武器”——用八卦、权力与性制造共谋感。

共和党的发布会将这些内容称为“媒体操纵的诱饵”,声称这是爱泼斯坦在利用记者编织“性化的特朗普传说”。而民主党则指向另一面:“这显示爱泼斯坦知道他能以照片和故事控制政界精英。”

真相依旧模糊。没有任何影像被证实存在,但特朗普的名字再次成为这场集体偷窥的焦点。

另一组邮件更令政治圈哗然。2018年,爱泼斯坦竟然与奥巴马白宫法律顾问凯西·鲁姆勒(Kathy Ruemmler)往来频繁。那时,他早已是注册性犯罪者。

他们讨论的主题?不是救赎,而是特朗普的“封口费案件”。鲁姆勒写道:“无论钱是谁出的,问题在于隐瞒。而他撒谎的态度说明他知道那是违法的。”

爱泼斯坦回复:“你看,我知道唐纳德有多脏。纽约的商人根本不知道让你的‘修理人’反水意味着什么。”

这封邮件让华盛顿的空气瞬间变冷。一位身陷性犯罪丑闻的金融家,与前白宫顶级律师讨论在任总统的刑事风险——这不是政治新闻,而像是一场美国式忏悔录。

在更多邮件中,爱泼斯坦频繁与媒体人、智库学者、大学校董和政界要人互动。有记者写道:“我在你门外,不想太早进屋,怕撞见特朗普。”有学者称他为“纽约的思想沙龙主持人”。甚至有人请他为基金会引荐“高净值客人”。

这些细节堆叠出的,不仅是一个罪犯的社交圈,而是一张横跨学界、媒体与权力中心的权色网络

爱泼斯坦的家,不只是犯罪现场,也是上流社会的秘密会客厅。他的邮箱,则成了这个文明的黑匣子。

特朗普政府的回应一如既往——反击、否认、反向利用。

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再次出面,语气冷静却带着熟悉的“特朗普式逻辑”:“这是一场政治动机的抹黑行动。邮件里提到的女孩是已故的弗吉尼亚·朱弗雷(Virginia Giuffre),她多次声明特朗普没有任何不当行为。”

她还补充道:“2007年,特朗普亲手将爱泼斯坦逐出海湖庄园,因为他对女员工行为不端。”这正是特朗普式叙事的精髓:无论事件多肮脏,他总能找到站在道德高地的姿态。

被反复提及的女孩弗吉尼亚·朱弗雷,早已在今年早些时候自杀。她16岁时被麦克斯韦从海湖庄园招募,后来成为最早揭露爱泼斯坦性交易网络的人。她曾起诉英国安德鲁王子,也曾多次为特朗普澄清——“他没有碰过我,他对我很友好。”

但如今,她的名字再次被政客引用,成为两党互相攻击的“证据”。

一个死者的沉默,成了活人编剧的对白。这也许是美国政治最残酷的隐喻:当真相死去,谎言便能拥有生命。

从2019年他的牢狱死亡开始,爱泼斯坦已不再是“个人丑闻”,而是一个政治工具、心理隐喻、文明阴影。

民主党用他象征“富豪腐败”;共和党用他象征“体制掩盖”;特朗普阵营则反过来,把他塑造成“深层政府的陷阱”。

这次的“邮件泄露”再次验证——爱泼斯坦的死并没有结束故事,而是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就像他自己在一封信中写过的那样:“我从来不孤单,我只是换了个房间。”

23,000封邮件,像是一部未剪辑的纪录片,记录着金钱、性、权力与虚伪的流动。

但它真正暴露的,不只是几个名字的肮脏,而是一个国家的病态——媒体的沉迷、政客的操弄、公众的猎奇。

爱泼斯坦的邮箱成了美国的潜意识:每一封信都像一句梦话,既真实、又荒谬;既私密、又公开。

当国会把这些梦境公之于众,他们或许以为在“揭露真相”,但他们更像是在利用真相,延续表演。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界侧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