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芯片,还能行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1-11 00:02 1

摘要:存储芯片大厂闪迪(SanDisk)大幅上调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继4月宣布全系涨价10%,9月初针对全部渠道和消费类产品执行10%普涨后,这已是闪迪年内第三次涨价。预计NAND产品供不应求持续至2026年底,数据中心将成为NAND最大应用市场。

行业梳理

存储芯片大厂闪迪(SanDisk)大幅上调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继4月宣布全系涨价10%,9月初针对全部渠道和消费类产品执行10%普涨后,这已是闪迪年内第三次涨价。预计NAND产品供不应求持续至2026年底,数据中心将成为NAND最大应用市场。

事实上,近期存储芯片领域,涨价已经是家常便饭了。继9月三星电子、美光、闪迪进行一轮涨价后,近日三星电子、SK海力士再次上调包括DRAM和NAND在内的存储产品价格。部分产品的涨价幅度更是让人吃惊。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171.8%。10月,三星电子率先暂停DDR5 DRAM合约报价,SK海力士、美光等原厂随即跟进,恢复报价时间预计将延后至11月中旬。

这两个月存储芯片价格累计上涨超过70%,涨势比黄金还快。在需求激增导致的涨价潮下。需求端AI算力军备竞赛引爆存储需求,单台NVIDIA Blackwell平台SSD配置从64TB升级至96TB,大容量存储需求激增。边缘设备:AI眼镜、机器人等新终端爆发,存储芯片单机搭载量激增3-5倍。全球每天产生数据量突破350ZB,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

全球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发布的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存储芯片销售额将达到1848.41亿美元,同比增长11.68%。2026年销售额将达到2148.26亿美元,同比增长16.22%。2025年我国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500亿元人民币,2020年至2025年复合增速达到20%以上。


二季度开始英伟达Blackwell平台实现规模化出货,叠加北美CSP厂商持续扩大通用型服务器布局,SSD有望凭借高性能和高能效等特点逐步成为大容量数据存储的主流技术。由于AI高景气,相关产能逐步转向高阶产品,叠加下半年传统备货旺季,自25Q2起DRAM和NANDFlash存储产品合约价有望筑底回升,叠加eSSD、RDIMM等企业级存储产品需求持续高企,相关存储产业链企业业绩有望迎来明显改善。

供给端巨头减产+技术升级引发供给地震,产能转移,三星、SK海力士将70%产能转向HBM等高利润产品,DDR4产能锐减40%。3D NAND堆叠层数突破232层,良率提升推高成本,美国限制对华高端存储出口,国产替代加速填补缺口。存储行业的“七年魔咒”与超级周期,存储芯片每3-4年经历一次牛熊转换,当前正处于2016年以来第三轮超级周期。

在涨价潮背景下,存储芯片板块的业绩也大幅改善。前三季度,存储芯片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5.02亿元,同比增长14.32%。其中第三季度,存储芯片板块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70.25亿元,同比增长40.21%,环比增长30.09%。


本轮存储芯片涨价潮与以往周期性涨价不同,核心呈现需求激增+供给收缩的结构性特征,被视为超级周期的启动。从需求端来看AI技术的快速发展成为核心驱动力,全球科技巨头纷纷加码AI投入.另一方面,AI向终端侧延伸,下半年各大厂商集中推出手机、PC、AI 眼镜等智能终端新品,进一步刺激了对大容量、高性能存储的需求。

进入2025年三季度以来存储行业全面进入加速上行周期,不同于此前供给侧减产或退出带来的价格短暂上行,本轮存储行业上行周期主要系AI时代下存储需求爆发推动,同时供给侧产能开出有限,因此行业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价格加速上涨。在此背景下,海外存储原厂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国内部分存储模组公司快速扭亏为盈,2025年下半年利润预计将加速释放,利基存储芯片和存储产业链配套公司亦将持续受益于存储涨价浪潮,建议重点关注国内存储模组、利基存储芯片及配套供应链公司机遇。

就眼下的2025年第四季度来看,AI高景气叠加终端更新迭代,在AI需求的强劲拉动下,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存储价格仍将延续上涨态势,存储行业供需格局或将持续偏紧

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兆易创新江波龙

澜起科技紫光国微

来源:尹狼入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