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东省呼吸道感染多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6:32 1

摘要:11月10日下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第25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介绍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帮助公众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共同筑牢冬季健康防线。记者在会上获悉,当前,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1月底或12月初,

大众日报记者 周欣怡

11月10日下午,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第25场“鲁医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介绍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帮助公众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共同筑牢冬季健康防线。记者在会上获悉,当前,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行高峰期预计出现在11月底或12月初,总体大概率仍保持季节性流行水平。

11月11日早9点,记者来到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心院区,儿科候诊大厅内人头攒动。

门急诊接诊量增加

呼吸道感染占比近七成

上午10点,中心院区儿科门诊输液室内坐满了正在输液的患儿和陪同的家长,秩序井然。记者注意到,临近中午饭点,同时输液的患儿仍有16名。“孩子班里40多人,约三分之一的孩子请假了。”一位家长在儿科门诊外告诉记者。据该院区儿科医师介绍,近期儿科门急诊接诊量明显上升,近七成患儿为呼吸道感染。

在儿科诊室里,5岁的乐乐(化名)一阵阵剧烈的咳嗽声让家长揪心不已。“孩子烧了三天,咳得停不下来,晚上觉都睡不了,听着喉咙里还有‘呼哧’声。”乐乐妈妈焦急地说。小儿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靳有鹏检查后发现,乐乐的肺炎症状非常典型:持续高热、咳嗽且伴有明显喘息。

靳有鹏介绍,与去年相比,今年秋冬儿科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症状呈现出新特点。“近期由鼻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比例明显增加,且被感染的孩子出现严重咳嗽以及喘息的比例更高,咳嗽症状持续时间更长、剧烈程度也更重。”靳有鹏说。

“最近呼吸科门诊量明显增加,但和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力表示,目前日均接诊十几例流感样病例,以甲型H3N2毒株为主,伴随部分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患者中以青少年、在校学生居多。“十五六岁的孩子特别明显。”她强调。

山东省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处处长孟君在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山东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存在一定水平活动。综合来看,今年全省冬季呼吸道传染病疫情预计总体平稳,仍将呈现以流感为主、其他呼吸道病原叠加或交替流行的趋势。公众需重点关注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山东省监测到的流感病毒型别以甲型H3N2为主。”他表示。

儿童流感症状因龄而异

婴幼儿表现需警惕

近期,随着冬季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儿童作为易感人群,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冬季更易受到各类呼吸道病毒的侵袭。与成人相比,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不仅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不同年龄段患儿的症状特点也各不相同。

济南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马香介绍,儿童感染流感病毒的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咳嗽、咽喉疼痛、流涕、肌肉酸痛、头痛及乏力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显著:0至3岁婴幼儿症状往往不典型,多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呼吸急促、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症状;3至6岁幼儿则多出现典型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日常活动量明显减少;而6岁以上儿童症状已接近成人,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及明显的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年幼患儿常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在鉴别诊断方面,马香特别强调需注意区分流感与普通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多由鼻病毒等致病;在症状表现上,流感往往全身症状突出,多伴有高热、明显肌肉酸痛等,而普通感冒则以上呼吸道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轻微;在病情进展方面,部分流感患儿可能发展为重症,而普通感冒通常预后良好。

此外,虽然部分流感患儿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需与肠胃炎进行鉴别,但流感患儿通常同时伴有呼吸道症状和全身表现,而肠胃炎多由进食不当引起,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且缺乏肌肉酸痛等全身表现。

“若患儿出现发热时间超过三天、持续高热、咳嗽剧烈,并伴有精神萎靡、状态不佳等症状,切勿在家自行用药观察,务必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靳有鹏强调,早期识别重症迹象对儿童健康至关重要。

“多病同防”正当时

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预防手段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冬季是多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段,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肺炎支原体、水痘等病原体活跃度显著提升,导致人群感染风险增加。尽管这些病原体种类存在差异,但其传播途径具有共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因此可采取系列共性防护措施,实现“多病同防”目标。

“目前流感活动水平尚未达到高峰,现在接种流感疫苗仍然来得及。”徐力表示,疫苗接种后通常需要2-4周产生保护性抗体,保护效果一般维持6至8个月,能在流感流行期提供有效保护。

“疫苗接种是预防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手段。”徐力指出,建议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学生群体、医务人员及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尽早完成接种,从而降低感染和发生重症的风险。据悉,今年9月以来,全省已接种流感疫苗323万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183万剂次,中小学生接种27万剂次。

保持卫生健康习惯同样不可忽视。徐力表示,首先要勤通风,保持居住和工作环境的洁净与空气流通;其次要注重手部卫生,饮食前、接触公共物品后、如厕后使用流动水清洗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第三要正确佩戴口罩,尤其在人员密集场所、空气不流通环境或接触有呼吸道症状者时应佩戴口罩。

此外,为应对就诊高峰期,省立医院实行弹性排班,保障充足的人力。

来源:中工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