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手机的人把倒走吹成神药,说能练平衡、治腰疼、瘦腿。阿姨信了,每天晚饭后去公园倒着绕湖三圈,风雨无阻。第三十天,一脚踩空,屁股着地,腰椎第四节瞬间扁下去,后脑勺磕在青石板上,急救车直接拉走。医生拿出片子,骨头像被压裂的饼干,手术费九万,康复期半年。
56岁宁波阿姨倒走30天,腰椎压塌、脑壳磕破,手术室里她哭着说再也不跟风了。
刷手机的人把倒走吹成神药,说能练平衡、治腰疼、瘦腿。阿姨信了,每天晚饭后去公园倒着绕湖三圈,风雨无阻。第三十天,一脚踩空,屁股着地,腰椎第四节瞬间扁下去,后脑勺磕在青石板上,急救车直接拉走。医生拿出片子,骨头像被压裂的饼干,手术费九万,康复期半年。
倒走不是新鲜玩意,三十年前体校就用它给运动员热身。原理简单:反向迈步,大腿前侧和腰得额外发力,身体为了保持直立,小肌群全被叫醒。问题出在普通人身上,尤其五十岁以后,骨头开始松,肌肉量一年掉百分之一,反应慢半拍,眼睛又看不见脚后跟,一步踩空就是大事。
宁波那家医院去年做了统计,倒走摔伤的中老年人超过七十例,七成发生在公园。地面看着平,其实藏着井盖缝、狗屎、娃的玩具车。摔得最惨的一位大爷,髋骨粉碎,躺了三个月,肺炎跟着来,最后没挺过去。医生在病历上写:运动方式选择错误。
国家新版运动指南把倒走放进灰色名单,只给康复科短期用,还得有人护着。浙江省运动医学中心直接提醒:骨质疏松、血压高、夜盲、耳石症,统统别碰。真想练平衡,单脚站、太极云手、靠墙静蹲,哪个都比倒走安全,还能看电视做。
有人不服气,说外国老头老太也在倒走。美国那本骨科杂志刚发完数据:倒走时腰椎压力比正走高一成五,关节磨损快,连续三个月,膝盖疼的人翻倍。研究最后一句写得直白:收益小,风险大,不建议老年人单独尝试。
公园里的锻炼队伍最卷,谁发明了新动作,第二天就能被复制到全国。倒走火了以后,还有人蒙眼倒走、倒走下台阶、倒走甩手,拍成短视频,点赞一高,跟风的就觉得自己也能行。平台算法才不审核骨头松没松,它只认完播率。受伤的人不好意思说,说了也没人看,于是下一批继续摔。
真想护住腰和头,其实更简单。每天正着快走六千步,速度到能说话不能唱歌就行。回家找一面墙,后背贴紧,慢慢往下蹲,大腿酸了就停,十秒一组,做五组,膝盖不疼,腰也稳。再拿一张厚毛巾,单脚踩上去,眼睛看前方,坚持三十秒,左右换,平衡一样练。动作不帅,可是不花钱也不挨刀。
阿姨出院那天,医生送她一个防滑健走鞋,她儿子把手机上所有倒走视频全删了。她说以后只向前看,再也不把后背交给看不见的路。公园湖里还是有人倒着走,一圈一圈,像没听见救护车的声音。你如果在场,别急着拍视频,先问问对方骨头结不结实,再告诉他:真想把身体练好,先学会看路。
来源:上进的柑桔Q11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