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球行书《五言律诗轴》赏析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41 1

摘要:南京博物院藏周天球《五言律诗轴》,以57.1×130.2cm的纸本行草立轴,定格了明代吴门书法的成熟气象。作为文征明门下得意弟子,周天球被乃师断言“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这幅作品正是其晚年自辟蹊径的代表作,既见师门传承,更显个人风骨。

南京博物院藏周天球《五言律诗轴》,以57.1×130.2cm的纸本行草立轴,定格了明代吴门书法的成熟气象。作为文征明门下得意弟子,周天球被乃师断言“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这幅作品正是其晚年自辟蹊径的代表作,既见师门传承,更显个人风骨。

此作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秃笔取劲,姿尽骨全”的用笔之道。线条圆浑厚实却不失灵动,起笔藏露结合,行笔中锋稳健,收笔沉着有力,没有尖峭浮滑之态,反倒因“秃笔”特性生出苍润拙趣。横画如平沙落雁,竖笔似劲松立峰,转折处圆融中带方劲,将吴宽的浑厚与沈周的生辣熔于一炉。墨色浓淡相间,燥润相生,在通篇浓郁的基调中,偶见飞白穿插,既增强了节奏感,又让笔墨更具呼吸感,尽显文人书写的从容气度。

结体上,此轴展现了周天球对吴门书风的创造性发展。他取法文征明的结字坚实,兼收李东阳的端庄与王宠的灵动,以章草意趣融入行草,删繁就简。字距疏朗,行距开阔,虽字字独立却气脉贯通,如“君上白玉堂,我栖青桂林”两句,字形大小错落,欹正相生,既保持了楷书的端庄骨架,又兼具草书的流走之势,实现了“沉稳工丽、高贵朴实”的审美追求。

章法布局疏朗有致,立轴形制更显纵向气韵。整幅作品没有刻意的疏密对比,却在自然书写中形成虚实节奏,开篇从容铺陈,中段渐入佳境,收尾沉稳有力,宛如五言律诗的平仄韵律,起承转合间一气呵成。钤印“群玉山人”“周氏公瑕”朱白相间,点缀其间,为章法增添了平衡之美,尽显文人书画的精致讲究。

作为吴门艺坛后期的领军人物,周天球并未止步于模仿师门。这幅行草轴将诗、书、人格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结字坚实、气息高古”的吴门精髓,又以“静气、雅气、逸气”的三重意蕴,突破了吴门书风的柔媚之弊。笔墨间既有读书人的书卷气,又有老辣生涩的金石味,恰是其“养拙”功夫的生动写照。

对于当代书法爱好者而言,此作既是临习行草的绝佳范本,更是理解“师古而不泥古”的鲜活案例。其圆浑的用笔、稳健的结体、疏朗的章法,无不昭示着传统书法“笔为心迹,墨为情怀”的真谛。这幅历经数百年的书法珍品,至今仍在南京博物院静静陈列,向观者诉说着吴门书法的魅力与明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牧之堂弘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