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架起手机,苦难就会变成持续吸金的剧场,观众的泪水成了“数字货币”;有人将辗转千里送达的物资悄悄挂上二手平台,捐赠者的心意被贴上价签;更有人面对颤抖的生命冷眼旁观,任其在镜头外无声消逝。
当善意被流量明码标价,当怜悯成为敛财的剧本,那些镜头前声泪俱下的救助故事,正在将人心最柔软的地方变成生意。
只要架起手机,苦难就会变成持续吸金的剧场,观众的泪水成了“数字货币”;有人将辗转千里送达的物资悄悄挂上二手平台,捐赠者的心意被贴上价签;更有人面对颤抖的生命冷眼旁观,任其在镜头外无声消逝。
这些行为不是救助,是消费善良;这些行为也不是公益,是公开展示人性的背面。
捐赠物资被倒卖 24小时直播爱心打赏变流浪动物的“终极炼狱”
此前,有新闻报道“一女子在直播间买到自己捐赠出去的衣服”的新闻被全网关注,明显可以看出,负责衣物捐赠流转的机构或平台并未监管到位。
2024年底,有记者爆出在某平台拥有几十万粉丝的流浪狗救助账号,实际是骗捐虐狗。有记者在这个直播间蹲守多日,发现其是24小时全天候直播,运营者从未在镜头前露面,评论区中,多名网友反复询问狗狗的健康状况、喂养细节等问题,但账号运营者始终未予回应。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直播间内 “送礼” 弹幕持续飘出,不少爱宠人士出于爱心进行打赏或捐助,一个月收获的捐赠资金数额可观。
在网友的持续声讨下,目前这个救助账号已经停止运营,但这类借着救助幌子行骗的博主并没有完全消失。而虚假救助基地的动物,由于承担着“吸引同情心”的任务,无法得到善待,“救助者”为了让动物看起来很凄惨、可怜,还会故意变本加厉地虐待着它们。
一吨粮、万吨情!一场“失败”的比价、一场温暖的接力
与那些打着公益救助幌子谋取暴利不同,社会上还是有不少真正的公益救助。11月9日晚,京东超市采销直播间连麦了一位女士,这位女士报出自己想要的比价产品,并表明需要100袋猫粮,家里有上百只猫。
在主播表达想看看猫之后,博主把镜头翻转,入镜的猫看起来状态都很不错,博主表示,自己的基地每个月消耗的猫粮至少在1000斤,由于冬天温度过低,会对自制猫饭有影响,所以需要囤积大量猫粮。
有细心的网友认出她正是网上有名的流浪猫救助博主“五月妈和院儿里的小流浪们”。直播间公屏上,网友们纷纷刷屏“送她猫粮”,主播在经过协商之后,也一致决定对“五月妈妈”进行额外捐赠,最终敲定了1吨猫粮和1吨猫砂,并承诺免费送货上门。
由于“五月妈妈”看错各平台价格,最终比价以失败收尾,但她收获了免费捐赠,有爱心的她,遇到了暖心的企业,也算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当前,流浪动物救助领域仍面临“真假难辨”的困境,也正因如此,社会上那些坚持初心,真正有爱的公益人士与组织才更加值得推崇。在此也呼吁公众在参与流浪动物救助公益时,保持理智判断,坚决抵制以救助之名牟取私利的不当行为。
来源:经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