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对媒体高调宣布,“我们赢下了中美稀土协议,这是一场全球性胜利”。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对媒体高调宣布,“我们赢下了中美稀土协议,这是一场全球性胜利”。
但如果你看了FOX主播那副强撑着笑容、掩不住失落的神情,就会明白事情远没他说的那么光鲜。
这张表面光鲜的协议,实际上是美国自己点燃火药桶、发现惹不起,再低头的结果。
中国对“含0.01%以上稀土成分的相关产品”出口线上临时按下暂停键,美国求得一年的“缓期执行”,也就是从现在到2026年10月,中方暂停实施这些力度极大的出口管制。
而美国作为交换条件,暂停了三项关键压制措施:
暂停对中国船舶与海事产业的301调查措施、一年内停止新的“实体清单扩张规则”、减半此前对中国芬太尼前体征收的关税。
账看上去很“划算”,但主动权始终在中国手里。
这场谈判的起点,是我国今年10月的一纸突袭式控制通知:未来几个月内,中国将对出口含有任何稀土成分的产品实施严格许可审批,哪怕只占0.01%。这不是什么“象征性威胁”,而是实打实掐住了全球高端制造的喉咙。
目前全球稀土70%以上开采和90%以上的精炼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
光电机磁一体化系统、高端芯片、导弹制导系统、电动汽车驱动、电磁炮、航空航天……没有稀土磁体,全瘫。
一时间美国政商界炸了锅。
美国稀土炼造基本空心、已靠中企代工十余年。他们不过为“国产化”喊了几年号,厂还没建成,中国的管控刀锋已经举到脖子上。
现在的协议就像患者病危签字,用一年的时间,换一口能喘的气。这一次美国要“怎么活”,看中国想不想让他继续活。
在这场看似“双赢”的协商中,中国没有做任何本质让步。
所谓暂停出口管控,一年期限写死。中方拿回了三个极具实操意义的战略筹码:
第一,美国主动提出削减对中国芬太尼前体的制裁力度。
芬太尼泛滥在美国自己手里。化学源头能防,监管能控,黑市处理能堵。
但他们更乐于把脏水泼到中国身上,一边制造对华仇恨,一边推卸国内公共治理失败。如今要中国“合作”,就得实打实地松手,别耍嘴皮子。这点中方压得极狠。
第二,美国暂停了打击中国船舶工业的一整套组合拳。
“301调查”+出口管制+清单制裁的三板斧,已经对中国造船业造成实际影响。但这一行业恰恰是中国产业升级的象征之一。
全球靠建造超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海上钻井平台的能力,八成都集中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而中国是唯一集设计和建造为一体的。
打压这一块,美国其实是想在亚太构建新的军工海上产业链,为“印太战略”铺路。现在被迫暂停,就是明知打不动,反受其伤。
第三,美国放下了“实体清单扩展”的大刀。
这个看似技术性的政策,其实是杀伤力极强的工具。
原本,他们想通过界定“50%股份关系”将几百家中国企业打包进清单,再也不能获取美国技术与资本。但现在这一举动才刚刚发动,便叫停。
中方以稀土一招,叫停了美国三箭齐发。
有人说:美国这回终于“服软”了。
别乐观太早。这笔交易,对中国是一次战略蓝图的窗口,对美国却更像一次政治投机。
贝森特口口声声说“总统特朗普亲自介入”,还夸下海口说“美国领导,世界跟随”。但事实是:中国不是被领导者,而是规则制定者。
暂停不是投降,是施压的节奏把握。
美国纯粹是为了“争取转圜期”,一边扑火一边搞小动作,绝不可信任其承诺“履行”东西。
比如美国是不是会趁这段时间,在澳洲、东南亚狂拉稀土供应商,分散对中国依赖?当然会。
有没有可能继续向欧洲施压,让欧盟也加入“守稀联盟”?也早已布局。
他们要的不是中国开放,而是扶起来一个“非中国闭环”,能替换你的价值链。
中方给的是暂停,不是放弃。
稀土只是开始。中方围绕关键核心要素卡脖子反卡脖子的战略,已经清晰成型。
过去几年,中国围绕“高纯石英砂”“重稀土低温磁材”“氟化工”“石墨”“稀有金属的氧化物”逐步设限,这不是零敲碎打,而是系统性战略思维的体现。
美国虽然百般试图“去中国化”,但现实是,他们压根还没为“没中国的世界”做好准备。
工业链的再造不只是建几个荒郊工厂,而是从供应、技术、人才、市场、物流全套遷移,谈何容易?
这一年美国争的是喘息和布局空间,中国守住的是未来十年硬实力的“命门”。
我们要坚定不移提升关键材料全球规则话语权。
稀土不是“卖矿”,也不仅仅是“战略资源”,更是中国在产业链博弈中的“主动权芯片”。这一次,中国用了“许可机制”而非“禁运”方式,体现出掌控而非挑衅的策略姿态,值得点赞。
我们要防备“西式分而治之”的老套路重演。
美国嘴上说是全球协议,实际上照旧搞“拉一打二”,比如把东南亚、澳洲、日韩拉进去搞替代供应,同时试图在规则上边压中国。
中国需要借这段“暂停期”,立刻加速推进稀土供应链的国内深加工能力、国际联通布局,提前占据下一跳。我们必须增强产业链韧性,打穿技术闭环。
中美国安斗争下,下一步不是单一材料,而是跨行业的组合拳,比如“稀土+高端芯片+无人机整机”这种复杂生态体系。
我们要建立从“资源、技术、应用、市场、标准”的闭合链条,真正做到“既掌核心,又能替代”。
这不仅关系贸易,而是国家战略安全底盘。
这场看似轻描淡写的“为期一年休战”,其实是一场硬碰硬的博弈试探。
稀土是筹码,更是信号。
美国在退,中国在稳,但局未了,战未停。
在新的世界产业格局重塑中,中国必须继续握紧每一张牌,不容他人左右我们的未来。
来源:科普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