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风格拉满,俄摩托部队进袭红军城,雾夜渗透300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4:40 1

摘要:最近外国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火了,清晨的雾色里,一群俄军士兵骑着摩托、开着改装皮卡,慢悠悠地往红军城里钻。

最近外国社交媒体上一段视频火了,清晨的雾色里,一群俄军士兵骑着摩托、开着改装皮卡,慢悠悠地往红军城里钻。

道路两边堆着废弃车辆,那画面感,简直和《疯狂的麦克斯》里的废土场景一模一样。

本来想吐槽这装备也太“复古”了,但后来发现人家可不是在玩风格,是真刀真枪的实战。

这段视频拍在11月10号晚上到11号凌晨,地点在顿涅茨克州的波克罗夫斯克,也就是大家说的红军城。

300名俄军借着大雾掩护偷偷渗透进城,目标很明确,就是压缩乌军的包围圈。

以前听“摩托化部队”这词,总觉得带点调侃意味,毕竟在大家印象里,现代战争该是坦克列队、战机轰鸣的样子。

可俄乌战场的情况不一样,大雾天里无人机根本没法起飞,乌军就算发现了这支小队,也没辙。

俄军这波操作看着粗糙,实则全是门道。

两人一组骑摩托,一人驾驶一人警戒,车队呈散兵线慢慢推进,目标小还灵活,不容易被火力覆盖。

这哪是落后,分明是摸透了战场规则后的精准应对。

3年多的战争打下来,俄军算是彻底放弃了花里胡哨的打法,怎么实用怎么来。

聊完俄军的摩托小队,就不得不说现代战场最明显的变化,没人敢大规模扎堆了。

还记得2022年俄军进攻时的场景吗?近60公里的车队排在路上,现在回头看,真的有点不可思议。

那时候乌克兰没足够的大范围攻击武器,要是换了其他军事强国,这支部队早就被火力覆盖了。

如此看来,现代战争的核心早就变成“发现即消灭”了。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几千块的无人机就能实时直播战场,再加上到处都是的监控,部队想隐蔽集结太难了。

俄军算是吃够了教训,以前的营级战术群全被拆了,改成连级甚至更小的小队独立行动。

乌军也一样,把部队拆成小股守在城市和野外的据点里。

双方都这么干,说白了就是没办法,大规模集结在现在的战场,就是给对方送人头。

红军城的战斗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数万兵力对峙,却很少听到密集的枪声。

刚开始我还搞不清这是为啥,后来才明白,没人愿意暴露自己的位置。

现在的战场,枪声一响,无人机立马就能锁定方位,跟着就是炮火精准打击。

所以俄乌士兵都达成了默契,能不开枪就不开枪。

毫无疑问,无人机已经成了战场的主角。

俄军渗透进城后,不用开枪,放个无人机侦察,就能呼叫后方的火炮或无人机小队精准拔点。

乌军也靠着海量无人机反击,挂载弹药专门打击俄军目标。

以前士兵都得苦练枪法,现在倒好,枪法好不好没那么重要,无人机操控得好才是真本事。

怕是最有体会的就是前线士兵,技能树都得跟着战场规则重新点。

有人觉得俄军骑摩托打仗很落后,我倒不这么看。

战争的本质就是打赢,能适应战场环境、减少伤亡的打法,就是好打法。

分散部署、无人机侦察、精准打击。

以前大家对现代战争的印象,还停留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模式里。

可时代变了,技术在更新,战争规则也在改写。

俄军的“废土战法”,不是倒退,而是对现代战争的灵活适配。

未来的战争会变成什么样不好说,但俄乌战场已经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低成本的侦察装备和精准打击武器,已经彻底改变了战争的形态。

那些看似“复古”的操作背后,藏着的全是血淋淋的实战经验。

来源:姑苏九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