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慌了!麻辣王子年销15亿逆袭,不吃辣的广东竟成最大功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1-09 19:28 1

摘要:刚刷到卫龙悄悄上线的“零添加”系列,用的是甜菊糖,钠砍了30%,华东试销居然月销2000万。

一包辣条,如今能玩出什么花样?

刚刷到卫龙悄悄上线的“零添加”系列,用的是甜菊糖,钠砍了30%,华东试销居然月销2000万。

第一反应是:这玩意儿终于开始认怂了——认健康这个怂。

过去几年辣条骂声不断,“垃圾食品”四个字几乎焊死在包装袋上,但它照卖不误,靠的就是“我就这样你爱买不买”的滚刀肉气质。

现在龙头肯低头,说明风向真的变了,不是消费者好哄,是年轻人真敢不吃了。

麻辣王子那边的动作更有意思。

和湖南省农科院一块鼓捣青花椒提取物,用来替换辣椒精,听着像实验室里的黑科技,本质上是把“辣”这个单一维度往更立体的香味上挪了一步。

辣椒精带来的是直白的刺痛,花椒带来的是麻后有回甘的层次,这一层口感升级,比单纯拼辣高了一个段位。

关键是,青花椒比辣椒精贵,他们敢做,就是赌未来用户肯为“口感高级感”多付五毛钱。

下沉市场的玩法也翻新。

辣条贩卖机直接塞进县城小超市门口,扫码选辣度,从微辣到变态辣分五档,屏幕里还循环播放“湖南人认证”的小视频。

别小看这玩意儿,湖南、江西287个县城一个月新增的销量,抵得上一座二线城市半年的量。

县城青年深夜撸串的社交场景中,需要一根既能拍照发社媒又能解馋的道具,辣条贩卖机刚好戳中这个点。

另一边卫龙抱紧美团优选的次日达,瞄准的是“妈,明天春游我要带零食”的临时需求——县域妈妈们的手速,不比北上广白领差。

再说出海。

麻辣王子在TikTok上让东南亚小哥边嚼辣条边冲冰水,点赞飙得比流量还快;卫龙更绝,直接在Costco卖3.99美元一包,隔壁货架是进口巧克力,画面冲击力堪比老干妈站在鱼子酱身边。

别笑,海外华人吃的不只是辣条,是晚自习偷吃的那口班主任巡查前的紧张。3.99美元买的不是零食,是乡愁证券化。

行业数据更暴露野心:2024年市场规模直冲280亿,麻辣系占比三年翻一倍。

卫龙龙头地位还在,但麻辣王子追到14%,身后还有一堆“藤椒味”“蒜香味”的小兄弟联手占了三成份额。

热闹归热闹,真正决定生死的,是明年漯河10万吨产能基地能不能让成本再降一毛,以及测试中的臭豆腐味辣条敢不敢真的上市——那味道真要铺满货架,就不是挑战味蕾,是挑战社交勇气了。

辣条这场仗,已经从“谁更辣”升格为“谁在供应链、在地口味、在健康焦虑三个战场同时跑赢”。

过去是街头小混混打架,现在是集团军作战。

最终赢家不见得是声音最大的,而是能在成本和健康之间走钢丝,且还能把县城夜晚和硅谷宿舍都搞得咽口水的那位。

来源:热闹清风c7b9l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