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着刷着,全红婵在卖面膜,温峥嵘在推丝袜,点进去一看,俩人嘴型都没对上。”——昨晚直播间里,我妈一边下单一边嘟囔:“这姑娘跳水拿冠军,还能抽空带货,真敬业。”我头皮当场发麻。
“刷着刷着,全红婵在卖面膜,温峥嵘在推丝袜,点进去一看,俩人嘴型都没对上。”——昨晚直播间里,我妈一边下单一边嘟囔:“这姑娘跳水拿冠军,还能抽空带货,真敬业。”我头皮当场发麻。
把明星脸扒下来贴在自己身上,整套流程比做PPT还快:先爬公开视频,500小时素材一夜拖完;再扔开源AI里跑3小时,模型成本不到一杯喜茶;最后用虚拟主播系统,一次性开20个直播间,背景音还能选“夜市嘈杂”或“高端会所”。利润率300%?保守了。朋友小涛去年给人搭过这类“数字人”,他透露:卖9块9的瘦脸仪,佣金能翻8倍,因为“明星脸一出来,阿姨们连成分表都不看”。
更离谱的是,工具已经白菜价。电商平台上搜“实时换脸”,前排链接月销2万套,最便宜的9块9包邮,附赠教程和售后群。买家秀里,有人拿退休老爸的脸替换了靳东,直播间里一句“姐姐们支持我”,礼物直接刷到系统卡顿。评论区一片欢腾:“我爸年轻时没当上演员,今天圆梦了。”
被骗的人什么样?官方报告说60%是中老年人,其实还有隐藏版:三四线的小城青年、带娃的宝妈、刚毕业的社恐大学生。他们不一定傻,只是没见过“明星”喊自己ID。30秒注册新号就能继续播,平台下架的速度赶不上人家换脸的速度。一位基层审核员在小红书吐槽:“我一天删2000个假汪涵,第二天又冒出4000个假何炅,KPI只能看命。”
维权更难。现行《民法典》里,AI侵权像“空气打拳”,条文写得云里雾里,律师都说“先证明那是你的脸,再证明对方有主观恶意”,一趟流程跑下来,维权成功率不足15%。温峥嵘团队3月就取证了,对方公司连夜注销,换个壳继续播。律师函送到时,直播间里已经换成“AI全红婵”在卖奶粉,连胎记位置都1:1复刻。
技术防守也不是没做。鹅厂的“AI验真”能把深度伪造揪出来92%,可剩下的8%溜进人海立刻裂变;抖音给10万主播贴上“真人认证”小蓝标,结果黑产直接买号,蓝标跟着账号走,脸照样假。最魔幻的是,新版Deepfake连“眨眼测试”都能过,普通人肉眼识别准确率只剩43%,差不多蒙硬币。
有人喊“快立法”,可立法赶不上换壳。工信部刚下架238款违规APP,隔天群里又甩出新链接,名字换个顺序,图标换颜色,继续嗨。根儿上的麻烦是:AI训练素材70%来自公开网络,只要明星敢露面,就等于给大家发“人脸红包”。想彻底堵,得给每帧画面都打上“数字指纹”,可目前指纹库还没建完,搬运工已经升级到“指纹擦除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循环无解。
那普通人怎么办?先把爸妈的支付密码改成指纹+刷脸双验证,再给他们手机装个“国家反诈中心”,别嫌卡,关键时刻能救命。看到直播间里“明星”喊你姐妹、哥们,先别热血,点进主页,如果作品只有零星的带货视频,连红毯旧照都没有,十有八九是套壳。下单之前,默念三遍:“偶像不会半夜卖9块9,更不会连我ID都喊得出口。”
说到底,AI换脸不是技术原罪,而是“流量变现”四个字太香。只要阿姨们还相信“明星推荐”,黑产就能9块9包邮寄来一张永远不会塌房的“数字明星”。立法2025才来,平台永远慢半拍,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先把自己的冲动关进笼子。下一次再刷到“全红婵”卖面膜,别急着喊妈,先帮她把直播间划走,省得她真以为奥运冠军闲到半夜陪聊天。
来源:月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