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月前她就咳,一直拖到台词说不出来才停,医生给的诊断只有一句:咽喉黏膜大面积损伤,再拍夜戏嗓子直接报废。
33岁迪丽热巴咳到失声,剧组被迫把夜戏全砍,顶流也扛不住身体报警。
消息一出,粉丝先炸锅。
两个月前她就咳,一直拖到台词说不出来才停,医生给的诊断只有一句:咽喉黏膜大面积损伤,再拍夜戏嗓子直接报废。
公司发通告说休养,其实已经把后面行程全抹了,代言拍摄、直播、综艺全停,损失多少没人敢算。
她这一倒,最慌的是品牌方。
她手里八个高奢代言,四个是年度合约,销售链接刚铺完,主视觉刚换完,人突然消失,电商后台的退货率一夜飙到18%。
商务同事私下吐槽:她休息一天,平台流量掉3%,换算成现金就是八位数。
数字冷冰冰,却能把人钉在原地不敢请假。
横店那边同步收到风声。
几个在拍的大女主剧组连夜开会,把夜戏密度下调,灯光师抱怨收入缩水,群头却松口气:至少不用凌晨三点在雨里躺尸。
有人把去年爱奇艺内部报表翻出来,一线花旦全年工作平均327天,每天拍摄时长13.4小时,比程序员996还多四小时。
数字摆在那里,谁装看不见就是拿命硬撑。
粉丝在微博刷话题,刷来刷去只有一句:别走朱媛媛的老路。
外人只记得她拿奖,行内人记得她咳血还站在台上,下台直接进急诊,再出来嗓子永久沙哑,从此断掉音乐剧路线。
前车之鉴十年过去,规则一点没变,只是换了一批更年轻的脸。
有人怪资本冷血,其实资本也委屈。
平台买剧按集数付钱,多剪一集多卖一千万,剧组只能压缩周期,演员不连轴转就超支。
投资人把合同写得明明白白:超期一天扣款百分之二,演员敢请假,制片就敢翻脸。
看似风光的顶流,不过是债务链最显眼的一环,她停,背后三十个跟组演员的尾款就悬。
更尴尬的是粉丝经济。
数据女工每天打榜八小时,偶像一休息,榜单立刻被对家超,商务价值跟着掉。
品牌评估系统只看近三十天热度,曲线下滑就换人,管你是不是带病。
粉丝一边心疼一边熬夜控评,控到凌晨三点,自己也咳到睡不着,循环闭环谁也跑不了。
韩国那边五年前连出三起年轻艺人猝死,才逼出劳动时限:一周最多52小时,超过就得给双倍工资。
国内横店去年试点群演工会,早上六点打卡,晚上十点强制收工,超一分钟现场制片挨罚。
可这条款只管底层,主角们签的是另一类灵活合同,拍多久算自愿,没人敢真告,告了就上黑名单,第二部戏就别想接。
有人提议买高额保险,剧方把保费算进成本,转头从演员片酬里扣,左手倒右手,钱还是演员出。
真赔的时候发现免责条款写满三页,既往病史、慢性咽炎、脊椎旧伤全在免赔范围,能拿到手的还不够买两盒止咳糖浆。
顶流尚且如此,腰部以下更惨。
一个二线小花去年轧三部戏,上午古装下午现代,晚上还要飞去直播带货,机场晕倒被拍,热搜挂两小时就被新剧宣传盖过去。
她醒来第一句话问助理:掉粉了吗?
听到涨了两万,松口气继续挂水。
医生劝住院,她摇头:住院一周,女二号就敢升番,前面拍的戏全废。
观众也脱不了干系。
平台后台数据显示,更新慢的剧首集流失率能到40%,弹幕最多的一句是:怎么还不更?
制片一听就慌,只能让演员加班。
人人都骂注水剧,可一旦停更三天,评分立刻往下掉。
观众用点击投票,投出来的就是高速运转的生产线,谁慢谁死。
迪丽热巴这次停工,短期看是损失,长期可能是行业第一次正面示范:顶流敢停,剧照样拍,平台照样播,地球照样转。
只要她复出后状态回春,商务没掉,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休息不会死,硬撑才会。
风险由最值钱的人先扛,后面的小演员才有勇气请假,制片才敢把周期排成人性化,观众才会习惯一周三更而不是日更。
真正的解法不是喊口号,是把休息写进合同,像韩国那样超时必罚,像好莱坞那样每天必须保证十二小时休息,否则工会。
有人担心成本上涨,其实可以缩短集数,精剪剧情,把四十集水成二十五集,演员少拍十天,观众少看废话,平台省后期,三方都赢。
可惜眼下没人敢第一个试,都怕少赚那一丢丢。
你问值不值。
用一辈子嗓子换一部爆款,换你干不干?
屏幕前的我们一样在加班,咳到深夜还在回老板微信,月底看体检报告不敢点开。
明星把伤口摊开,不过是替我们演一遍极端版本。
她若真能养好回来,也算给所有打工人赢了一次:命比KPI重要,停工不是罪,是底线。
来源:明明白白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