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天,韩国妹子在线崩溃:“中国人说的‘马上’,原来是这么个‘马’?这马怕不是天马座的?”事情起因简单:她来上海旅游,想去隔壁苏州逛逛,中国朋友大手一挥“很近的,马上就到”。结果她查了地图——2小时车程,足够从她首尔老家开到韩国另一端看海。
中国“马上”到底多快?先问距离单位是公里还是光年。
某天,韩国妹子在线崩溃:“中国人说的‘马上’,原来是这么个‘马’?这马怕不是天马座的?”事情起因简单:她来上海旅游,想去隔壁苏州逛逛,中国朋友大手一挥“很近的,马上就到”。结果她查了地图——2小时车程,足够从她首尔老家开到韩国另一端看海。
她在帖子里悲愤控诉:“上海到苏州的距离,在韩国能穿越半个国家!你们管这叫‘马上’?”评论区瞬间炸出各国网友的血泪史。
德国网友分享航空惊魂:“我们团飞北京,飞机一进入中国领空,全团人齐刷刷开始收拾行李、解安全带、补涂口红。结果……我们在天上又飞了5个小时。乘务员都快把‘请坐好’说吐了。”
新加坡网友更实诚:“我在深圳出差,突发奇想‘顺便’开车去北京玩。打开导航一看——30小时不间断驾驶。我默默关掉APP,回酒店泡了碗泡面,就当去过北京了。”
这些吐槽汇成一句话:在中国,距离的单位需要重新定义。
1、中国机场:体能测试中心
要说最能体现“中国规模”的地方,机场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英国网友@伦敦肥仔讲述了他的浦东机场奇遇:“登机口H157,广播让我提前4小时到。我以为是夸张,直到看见一个韩国小哥在起飞前1小时才到安检口。我看着他,他看着我,我们同时意识到——他大概要留在上海过年了。”
浦东机场什么概念?仅仅是航站楼面积就接近210个标准足球场。换句话说,你从H1登机口走到H157,相当于在21个足球场上连踢带跑。有网友精确计算过:以正常步速,从机场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2小时——正好够韩国朋友穿越半个祖国。
更扎心的是,这还只是上海。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天府机场……个个都有“机场里建城市”的野心。有段子说:“在中国机场转机,建议自带帐篷和补给,说不定能体验三天两夜深度游。”
2、地图上的“省”,现实中的“洲”
西班牙网友打开中国地图后,默默关上了电脑,第二天辞职去学中文。他在论坛留言:“我刚才查了一下,我们整个国家在中国地图上,最多算个中等省份的面积。我跟我妈说,她沉默了很久,然后问:‘那咱们西班牙是不是县城?’”
这真不是夸张。江苏省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西班牙50万平方公里。听起来西班牙大是吧?但新疆166万平方公里,内蒙古118万平方公里——这两个“省”能把整个西欧装进去还捎带脚塞个英国。
法国网友分享了他的“时差之旅”:从昆明飞哈尔滨,时间没倒过来,地理先给他整懵了。“我以为我在国内旅游,结果体验了比去非洲还强的时差感。昆明穿短袖,哈尔滨已经开始冰雪大世界了。这tm才叫‘跨国’,你们欧洲那顶多算串门。”
意大利同事最怕听中国朋友说“周末去邻省玩”。他专门制作了对比图:从米兰到巴黎,跨国;巴黎到阿姆斯特丹,再跨国;阿姆斯特丹到柏林,又跨国。而在中国,这不过是湖北到湖南的距离——省内游都算不上的“邻省”级别。
3、中国人自己的魔幻现实主义
外国朋友震惊归震惊,最离谱的是:中国人自己也经常低估自己的国家有多大。
一位在新疆工作的广东大哥在论坛实名认证:“我从乌鲁木齐开车回汕头老家过年,开了整整5天。路上经历了春夏秋冬,加了28次油,跟加油站小妹混成了亲戚。到家那天,我妈问我是不是移民回来了。我发誓,这辈子再不挑战这魔幻旅程。”
另一位北京程序员吐槽:“公司让我‘顺便’去趟深圳分公司处理问题。我想着都在中国,能有多远?一查机票——3小时飞行,跟飞首尔一个时长。我开始怀疑,我到底在不在一个‘国家’上班?”
最经典的是东北朋友请海南朋友“过来玩”:“你过来啊,可近了!”海南朋友打开地图——3000公里,比从北京到莫斯科还远。这“可近了”三个字,大概用的是天文望远镜视角。
有爱尔兰网友总结到位:“别说外国人了,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知道祖国多大。他们口中的‘马上’和‘很近’,是战略模糊概念,具体含义取决于交通工具、预算和假期长短。”
4、重新定义“大”这个字
经过全球网友集体认证,中国的“大”已经超出了语言能描述的范围。
它不是简单的面积大,而是多层次、立体式、全天候的“大”:
面积大:960万平方公里不是数字,是能把整个欧洲装进去还有富余的物理现实;
格局大:哈尔滨人过冬时,海南人还在海滩晒月亮。你在东北穿着貂,我在三亚露着腰;
胸怀大:北京导师说“我学生分布在全国各地”,那可能是真·天南地北——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横跨五个时区;
口气也大:说“马上到”的,可能刚出门;说“很近的”,可能还在导航搜索路线;说“就在隔壁”的,可能指的是隔壁省份。
一位在中国生活了十年的美国老哥给出终极建议:在中国听到‘马上’,请追问三个问题——“您用什么交通工具?”“具体几点?”“距离多少公里?” 不然你可能需要从夏天等到冬天,从青春等到白头。
5、欢迎来到“伪装成国家的小星球”
所以中国到底有多大?大到你在中国旅游,需要倒时差;大到你在中国出差,建议办签证;大到你在中国约会,最好确认对方在哪个“洲”。
以前我们总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国,这“万里路”可能只是省内游。有网友调侃:“在中国,没有异地恋,只有异洲恋。没有跨省上班,只有跨洲通勤。”
下次再有外国朋友问:“中国大吗?”请深情地望着他的眼睛,缓缓说出那句经典台词:“不大,也就一个村,村名叫地球村。”
然后在他准备订票时,默默递上一份中国地图、一副望远镜、一双耐磨的运动鞋,以及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假期申请表。
毕竟,在中国,“马上”不是形容词,是动词——你得马不停蹄,才能马马虎虎赶到。
来源:珠酱叹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