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年网暴换来六个月铁窗,大衣哥案宣判那天,整个鲁西南的短视频圈都安静了。
四年网暴换来六个月铁窗,大衣哥案宣判那天,整个鲁西南的短视频圈都安静了。
判决书只有两页,却像一把尺子,量出了键盘到牢门的距离。
那位网名带刺的女子,从2020年骂到2024年,每条视频都踩在大衣哥脸上蹭流量,最高一条播放量破千万,带货链接挂得比脏话还快。
如今账号停更,橱窗清空,连头像都灰了,只剩一纸刑事裁定书在系统里躺着,案由栏写着:侮辱、诽谤。
有人算了笔账,四年里她发了七百多条辱骂作品,平均下来,每条换0.8天自由。
划算吗?
号没了,客源断了,连孩子在学校都被指指点点。
父母去镇上赶集,菜贩子不敢收他们的钱,怕拍下来被连坐。
流量这碗饭,烫嘴的时候比香的时候多。
大衣哥那边,早上五点照常起床,先去鸡棚添饲料,再对着手机唱两句《滚滚长江东逝水》。
邻居说,他听见宣判结果后只回了一句:地里的玉米该追肥了。
没有庆祝视频,也没有直播带货,连家门口都没挂横幅。
四年里,他学会把热闹关在铁门外,把日子留给自己。
最尴尬的是陈亚男。
离婚第三年,她的小号改名三次,粉丝还是掉回十万加。
当初靠朱家光环接一场直播报价八万,现在报价八千都没人投。
上周她发视频说择偶标准:必须比前夫家有钱。
评论区刷屏:有钱人家也怕热搜。
话很刺耳,却是现实。
流量退潮后,她才发现自己一直在裸泳。
这事给所有靠骂名人吃饭的人敲了一记闷棍。
平台算法过去是骂得越狠推得越猛,现在直接送审。
后台审核新规里,侮辱他人直系亲属一律下架,累计三次就封实名。
有人不信邪,拿小号试了两条,十分钟收到永久封禁通知,连身份证都绑不了新号。
流量游戏换了规则,黑红不是红,是案底。
更难受的是那些跟风喝血的邻居。
过去手机一架,拍大衣哥刷牙就能赚几百,如今拍啥都没人看。
村里短视频群从三百人掉到三十人,天天有人转让补光灯、声卡。
靠骂人大衣哥养活的整条产业链,一条判决就断了粮。
他们这才明白,蹭热度就像抱柴火,抱得越多,烧着自己的时候越旺。
判决书还有一页很少有人读到:大衣哥放弃民事赔偿,只要求公开道歉。
律师原本可以索赔百万,他摇头:要了钱,他们又说我炒作。
拿到道歉信那天,他把信纸折好塞进抽屉,继续去菜园掐黄瓜。
有人说他傻,白白放过到手的钱。
可他知道,真拿了赔偿,那家人会恨他一辈子,下次换个马甲继续骂。
他要的是止战,不是开战。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喊了多年,第一次在山东一个小县城落地。
六个月刑期不长,却足够让一批人清醒:账号再大,大不过法律;流量再高,高不过牢墙。
过去很多人以为删视频就没事,现在后台记录保存五年,想调随时调。
刑事案底跟着一辈子,孩子考公都受影响。
骂人的成本,终于从封号升级到封人生。
大衣哥依旧每天五点起床,鸡叫三遍后打开直播,只唱歌不聊天。
有人刷礼物,他劝年轻人省点钱给父母买件棉袄。
直播间人数从十万掉到一万,他却睡得踏实。
他说:以前十万人在线,九万等着看我笑话;现在一万人在,全是来听歌的,值。
流量这条河,有人舀水喝,有人淹死在里面。
六个月刑期是一根新标尺,量得出谁能上岸,谁继续沉。
大衣哥用四年时间把骂声熬成判决,把热搜熬成生活。
他不再解释,也不再原谅,只在地里多栽了一垄玉米。
秋天来了,玉米穗子垂着头,像他这些年的日子,越饱满,越沉默。
来源:一个人很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