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举办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12:23 1

摘要:11月11-13日,ABEC2025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相城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为主题,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等多家平台联合主

11月11-13日,ABEC2025第12届中国(苏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苏州相城圆满落幕。本届论坛以“求新应变 重塑价值——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大洗牌周期下的定力与韧性”为主题,由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ABEC组委会主办,电池网等多家平台联合主办,汇聚全球500 +产业链“政、产、学、研、金、服、用” 各界精英,共探产业破局之道与增长新动能。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电池产业已从“从无到有”的规模扩张阶段,迈入 “从有到优”的价值创造新周期。当前行业虽处于深度调整期,面临价格战阵痛、国际贸易壁垒、原材料波动等挑战,但钠电池规模化、固态电池技术突破等新机遇也在加速涌现。

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

论坛上,技术创新成为各界共识。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陈宏强调,真正的竞争力源于技术突破、战略布局与价值创造,未来能源解决方案必然走向多元化。雄韬股份已布局氢锂储能、氢锂钠混动无人机等产品,其固态电池关键电化学性能实现显著突破。

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CTO陈宏

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预测,随着技术成熟与降本量产,2030年全固态电池需求量将达156GWh,在电动汽车和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容百科技研发体系总裁兼中央研究院院长李琮熙

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高翔

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核心技术,其发展路径与产业化进程成为论坛焦点。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TO高翔提出,安全是固态电池的第一使命,该技术将打破动力电池性能、成本和安全的“不可能三角”。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张涛预测,2030年固态电池在液态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渗透率有望提升至10%,其量产需分阶段实现质量、成本、交付标准达标。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导徐林

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徐林则强调,应理性看待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大固态电池体系,均具备发展潜力与待解问题,需聚焦基础研究与从0到1的科学突破,以复合固态电解质为核心发展方向。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吴大贝介绍,针对硫化物基固态电池的应用需求,诺德股份打造的 NL-FN 镀镍合金箔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等关键性能突破。

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明祥

在钠电池领域,无锡盘古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明祥表示,政策驱动、技术加速与市场痛点共同推动钠电池迎来发展窗口。其规模化后成本预计低于锂电 30%,本征安全、宽温域等特性精准匹配低速电动车、电动两轮车等庞大市场需求。于清教总结指出,当前钠电池已率先批量应用,半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商用,全固态电池研发迈入关键阶段,形成梯队分明、次第花开的发展格局。

产业生态重构与全链协同成为论坛热议的另一核心话题。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世江提出,新材料与新能源相互支撑、牵引,硅基文明与碳基文明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技术进步与人类福祉统一。蜂巢能源商品战略规划副总经理赵亮分析,锂电市场呈现多元化技术需求,三元与铁锂将长期共存,高能量密度电池、800V 超充技术与安全技术成为动力领域发展重点。

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庆明分享了“主动安全技术体系”,通过 AI 电芯感知、EMS 系统决策与全流程防护,实现风险早发现、早拦截。青岛蓝科途膜材料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勇表示,随着超充电池兴起,隔膜行业需在厚度、强度、循环寿命等方面持续升级,以匹配电池性能提升需求。

论坛同期举办了第15届(2025年)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年度人物、年度创新奖、成长潜力奖,优秀供应商颁奖盛典,表彰行业优秀标杆与创新成果。此外,特色精品展览展示、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产业链企业参观考察、深度互动交流等环节同步开展,为参会嘉宾搭建了资源精准对接的高效平台。

于清教强调,在全球科技与产业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电池新能源产业需坚持“技术为本、市场为纲、供应链为基、生态为魂”,凝聚共识、团结一致,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穿越经济周期迷雾,为全球产业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