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运会男篮决赛的硝烟还未散尽,广东队夺冠的欢呼声仿佛还在体育馆内回荡。然而就在决赛结束后仅仅一个小时,中国男篮的新一期19人集训名单迅速公布,这份在11月12日晚上10点多突然官宣的名单,瞬间点燃了篮球圈的热情与争议。名单公布的时机堪称“无缝衔接”,参加全运会的国手们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就必须在11月14日前往北京报到,投入为期两周的集训,备战11月28日与韩国队的世界杯预选赛。这种紧张节奏背后,是郭士强执教下面临的第一次大考:如何在短时间内整合一支既有亚洲杯亚军班底,又有伤愈复出核心,还有联赛新星的队伍。
全运会男篮决赛的硝烟还未散尽,广东队夺冠的欢呼声仿佛还在体育馆内回荡。然而就在决赛结束后仅仅一个小时,中国男篮的新一期19人集训名单迅速公布,这份在11月12日晚上10点多突然官宣的名单,瞬间点燃了篮球圈的热情与争议。
名单公布的时机堪称“无缝衔接”,参加全运会的国手们只有一天休息时间,就必须在11月14日前往北京报到,投入为期两周的集训,备战11月28日与韩国队的世界杯预选赛。 这种紧张节奏背后,是郭士强执教下面临的第一次大考:如何在短时间内整合一支既有亚洲杯亚军班底,又有伤愈复出核心,还有联赛新星的队伍。
这份19人名单中,北京首钢成为最大赢家,周琦、赵睿、曾凡博和雷蒙四人入选。 而刚刚夺得全运会冠军的广东男篮只有胡明轩和焦泊乔两人入选,这一对比引发了广泛讨论。 更让人意外的是,在全运会决赛中砍下18分7篮板9助攻的徐杰遗憾落选,尽管他上赛季在CBA场均能贡献15.8分4.2篮板7.5助攻。
郭士强的选人标准在这份名单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位强调防守的主教练,显然将后卫线的身高和防守硬度放在了重要位置。 徐杰的落选,或许正是基于战术体系的考量虽然进攻组织能力出色,但1米78的身高可能在防守端成为对手的攻击目标。 同样的选择也体现在对赵继伟和郭艾伦的取舍上,赵继伟因全运会半决赛大腿拉伤缺席,而郭艾伦则继续缺阵,教练组认为他仍需恢复足底筋膜旧伤。
名单的构成展现了郭士强的建队思路:老中青三代结合。 周琦、赵睿、胡金秋组成经验丰富的“铁三角”;张镇麟、朱俊龙、程帅澎、胡明轩等亚洲杯亚军班底正值当打之年;而曾凡博、廖三宁、余嘉豪等新锐则带来活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夏天参加亚洲杯的12名球员中,除了在NCAA打球的王俊杰因赛程冲突无法归队外,其余11人全部入选,保证了球队核心框架的稳定性。
内线配置成为这份名单的另一大看点。 周琦、胡金秋、余嘉豪和焦泊乔组成了理论高度足够的内线群,但周琦的腰伤反复,上赛季联赛场均时间被严格控制;余嘉豪刚在西乙撞上新秀墙,体能储备存在疑问。 面对韩国队归化中锋拉特利夫这种能里能外的好手,中国男篮的内线换防速度将面临严峻考验。
外线方面,赵睿作为亚洲杯场均12.3分4.1助攻的外线核心,需要队友为他分担压力。 程帅澎、胡明轩的状态起伏问题,廖三宁组织能力尚在成长,这些都是郭士强需要解决的难题。 据悉,教练组在训练计划中特别加入了每天20分钟的“三对三全场紧逼”练习,要求后卫接球后不超过两秒必须出球,旨在应对韩国队擅长的高速转换打法。
教练团队的配置也反映出中国男篮的国际化视野。 除了主教练郭士强,助理教练团队包括王晗、华金·洛伦特、安格尔·桑切斯·卡涅特,以及来自NBA亚特兰大老鹰发展联盟球队的李昂,中外结合的配置为球队带来多元化的战术思路。 保障团队同样精良,从体能教练到训练师,再到队医,每个环节都为确保球队状态达到最佳。
11月14日报到后立即进行体检,15日至20日是一天两练的高强度训练,21日至24日安排热身赛和录像分析,25日减量调整,26日就要出征韩国。 对于刚打完全运会的球员来说,身体疲劳是最大敌人,如何在高强度训练和状态调整间找到平衡,考验着教练组的智慧。
这份名单背后的争议点远不止徐杰落选。 辽宁本钢只有王岚嵚一人入选,而全运会上表现出色的蒋浩然首次获得征召,显示出郭士强对球员状态的实时关注。
同时,海外球员方面,除了余嘉豪确认归队,杨瀚森、赵维伦等因NBA和俱乐部赛程暂缓报到,这也引发了关于如何协调海外球员与国家队比赛的讨论。
从战术层面看,郭士强在亚洲杯上重拾的“小快灵”体系有望得到延续。 数据显示,亚洲杯期间中国男篮场均得到91.5分,高居赛事第三,远超每场80分的既定目标。 防守端强调高强度撕咬式防守,大面积换防与强延误成为新标识。 这些战术特点如何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发挥作用,值得关注。
对于球员而言,这次集训和比赛意义重大。 FIBA新赛制下,每个窗口期的成绩都带入最终排名,影响世界杯抽签结果。 中韩近5次正式交锋中国男篮3胜2负,分差都在个位数,没有一场比赛轻松。 主场定在北京五棵松体育馆,12月1日则要客场再战韩国,这一主客场的背靠背赛程,对球队的适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游吧操作gPk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