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2025年11月,中超已拥有8座专业足球场,新赛季很可能增至10座,未来2到3年有望达到13座,覆盖率约81.25%,直冲亚洲一流水准
到2025年11月,中超已拥有8座专业足球场,新赛季很可能增至10座,未来2到3年有望达到13座,覆盖率约81.25%,直冲亚洲一流水准
说白了,政策的风向变了,足球成了城市消费和文旅经济的“抓手”
自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体育赛事列入新型消费增长点后,联赛也追专业化这条路:提升观赛体验、稳定票房、扩大城市影响力,专业足球场自然成了“标配”
这不是口号,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与长期的耐心
具体到赛季里,变化能看见、能摸到
2025年4月,辽宁铁人铁西体育场改造稳步推进,现在已成为符合中超标准的专业足球场
年内辽宁铁人和重庆铜梁龙双双冲超,前者完成主场升级,后者主场选址提速,重庆龙兴足球场成热门候选
上一次路过铁西,看台下有人边吃热乎乎的烤肠边聊战术,风一吹,球迷举的横幅一并抖起,那种“这是我们的主场”的感觉,实在扎实
放眼联赛,已有8支球队在专业球场“安家”:上海海港、上海申花、成都蓉城、北京国安、天津津门虎、大连英博、深圳新鹏城、青岛海牛
这批球场带来的直接好处是上座率的稳步爬升,高峰时更是突破历史纪录,观赛的氛围和秩序也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换句话说,设施到位,球迷愿意来,比赛就更像比赛
大连梭鱼湾是今年的“人气王”
5月对阵北京国安、上海申花两场,分别坐进61185人和61135人,挤进中超历史上座率前列;
到8月,又在对阵成都蓉城的比赛里刷新了自身纪录
比赛结束后,附近餐馆排队到路口,出租车师傅说“今天活儿翻倍”,这就是专业球场对城市的真实反馈
上海的德比也没落下热度
2025年8月9日,申花主场上海体育场对阵海港,现场观众达60031人,不仅是申花主场新高,也成了本赛季“专业球场助热度”的教科书式场面
更扎心的是,许多球场仍遵循最多开放80%座位的“默契”,大连因管理部门支持开放更高比例,才一次次冲上纪录
业内人士讨论的焦点在于:安全与需求如何平衡、座位开放限制是否需要优化,这不是简单的“多开就好”,但一定值得更开放的视角
成都凤凰山的故事,带着点国际味
10月31日,蓉城主场迎战河南队,拜仁名宿皮萨罗来到现场,完成队旗交换后公开称赞“球场漂亮”
那晚到场41242名球迷,巨型Tifo展开的时候,整个南看台像海潮一样往前涌,齐声的呼吸都成了现场的一部分
我记得一位老球迷说,“票买得值”,这句话很朴素,背后是球场设计、交通组织、比赛品质对得起时间和钱
再往前看,建设节奏没有放慢
山东泰山新主场黄河体育中心足球场按计划推进,预计2026年底竣工;
浙江队的余杭国际体育中心专业足球场和武汉三镇规划的华中地区首座专业足球场也在有序筹备中
如果进度如期,2到3年内中超专业球场有望增至13座,届时可能仅云南玉昆、河南队、青岛西海岸还未搭上“专业场”这班车
这意味着联赛基础设施的完成度将非常接近英超,甚至有望超过日本约80%的比例
把镜头拉到更远,日本和英格兰给了两条参考路径
日本J联赛初期只有四座小型专用球场,后来是足协、俱乐部、地方政府一起推,场馆总量增至近30个,容量扩到3至4万人,赛事品质和参与度双提升,男女六队齐进巴黎奥运,说明“场馆即能力”
英超的做法更直白:1992年后持续升级与扩建,几乎所有球队都拥有专属专业球场,场均上座率、门票与转播赞助收入稳居全球前列
说白了,球场是联赛商业化的底盘,底盘稳,车才跑得快
回到中超,今年的核心数据也很有说服力
大连英博、北京国安、成都蓉城主场场均上座超过4万人,上海申花、山东泰山逼近4万,天津津门虎、深圳新鹏城稳定在2万左右
高上座率的俱乐部单场主场门票收入接近或达500万元,一个赛季能有数千万元入账,带动周边餐饮、酒店等相关产业,是真实的现金流和热度双丰收
8月11日前,中超历史上座率前13的比赛里,有11场发生在2025年,这背后是场馆、运营、赛程、营销的综合配合
城市形象也被专业球场悄悄刷新
足球评论员陈华说过,海港和申花的专业球场不仅是俱乐部专业化运营的成果,也是上海打造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新地标
更关键的是地方管理部门的态度,业内资深人士建议:要让足球带动文旅,管理端需要更开放,俱乐部也该在主客场球迷接待上放宽限制,给球迷更便利的观赛体验
换句话说,场馆建好了,运营还得跟上
如今我们讨论的不只是“有几座”,而是“能不能把每一座用好”
从座位开放比例到票价策略,从交通疏导到赛前活动,专业球场是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会影响那一晚的欢呼
如果政策持续给力、俱乐部敢于投入、城市治理更精细,中超的“硬件红利”会变成持续的“热度红利”
下个赛季,值得盯紧的就是重庆铜梁龙主场落地、黄河体育中心与余杭新球场的推进,以及各地座位开放策略的微调
我更期待看到的是,看台上灯光亮起那一刻,球迷的笑容比比分更有力量——这才是专业足球场最想守住的场面
当越来越多城市把一座好球场当成公共文化空间,中超离亚洲顶级,不只是一串数字,而是一种日常
来源:台球有料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