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华现状:移居加拿大22年,女儿惊艳很像她,俩儿子不会说中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02:31 1

摘要:22年没回香港拍戏,李婉华却卡在儿子一句完整中文都说不出的坎上,想回家,门都快关上了。

22年没回香港拍戏,李婉华却卡在儿子一句完整中文都说不出的坎上,想回家,门都快关上了。

她当年说走就走,1999年拍完最后一套TVB剧,转身嫁去加拿大,以为洋女婿、大房子、新鲜空气就能把后半生定下来。

结果孩子越大,她越想往回走,可一开口就是英语的双胞胎直接把她钉在原地。

2024年3月,她干脆在厨房架手机,拍儿子跟私教学拼音,视频发到半夜,点赞不到三千,留言全是同病相怜的海外妈:原来明星也搞不定娃的中文。

很多人以为她早财富自由,其实养三个娃的账单年年涨。

温哥华私立中学一年学费合人民币二十万,双胞胎两份,女儿大学商科更贵。

她得靠回港走穴、拍广告、剪彩,一趟跑三到四个城市,七天赚够半年生活费。

疫情那几年商演全停,她第一次开口问老公借钱交学费,回家路上把墨镜戴到下巴,眼睛都是红的。

钱能挣,可时间回不去,儿子十二岁才学认汉字,写自己名字能哭半小时,她一边按纸一边心里打鼓:再晚两年,就算搬回香港,孩子也只能去国际学校,跟本地孩子依旧两世界。

女儿反而省心,长得高,中文底子没丢,暑假跟她飞香港,在电台做实习生,港大教授夸她粤语标准。

有人问她想不想签TVB,小姑娘摇头,说先读完书,再考虑当不当明星。

李婉华嘴上说尊重,转头把女儿拍的素颜照设成群头像,当妈的小心思藏不住:女儿真入行,她就能名正言顺回港,拍戏、带娃两不误,再也不用两边飞。

可现实是,香港的国际学校一位难求。

她2月跑去面试,排队两小时,老师客气提醒:双胞胎得先考过中文初级,否则只能等后年名额。

回家路上,她一路没说话,手机搜攻略,把《成语大全》加入购物车,晚上十点给私教发消息:能不能加课到一周五次,钱照付。

那晚她失眠,刷到同乡会妈妈群,有人分享经验:每天只跟孩子说中文,电视、平板全切粤语频道,坚持半年就能开口。

她第二天就把客厅音响换成香港电台,双胞胎抗议听不懂,她直接拔网线:听不懂就背,背下来再上网。

有人问她值不值,她说自己四十岁以后才懂,身份认同这件事,小时候不补,长大要花十倍力气。

她见过太多ABC回港工作,因为不会看中文文件,升职永远慢半拍。

她不想儿子以后只能做边缘岗位,更不想他们跟外婆连点菜都讲不清。

拼命逼孩子,也是在补她自己的缺席。

最新计划是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回港住两个月,住爸妈家,早上送娃去本地夏令营,下午自己去见监制谈剧本。

她甚至想好,如果儿子考不进国际学校,就转读直资小学,她全程陪读,老公留在加拿大赚钱。

朋友笑她折腾,她反问:现在不折腾,等孩子十八岁就真没机会。

她算了笔账,再拼十年,等女儿毕业、儿子上高中,她就能彻底搬回来,到时候就算没人找她拍戏,去北角开间糖水铺也行,至少能用粤语跟客人聊天气。

有人把她的视频当励志,也有人骂她太鸡血。

她懒得解释,只留言一句:我只是想让娃以后多点选择。

屏幕外的我们,刷到这条也许能想起自己,想回老家却怕孩子不适应,想留洋又担心根断掉。

李婉华用二十二年的弯路告诉我们:逃得再远,母语和身份都会追上来,早点面对,比晚点哭更划算。

来源:勇者麻酱HbrzLe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