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往事—舅姥爷的童子命89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13 10:02 1

摘要:大家在家休整了一整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二,太姥爷依旧以走亲戚为由,提前去张四哥家借来了那辆熟悉的驴车。等到日头偏西,傍晚时分,他便套好车,拉上太姥姥和舅姥姥,再次出发了。他们依旧谨慎地绕道先回了村子,接上早已等候多时的老哥,然后几人一起,趁着天

大家在家休整了一整天,养足了精神。第二天,也就是三月初二,太姥爷依旧以走亲戚为由,提前去张四哥家借来了那辆熟悉的驴车。等到日头偏西,傍晚时分,他便套好车,拉上太姥姥和舅姥姥,再次出发了。他们依旧谨慎地绕道先回了村子,接上早已等候多时的老哥,然后几人一起,趁着天色尚未完全黑透,朝着崔庄的方向不紧不慢地行去。

太阳落山后,春日的夜幕降临得很快,田野和道路迅速被朦胧的夜色笼罩。当他们一行人抵达崔庄时,村子里已是星星点点亮起了灯火,正是寻常人家掌灯吃晚饭的时辰。直接来到崔家妹子那处简陋的院舍前,只见屋里也透出昏黄的灯光,崔家妹子正站在门口张望,一见驴车,脸上立刻露出了期盼已久的笑容,连忙将他们迎进屋里。

一进堂屋,就闻到一股饭食香气。只见屋里那张旧方桌上,已经摆好了晚饭:一锅冒着热气的、金黄色的玉米糊糊,一盘切得细细的、淋了几滴香油的老咸菜丝,还有几个贴得焦黄的玉米面饼子。饭菜虽然极其简单,却透着农家特有的朴实与温暖。

其实崔家妹子心里一直为此事觉得过意不去。眼前这些跟自己非亲非故的人,为了她们崔家这桩陈年旧事,不辞辛劳,一趟又一趟地前来帮忙,耗费心神,甚至冒险。她深知自家贫寒,无以回报,即便倾其所有,也没能力为恩人们做上一顿像样的饭菜。这顿粗茶淡饭,是她唯一能表达心意的方式,至少能让远道而来的恩人吃上一口热乎的,让她那颗充满感激又带着愧疚的心,能稍微好受一点点。

太姥姥一看这情景,心里就明白了,连忙说道:“啊呀!她妹子,你怎么还给我们张罗上饭了?真是太客气了!咱们都不是外人,用不着这样。”

崔家妹子搓着有些粗糙的手,局促却又真诚地笑道:“大嫂,看您说的。你们都是俺崔家天大的恩人,帮了俺们这么大的忙,俺这心里……感激的话都不知道该咋说了。不过……不过俺家这光景,实在也拿不出啥好东西招待你们,就是些粗茶淡饭,大家千万别嫌弃,将就着垫补一口,暖暖身子。”

舅姥姥心思细腻,看着桌上刚好摆开的碗筷和温热的饭食,有些不解地问道:“婶子,你怎么算得这么准?知道我们大概会这个时辰到,连饭都做好了?”

崔家妹子闻言,脸上露出了这些天来难得一见的、发自内心的轻松笑容。她拉过安静站在一旁的柱子,柔声说:“柱子,好孩子,你来告诉你嫂子,是怎么回事儿?”

这时,大家才把目光集中到柱子身上。比起前两次见面时那萎靡不振、眼神空洞的样子,眼前的柱子简直判若两人。小脸上有了血色,眼睛也恢复了孩童应有的亮光,虽然还是有些瘦弱,但那股子精气神回来了。他听到母亲的话,有些腼腆,却口齿清晰地、带着点小自豪地说道:“是俺告诉俺娘的!俺知道你们这会儿会来。”

“柱子!你会说话了?!” 太姥姥惊喜地低呼一声,众人脸上也都露出了欣慰和喜悦的神色。这孩子,终于恢复正常了!

崔家妹子一边热情地张罗大家坐下吃饭,一边趁着吃饭的工夫,给大家讲述了老哥那晚把柱子送回来之后发生的事情。“那天晚上,老哥把柱子抱回来,小家伙睡得可沉了。俺把他放在炕上,他一觉就睡到了第二天快晌午,日头都老高了才醒过来。” 她回忆着,语气里充满了后怕与庆幸,“醒来之后,俺就发现,他能说话了!跟以前一样,问啥答啥,也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呆呆的了。俺这心里那块大石头,才算真正落了地。不过……” 她顿了顿,有些疑惑地说,“俺问他晚上跟大爷出去都干啥了,见了啥,他却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说一点儿都不记得了,就跟做了个长长的梦一样,醒了就忘了。”

舅姥姥安静地听着,心里却如明镜一般。她明白,这是那白蛇仙家,借用了柱子几日来的“噤声”与暂时的记忆空白,为崔家那几位早已作古的先人,换来了一个坦诚沟通、辩白恩怨的宝贵机会。柱子年纪虽小,但他是崔家延续到这一代唯一的血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最直接的纽带。只有他这个流淌着崔家血液的后人,才能担起这份化解百年恩怨的重任。这短暂的异常与遗忘,或许就是他作为崔家子孙,在这场家族救赎中,不得不做出的一点牺牲。

老哥慈祥地笑着,把柱子拉到自己身边,摸摸他的头问道:“好柱子,你还认得大爷不?”

柱子仰起小脸,一脸认真地回答:“认识呀!你们俺都认识,陈大爷,陈大娘,嫂子,还有您,您们都来过俺家。” 他挨个指认了一遍,天真无邪的样子,把大家都逗乐了,屋里原本有些凝重的气氛也轻松了不少。

吃过这顿简单的晚饭,众人收拾了碗筷,便开始商议今夜去挖崔大血瓮的具体事宜。时间、工具、步骤,都需要仔细敲定。然而,就在大人们围坐在一起低声讨论的时候,原本安静坐在一旁小凳子上的柱子,却忽然有些异常。他并没有吵闹,而是自顾自地嘻嘻哈哈起来,小脑袋微微歪着,仿佛在倾听着什么,嘴唇翕动,低声地自言自语,像是在跟某个看不见的人对话。

大家很快就被柱子的举动吸引了目光。崔家妹子见儿子又显出不同寻常的样子,心里一紧,下意识地就想起身过去拉他,生怕他又像前几日那样失了魂。舅姥姥却眼疾手快,一把轻轻拉住了崔家妹子的胳膊,对她,也对其他人,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示意大家先不要打扰,静静观察。

霎时间,屋子里安静了下来,只剩下柱子那含混不清的、如同梦呓般的喃喃低语。在这片寂静中,连自己的呼吸声都显得格外清晰。正在此时,只见柱子忽然转过头来,目光清明地看向正在注视他的大人们,用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沉稳而平静的语调,清晰地说道:“俺爹说了,子时动土,丑时之前必须把事办完。”

这番话,条理清晰,时间明确,完全不像是一个懵懂孩童能说出来的。大家看着眼前的柱子,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讶和疑惑。老哥更是心里一凛,以为柱子又被哪位先人的魂魄附体了。

柱子似乎看穿了大人们的吃惊和疑惑,他脸上恢复了孩童的表情,笑着说道:“你们干嘛都这样看着俺呀?真是俺爹让俺告诉你们的!” 他伸出一根小手指,指了指空处,“俺爹就在那儿呢,他说,白蛇仙家以后就是俺这一生的护佑神了。所以,俺的眼睛现在能看见你们看不见的东西,能听见你们听不见的话。”

崔家妹子听儿子说丈夫崔大雨的灵魂此刻就在这屋里,一直压抑的悲伤顿时涌上心头,忍不住低声啜泣起来。她一边流泪,一边把自己守寡带孩子的艰辛不易,以及最近家里发生的这一连串诡异又吓人的事情,断断续续地对着空中哭诉了出来,仿佛丈夫真能听见一般。

太姥姥和舅姥姥在一旁听着,想到一个死了男人的农村妇女,拉扯着未成年的孩子,在这世道生存的艰难,也不禁心生怜悯,跟着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柱子并没有像普通孩子那样上前去劝慰母亲,他只是安静地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再次开口,语气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懂事,对母亲说道:“娘,你别哭了。你有俺呢,俺以后都听你的话,长大后,好好孝顺你。” 他顿了顿,像是在转述,“刚才俺爹说了,他知晓你的辛苦和不容易,心里都记着呢。但他现在能在下面为我们做的,也只有这些了。等今天晚上,彻底了结了咱们崔家祖上的这件事,他也就了无牵挂,要前去投胎转世了。他已经恳求白蛇仙家,答应做咱们家的守护神了。他让你在家里的堂屋,设一个干净的神龛,以后就诚心供奉对咱们家有再造之恩的白蛇仙。”

听了柱子这番转述,崔家妹子像是找到了新的寄托,连忙用袖子擦干脸上的眼泪,连连点头答应下来:“哎,哎!俺记下了,俺一定照办!给白蛇仙家立神龛,日日香火供奉!”

其实,眼前这一幕幕,柱子与无形世界的沟通,他命运的悄然转变,都被舅姥姥静静地看在眼里。她心中明白,这个名叫柱子的小小男孩,就像她自己年幼时一样,在因缘际会之下,已经身不由己地踏上了一条与寻常人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条路或许充满未知与艰辛,但也承载着特殊的机缘与责任。

之后,柱子又像个小大人一样,一一嘱咐大家需要带好的物品——那把特意准备的、晾干的老葫芦破开做成的水瓢,新的香烛纸钱,以及到了坟地后需要注意的事项,不要随意触碰其他东西等等。他的交代条理清楚,考虑周到,让大人们心中更是有底。

于是,一切准备停当。太姥爷驾驶着驴车,拉着所有人,包括坚持要同去的崔家妹子,踏着浓重的夜色,再次朝着村外那片沉寂的崔家祖坟驶去。今夜,注定又将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来源:素心疗愈音乐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