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研究发现:冬天经常洗澡的人,若不想早早进医院,5点要注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3 09:51 1

摘要:冬天洗澡越多,进医院的风险可能越高,这句话你可能第一次听说,但真有道理。很多人以为洗澡越勤越健康,其实,冬季频繁洗澡,未必是好事。你以为的“干净”,很可能正悄悄地给自己的健康“挖坑”。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冬天洗澡越多,进医院的风险可能越高,这句话你可能第一次听说,但真有道理。很多人以为洗澡越勤越健康,其实,冬季频繁洗澡,未必是好事。你以为的“干净”,很可能正悄悄地给自己的健康“挖坑”。

当下,不少人觉得身体一天不洗就难受,尤其北方家里有暖气,南方有空调,洗澡成了日常。

有些年轻人甚至习惯一天两次。可你或许不知道,冬天经常洗澡,真的可能带来健康隐患。

北方冬天,室内外温差大,热水澡成了很多人的“续命神器”。但其实,高温水流和频繁洗澡,会让皮肤屏障受损。

国家卫健委健康科普资料提到,皮肤最外层角质层是人体天然的保护膜,频繁用热水和洗浴用品,会让这层屏障变薄,导致皮肤发干、发痒,甚至裂口。皮肤干裂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尤其对老人、体弱者影响更大。

据《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年一项研究,冬季皮肤干燥症发病率可达50%以上,频繁洗澡是重要诱因之一。

虽然你洗得很“干净”,但皮肤其实可能越来越脆弱。皮肤屏障一旦受损,感染风险就会增加,轻则瘙痒难忍,重则湿疹、皮炎找上门。

洗澡用的沐浴露、香皂,虽然洗得干净,但多多少少会带走皮肤上的油脂。这些油脂其实是皮肤天然“保湿霜”,一旦流失太多,皮肤就容易出现干裂和瘙痒。有些人喜欢用搓澡巾或浴球大力搓擦,结果皮肤更受伤。

皮肤一旦感染,可能出现红肿、糜烂,重者需住院治疗。

洗澡不是简单的清洁,更涉及全身血管、心脏等多重考验。冬天室内外温差大,洗澡时热水刺激,会让血管迅速扩张,再遇冷空气,血管又迅速收缩。这种“冷热交替”对中老年人尤其危险。

据《2023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心脑血管疾病冬季发病风险更高,洗澡时突发心梗、脑卒中等急症并不少见。

原因主要是洗澡时血管受热扩张,血压波动大,容易导致心脏供血不足、脑供血中断。

尤其是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更容易在洗澡时出现头晕、心慌,甚至晕倒。

洗澡频率别太高。冬天皮肤油脂分泌减少,洗澡一周2-3次已够用。正常情况下,身体不脏、不出汗,不必天天洗澡。尤其是皮肤本身就干的人,洗澡次数可以再少一些。

水温别太高。洗澡水温控制在35-40度之间为宜。高温容易让皮肤屏障受损,也增加心脑血管负担。用手试水,感觉温热而不烫即可。喜欢热水澡的,尽量缩短时间。

洗澡时间别拖太久。每次洗澡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时间太长,皮肤油脂流失更多,心脏负担也更重。老人、慢病患者洗澡时间要更短。

别猛搓皮肤,也别用刺激性强的洗浴用品。搓澡巾、浴球用力过猛会伤皮肤。洗浴用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尽量少用含香精、酒精、皂基的产品。儿童、老人皮肤更脆弱,更要注意。

洗澡环境要安全。洗澡前通风,室温保持适中,避免门窗紧闭导致缺氧。洗澡前后尽量别立刻进出温差大的环境,防止血管剧烈收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风险。老人洗澡尽量有家人陪护,防止意外。

很多人认为,勤洗澡就是讲卫生,能预防疾病。其实,皮肤有自我清洁和防御功能,过度清洁反而伤害皮肤健康。

皮肤分泌的油脂和微生物,构成了天然的“保护伞”。频繁洗澡、用力搓洗,会把这层保护伞破坏,反倒让细菌、病毒有机可乘。

有些人洗澡喜欢用花露水、消毒液,觉得这样能杀菌。实际上,这些化学成分可能刺激皮肤,导致过敏、皮炎,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老人、儿童、皮肤敏感人群,越“讲究”,问题反而越多。

还有人觉得澡堂子洗澡热闹、舒服。其实,公共浴池环境复杂,冬季空气流通差,细菌、病毒容易传播。

尤其是脚气、皮炎、真菌感染,常常在澡堂子里“扎堆”。如果皮肤本身有破损,更容易感染细菌。

洗澡后立刻出门、吹冷风,身体突然受凉,血管收缩快,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冬天洗澡,洗完最好在室内缓一缓,等身体适应温度再出门。

冬天洗澡过勤,还可能让慢性皮肤病加重。有些人原本皮肤干燥、过敏,频繁洗澡、搓擦,结果反而诱发湿疹、皮炎。这些慢性病一旦发作,治疗周期长,生活质量也受到影响。

很多人被“干净”迷惑,忽略了冬天皮肤的特殊需要。其实,科学洗澡是健康的关键,过度清洁只会让身体陷入新的麻烦。

洗澡频率适中,水温不过高,时间不宜过长,洗浴用品温和,这才是最靠谱的健康习惯。

对于老人、慢病患者、皮肤敏感人群,冬天洗澡更要谨慎。皮肤干燥时,可适当用润肤霜,帮助皮肤恢复屏障功能。每次洗澡后及时擦干身体,保持皮肤干燥,减少感染风险。

家有老人、孩子,冬天洗澡要格外注意安全,防止滑倒、晕厥等意外发生。洗澡前后多喝点温水,补充身体损失的水分。洗澡环境保持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科学洗澡,才能远离医院。冬天不是不洗澡,而是要洗得更聪明、更安全。身体健康,才是真的“干净”。

参考文献

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合理膳食专题[EB/OL].
②.顾军,李利.冬季皮肤干燥症的防治[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20,34(11):1321-1324.
③.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23,38(6):489-500.

来源:雅琴健康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