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构性牛市里,“固收+”基金比较精准的满足了一种“既要又要”的需求:比债券多一点,比股票稳一点。有人说,站在4000点的关口,钱已经没那么“好赚”了,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个时间点,用9张图阐释固收+的独特价值。
今年是固收+大年。
结构性牛市里,“固收+”基金比较精准的满足了一种“既要又要”的需求:比债券多一点,比股票稳一点。有人说,站在4000点的关口,钱已经没那么“好赚”了,因此,我们希望在这个时间点,用9张图阐释固收+的独特价值。
1.“固收+”为何重回人们视野?
回顾近几年,“固收+”的发展经历了明显的起伏。以最具代表性的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产品情况为例,2019至2021年,受益于利率下行与结构性行情,产品数量与规模迅速扩张;而在2022至2023年股债“双杀”的压力下,市场一度降温。2025年,随着市场回暖和低利率环境延续,“固收+”产品精准拿捏了市场怕亏又想赚的纠结心态,涌现出了不少收益、回撤表现亮眼的产品,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的规模突破2.1万亿元。其中,二级债基规模增幅尤其突出。
图:一级债基、二级债基近六年规模变化
注:数据截至2025/9/30,来源Wind
2.“固收+”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固收+”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品类,而是一种以固定收益资产为主、权益类资产为辅的资产配置方案。一级债基、二级债基、部分权益仓位较低的偏债混合型基金,都是比较常见的“固收+”类产品。通常情况下,债券的还本付息特征提供了确定性的现金流,波动一般比权益资产小很多,这就是整个方案的“安全垫”。当股市下跌时,债券部分的收益可以起到对冲作用;而当股市上涨时,“+”的部分则能带来超越纯债投资的收益。这些产品通常将权益仓位控制在30%以内,既保持了中低风险的特征,又为收益增强留出了空间。
图:“固收+”概念
3.市面上的“固收+”一般怎么分类?
通常来说,根据权益仓位中枢的不同,业内一般将“固收+”产品分为低波、中波、高波三类。其中,低波产品权益仓位通常不超过10%,以债券打底、少量权益增强,追求稳健回报;中波产品权益仓位通常在10%-20%之间,通过适度权益暴露增厚收益;高波产品权益仓位一般超过20%,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力争更高收益弹性。
图:“固收+”产品类型
数据来源:中国银河证券
4.在A股,“固收+”策略长期表现如何?
固收+能够在今年突出重围并不是偶然,固收+的价值之一就是高波动市场中持续的较优表现。数据显示,近十年来看,一级债基指数累计涨幅42.08%,二级债基指数累计涨幅为39.96%,超越部分股票指数。将其与沪深300和上证指数十年的表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固收+”类产品波动相对更小,具备“稳中求进”的特性。
图:近10年一级债基、二级债基与部分股票指数走势对比
注:数据区间:2015/11/01-2025/10/31,Wind,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5.“固收+”的持有体验如何?
在直觉上,我们常常把“收益率”视为衡量一个投资好坏的核心指标,但“收益率”只是故事的一半。现实投资中,短短几个交易日的巨大波动或者回撤,就足以让大部分投资者出现恐慌情绪,甚至导致提前割肉。相较于偏股基金,“固收+”类产品的夏普比率和回撤表现通常较优,夏普比率一般用来评估每承担一单位风险所获得的超额收益,也就是说夏普比率较高,意味着承担同等风险的情况下获取的超额回报更多,策略的“性价比”也就越高。
图:近十年以来各指数收益及回撤表现
数据来源:2015/11/1-2025/10/31,Wind,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我们对近十年来持有固收+类指数的收益情况进行了回测,以一级债基为例,如果我们在近十年任意时点分别持有6个月、1年、2年、3年,持有到期后,获得正收益的比例均超过80%;过去十年间,选择任意时点持有二级债基和偏债混合指数3年,在所有情况中,获得正收益的比例也都超过90%。
图:近十年以来滚动持有各指数正收益表现
数据来源:2015/11/1-2025/10/31。测算采用Wind指数,以持有6月为例,在某一交易日,对某一指数检查持有6个月后指数点位是否上涨,遍历近十年所有交易日和样本指数。模拟测算仅供参考,不代表真实收益。
实际上,上述数据代表着,固收+类产品是一个不那么考验买入时点的产品品类,或者说,它较优的持有体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什么时候买”和“拿不拿得住”的问题。
6.当前时点,为什么要考虑固收+?
今年以来,在宽松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的双重护航下,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与此同时,随着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为国内资本市场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A股市场在4000点附近展开多空拉锯,呈现出明显的震荡格局。
当前市场呈现出股债双线并行的结构性特征:一方面,行至4000点,权益市场虽存在投资机会,但板块轮动加快,波动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债券收益率持续在历史低位徘徊,使得传统纯固收产品的收益空间受限,股债相对回报率虽有所回落,但仍在1附近震荡。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固收+”产品具备显著的配置价值,既能以债券底仓提供稳健收益与波动控制,又能通过适度权益仓位捕捉市场反弹机会,是平衡收益与风险的理想工具。
图:2015年以来股债相对回报率
数据来源:Wind,2015/11/1-2025/10/31,股债相对回报率的计算方法为万得全A股息率/当日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风险提示:测算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策略推荐和收益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7.如何挑选合适的固收+产品?
如今,“固收+”已不只是“债券打底、股票增强”的简单组合,而是一种更注重节奏与风险控制的资产配置策略。那么我们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第一步看风险,产品的预期风险和波动必须与自身的承受能力挂钩。尝试问自己一个问题:产品历史中出现的最大回撤和波动情况,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否坦然接受?
表:近20年股票与债券以适当配比进行组合的风险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WIND,取样区间2005/1/1-2024/12/31。计算方式为:假设投资组合以不同比例投资于股票资产(万得全A指数为例)和债券资产(中债-新综合财富(总值)指数),分别计算模拟组合年化收益率、年化波动率,不考虑交易费用,模拟测算结果仅供参考,历史数据测算不代表未来收益表现,基金指数表现不代表个别基金表现,不构成投资策略建议,不代表收益承诺和保证。
第二步看业绩,关注长期业绩的“含金量”。可以综合考虑长期(3年以上)年化收益、卡玛比率(收益回撤比)、夏普比率等;第三步可以考察基金经理,选择适合自己投资目标、风险偏好的“掌舵人”。可以重点考察其投资经验、风格稳定性和过往业绩。
8.兴证全球基金有哪些优秀的固收+产品?
兴证全球基金三年蝉联“固收金牛公司”,旗下不同权益仓位的固收+产品,近期都取得了良好的绝对和相对收益表现,力争成为您的投资优选。
兴证全球兴晨六个月持有混合基金 A类018620,C类018621本基金以债券打底,可投含权类资产(股票、转债等)10%-30%。
本基金由17年固收经验强将刘琦管理,擅长自上而下宏观配置、及自下而上价值选券。A份额近一年净值增长10.90%,同期基准3.55%,收益排名同类前20%(14/72),最大回撤排名居同类前40%(26/74,银河证券,截至2025/9/30),在争取收益的同时力控波动和下行风险。
兴证全球招益债券基金 A类018597,C类018598本基金可投债券≥80%,含权类资产(股票、转债等)≤20%。
本基金由双基金经理斯子文、徐留明共同管理。斯子文擅长纯债、转债和大类资产配置,徐留明深耕股票投资,重点聚焦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高品质公司。本基金在力争加法的同时力控回撤,A份额近一年净值增长7.66%,同期基准3.55%,收益排名同类前36% (175/499),最大回撤排名同类前33%(176/536,银河证券,截至2025/9/30)。
兴证全球丰德债券基金 A类021684,C类021685本基金可投债券≥80%,含权类资产(股票、转债等)≤20%。
本基金由可转债研究出身的多资产基金经理朱喆丰担纲,转债研究背景使其对债券定价、正股研究、期权价值等跨资产属性具有深厚理解。本基金自2024年8月成立以来稳步积累,A份额今年来净值增长6.18%,同期业绩基准增长3.84%,最大回撤排名同类前17%(91/536,银河证券,截至2025/9/30)展现出了超额“加法”和不俗的回撤控制能力。
总结来说,“固收+”的魅力在于,让投资者在不必承担过多波动的前提下,仍能参与权益资产行情,行情好时不缺席,市场弱时也能进行一定的风险控制。选择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固收+”产品,坚持长期持有,或许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投资方式。
作者:李姿蓉(实习)、锦达
风险提示:产品收益排名、最大回撤排名均来自银河证券,截至2025/9/30。兴证全球招益债券(产品代码:A份额018597,C份额018598)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5%。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的风险评级为R2。本基金除了投资 A 股外,还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投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兴证全球招益A自2023年7月5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11.86%,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7.60%,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3年(07/05-12/31) 0.38%/-1.23%、2024年6.13%/6.96%。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兴证全球招益C自2023年7月5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10.86%,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7.60%,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3年(07/05-12/31) 0.18%/-1.23%、2024年5.70%/6.96%。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张睿(2023/07/05-2024/12/16)、斯子文(2024/04/16至今)、徐留明(2023/07/05至今)。兴证全球丰德债券(产品代码:A份额021684,C份额021685)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5%+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5%+中证可转换债券指数收益率×5%。本基金为债券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但低于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的风险评级为R2。本基金除了投资 A 股外,还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投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兴证全球丰德A自2024年8月2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6.82%,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5.56%,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08/02-12/31) 1.58%/3.6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兴证全球丰德C自2024年8月2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6.33%,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5.56%,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4年(08/02-12/31)1.42%/3.69%。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朱喆丰(2024/08/02至今)。兴证全球兴晨六个月持有混合(产品代码:A份额018620,C份额018621)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5%+沪深 300 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5%。本基金为混合型基金,预期收益和预期风险高于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型基金,但低于股票型基金。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的风险评级为R2。本基金除了投资A股外,还可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投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除了需要承担与境内证券投资基金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本基金还面临汇率风险、香港市场风险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兴证全球兴晨六个月持有A自2023年8月1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13.82%,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6.99%,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3年(08/01-12/31)0.01%/-1.79%,2024年3.42%/6.96%。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兴证全球兴晨六个月持有C自2023年8月1日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回报为12.84%,同期业绩基准表现为6.99%,数据来源:定期报告。完整年度基金业绩回报及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分别为:2023年(08/01-12/31)-0.16%/-1.79%,2024年3.00%/6.96%。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刘琦(2023/08/01至今)。本基金每份基金份额的最短持有期为6个月。因此,对于基金份额持有人而言,存在投资本基金后6个月内无法赎回的风险。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自主判断基金的投资价值,自主做出投资决策,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观点具有时效性,今后可能发生改变。
来源:兴证全球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