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实质性提升 见证安顺紫云“十四五”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18:04 1

摘要:11月12日,安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紫云专场举行。会议聚焦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大业态取得的实质性提升,介绍紫云“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实习生 黄小妹摄

人民网紫云11月12日电 11月12日,安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紫云专场举行。会议聚焦工业、农业、旅游业三大业态取得的实质性提升,介绍紫云“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情况。

工业动能取得实质提升。紫云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聚力推动工业向集约化、集群化迈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能源,“从无到有,集群成势”。大唐猴场光伏、中核火花光伏、马鬃岭风电等一批标志性项目建成并网。其中,总投资9.2亿元的中核储能电站落地建成,成为全省首个集中式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为全县打造超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提供了关键的调节与支撑能力。截至目前,紫云新能源累计产值达6.56亿元,向十亿级能源强县目标稳步迈进。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筋骨更强”。宏泰化工年产值预计突破3.4亿元,支撑作用持续稳固;广通农业、忠顺石材、梭石石材等一批新企业落户紫云,为工业经济注入新活力;西南水泥、黔冠电力等新型建材企业稳步发展,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三分之一,基本盘更加坚实。

生态食品,“延链补链,活力迸发”。圆嘉农业果汁加工等项目顺利投产,红芯红薯全粉加工项目加快推进,农业“接二联三”之路越走越宽。2024年,紫云成功获批设立贵州紫云经济开发区,实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为未来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平台支撑。

农业发展取得实质提升。紫云坚持“双园化”思路,立足“北种南养”产业布局,推动农业在稳根基、亮特色、扩规模、增效益上取得了一系列扎实进展。

稳根基,粮食安全防线更牢。持续推进“七彩粮仓”工程。2021年以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2.62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9万亩以上,总产量稳步提升至13.11万吨,高质量完成红院、牛场坡等坝区建设,切实守护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亮特色,地标产品家底更厚。持续推进“共富地标”工程。全县拥有地理标志产品6个,总数位居全市第一;红芯红薯获评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全县红芯红薯、蓝莓、茶叶种植面积分别达4.2万亩、1.6万亩和5.09万亩,形成了具有紫云辨识度的特色农产品矩阵。

扩规模,精品水果产业更强。持续推进“甜蜜紫云”工程。全县精品水果种植面积突破16.8万亩,产值达11.04亿元。以火花镇为核心,打造了一条覆盖四大寨、格凸河、猴场等乡镇的蜂糖李产业带,种植规模10.59万亩,“甜蜜紫云”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增效益,生态养殖动能更足。创新推广生态鸡“1220”养殖模式,2024年出栏量近1000万羽,年出栏规模位居全省县域第二。同时,引进现代渔业、科苑饲料、圆圆科技等一批优质龙头企业,投资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棚式陆基循环水养殖二关渔业基地和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漂浮式内循环流水槽养殖噜嘎渔业基地,年产值超3000万元,生态养殖已成为群众增收新引擎。

旅游业态取得实质提升。紫云以“旅游+”融合思维为引领,持续擦亮“游格凸·逛印山·漂翠河·沐温泉·观赛事”五大特色名片,推动旅游业从“景点观光”向“全域体验”跨越升级。

以“避暑+温泉”丰富旅游业态。依托凉爽气候与优质地热资源,紫云成功打造“春赏花海、夏享清凉、秋摘硕果、冬沐温泉”的四季旅游体验。黄鹤营温泉成功获评“银汤级”品质认证,成为区域温泉度假新标杆;月牙湾民宿、墨云酒店等一批精品旅居项目建成运营,推动避暑旅居与温泉康养“双轮驱动”,让“凉资源”与“热产业”同步升温。

以“体验+品质”夯实旅游基础。格凸河景区设施持续完善,年接待游客突破13万人次。精心打造鑫都、麒龙等特色商业街区,建成观音山山体公园和松林公园,城市“1小时慢行生活圈”加速成型,实现从核心景区到城市空间品质的同步提升。

以“赛事+节庆”激发消费活力。“五峰杯”足球赛、“环翠河21K悦动公开赛”“丛林穿越挑战赛”“秋桥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持续引流聚气,成功创建省级体育旅游示范县。五年来,全县旅游总花费从27.95亿元增长至47.56亿元,增长率达70.16%,旅游产业呈现出多点开花、活力迸发的高质量发展态势。(黄小桃、实习生黄小妹)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