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危机现转机!胡塞武装宣布停止袭击,全球航运迎来喘息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18:19 1

摘要:也门胡塞武装正式发出信号,宣布已停止针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的袭击行动。这一消息由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封未注明日期的信件中证实,胡塞武装参谋长优素福·哈桑·马达尼少将在信中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加沙地带局势发展。

也门胡塞武装正式发出信号,宣布已停止针对以色列和红海航运的袭击行动。这一消息由哈马斯下属卡桑旅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封未注明日期的信件中证实,胡塞武装参谋长优素福·哈桑·马达尼少将在信中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密切关注加沙地带局势发展

这一决定标志着持续困扰全球航运的红海危机可能出现重大转折。自2023年11月以来,胡塞武装对红海商船的袭击已造成至少9名海员死亡、4艘船只沉没,彻底颠覆了这条每年约有1万亿美元货物通行的重要海运通道。

胡塞武装的声明代表了该组织对维持加沙停火协议的承诺。

在致哈马斯卡桑旅的信函中,胡塞武装参谋长马达尼少将写道:“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宣布,如果敌人恢复对加沙的侵略,我们将恢复对‘犹太复国主义实体’纵深的军事行动”。

这一条件性停火信号是胡塞武装迄今为止最明确的姿态。

自10月10日加沙停火第一阶段生效以来,该组织再未宣称发动任何袭击。胡塞武装最近的一次袭击发生在9月29日,击中了悬挂荷兰国旗的货船“米内瓦格拉赫特”号,造成船上1名船员死亡、另1名受伤。

随着红海地区安全形势出现积极信号,全球航运业已开始谨慎响应。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SCA)在11月8日宣布,巨型集装箱船“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已成功通过运河和巴布-埃尔-曼德布海峡。

这艘长399米、容量达17,859 TEU的船舶是两年来通过苏伊士运河的最大集装箱船,它的通行被业界视为一个重要信心信号。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奥萨马·拉比耶表示,此举反映了巨型集装箱船在地区稳定性增强和运河激励政策支持下,正逐步重返苏伊士航线

数据显示,运河交通已开始稳步恢复。今年7月至10月间,共有4,405艘船只载着1.85亿吨货物通过苏伊士运河,较2024年同期的4,332艘船只和1.676亿吨货物有所增加。

更令人鼓舞的是,仅10月份就有229艘船只重返苏伊士运河,创下自地区危机开始以来的最高月度返回率。

尽管形势向好,主要航运公司仍保持谨慎态度。

达飞轮船(CMA CGM)是少数几家在敌对行动期间仍维持苏伊士运河定期服务的大型航运公司之一。其近期安排大型船舶通过运河的举动,显示出对红海安全形势的信心。

其他主流船公司则多采取观望态度。

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指出:“胡塞攻击的结束可能导致集装箱运费‘暴跌’”,但承运人需要更多安全保证,才会大规模返回。

这种谨慎源于惨痛教训。胡塞武装对航运的袭击已击沉4艘船舶、劫持1艘船舶,并造成至少8名海员死亡。在局势尚未完全明朗前,船公司不愿轻易拿船员和船舶安全冒险。

红海航运安全的改善,可能对全球集装箱运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船只重返苏伊士运河,之前因绕道好望角而被吸收的运力将重新涌入市场。目前全球约有200万标准箱集装箱运力因航程延长而被吸收。

桑德分析认为,结束胡塞攻击可能导致集装箱运费“暴跌”。

2024年,全球船队扩张了10.5%,而需求(以TEU英里计)仅增长7.1%。这种不匹配在红海危机开始前就已给运费带来压力。

如果船只重新使用苏伊士运河,先前缓解的运力过剩将再次显现,可能会压低现货运价

尽管胡塞武装宣布暂停袭击,但风险并未完全消除。

EOS风险集团咨询部负责人马丁·凯利指出:“截至11月11日,胡塞武装在红海、亚丁湾及更广泛区域对航运发动袭击的风险已显著降低,但并未完全消除。”

凯利进一步警告:“尽管宣布暂停行动,胡塞武装仍具备对红海、亚丁湾和阿拉伯海的商业航运发动导弹、无人机和无人艇攻击的能力。”

胡塞武装对“与以色列有关联”船只的定义历来不明确,这增加了承运人评估风险的难度。海事安全专家建议,海上运营商应继续将风险视为“受到抑制而非消除”。

06 航运业的漫长复苏路

除了红海安全局势外,全球航运业还面临多重挑战。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海运回顾》中指出,2025年全球海运贸易预计仅增长0.5%

报告警告,地缘政治局势、新关税措施以及气候新规的临近,正在延长航程、推高成本,并给全球航运和物流供应链带来长期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航运业还面临能源转型的压力。目前,全球商船队中仅8%具备使用替代燃料的能力;在新船订单中,这一比例虽升至53%,但全球燃料基础设施建设仍显不足。

随着IMO《净零框架》预计于2025年10月获批并于2027年正式生效,行业将面临新的合规压力。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报告显示,仅10月份就有229艘船只重返这条捷径,创下自危机开始以来的最高月度回归率。11月7日,长达399米的“CMA CGM Benjamin Franklin”号成功通过运河,成为两年来通过此地的最大集装箱船。

然而,航运公司和分析师们保持着谨慎乐观。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指出,虽然胡塞攻击的结束可能使集装箱运费“暴跌”,但承运人需要更多安全保证才会大规模返回红海。

风险只是被抑制,而非完全消除——这条万亿美元贸易通道的复苏之路才刚刚开始。

来源:运无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