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媒共生,青春共振!湖南日报“青春合伙人”项目解锁新闻育人新路径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12 18:13 1

摘要:“青春合伙人,新闻新力量!”11月12日下午,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在六位媒体大咖与六位学界专家共同见证下,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指导、湖南日报社发起的“青春合伙人·新闻新力量”项目正式启航。这不仅是一场仪式的开启,更标志着“媒体+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从湖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晓华 摄影 辜鹏博 郭立亮 傅聪

“青春合伙人,新闻新力量!”11月12日下午,湖南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在六位媒体大咖与六位学界专家共同见证下,由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指导、湖南日报社发起的“青春合伙人·新闻新力量”项目正式启航。这不仅是一场仪式的开启,更标志着“媒体+高校”协同育人模式,从湖南的区域实践迈向全国性探索的新阶段。

在智媒奔涌的浪潮中,“青春合伙人”所构建的“媒体+高校”融合新生态,正悄然重塑传播方式,重构育人路径,为新时代新闻人才培养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01 项目缘起:回应时代呼唤的“破壁”尝试

2023年3月,一档名为“青春对谈”的节目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悄然“出圈”。节目中,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子在湖南日报记者编辑的指导下,与各国留学生展开跨文化对话。这不仅是内容的创新,更是媒体与高校“握手”的生动注脚。面对传媒生态的深刻变革,湖南日报社于2023年3月创新性启动“青春合伙人”项目,旨在抓住“青年”这个关键词,加强用户互动与协同平台建设,将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及爱好传媒的青年人发展成为“合伙人”。

2023年8月15日,首批“青春合伙人”入驻新湖南客户端

这是一场学界与业界的“双向奔赴”:学子们的融媒体实践,与新湖南客户端的UGC内容生产有机融合,媒体指导内容生产,学子助力产品创新。湖南日报社副总编辑夏似飞表示,于学界而言,项目构建了校企合作实训平台,实现与省级党报、省内移动第一端的无缝对接。于业界而言,则可以丰富报道内容,拓展UGC内容生产机制,创新报道角度,为主流媒体培植最有价值的用户。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11月2日,一场名为“智媒浪潮下的新闻新力量”的青春合伙人项目研讨会在长沙举行。在会上,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赵成新指出,“青春合伙人”项目的“价值共生、能力共创、成果共享”模式,正是对人才培养这一命题的鲜活回应。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范明献则高度点赞项目的“破壁”价值:让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媒体选题策划、采访写作、内容传播,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也让教师精准把握业界需求,调整教学方向,实现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2025年11月2日,一场名为“智媒浪潮下的新闻新力量”的青春合伙人项目研讨会在长沙举行

02 运营机制:构建校媒协同的“临床实验室”

“为一篇军训报道,我顶着九月骄阳蹲点三天,修改五版才发表。看到文字被新湖南推送、收到同学祝福,我懂了新闻不是文字堆砌,是让身边的青春故事被看见。”11月2日,也是在青春合伙人研讨会现场,一位湖南高校学子的分享引发大家的共鸣。这样真切的成长体验,正是“青春合伙人”构建的“无围墙新闻学院”的缩影。在这里,学子从聆听者蜕变为采写者、策划者,从课堂走向田野,从理论迈向实践。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青春合伙人”项目创造性地推出全年实训模式,打破传统实习“寒暑假限定”的桎梏,构建出校媒协同的“临床实验室”,实现媒体生产与新闻教育的时空融合。

项目探索出“双轨实训体系”和“三维培养模式”。在内容生产端,以两会报道、节气专栏、定期约稿等系列实战项目驱动学子能力提升。在教学实践端,以长年实训及派遣专业老师指导课程的方式,实现沉浸式教学,将实训贯穿日常培养体系。所谓三维培养模式,即贯穿校媒双导师制、同题竞技与多维评价,让教学不止于课堂,成长不囿于校园。

同时,湖南日报社自主研发出“青春合伙人采编应用平台”,引导“准记者”参与客户端内容生产。平台参照“策采编发”规范流程,将内容生产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项目组定期发布选题,同时征集接收报题;学子们根据选题或报题通过情况,按照报社编辑的指导意见进行采写制作。

青春合伙人采编应用平台(手机版)截图

在重大主题报道中,项目组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合伙人积极发声。如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发起的“新青年打卡新地标”活动,收到打卡作品130余期,精选发布48期,青年学子们的打卡足迹,遍及全国20余省市区;为引导青年学子创新创业,发起“学长创客厅”栏目征集,迄今已发布作品近60期,“我们自己去采写的创业学长们的故事,比在媒体上看到的别人写的更震撼人心。”参与过报道的大学生们纷纷表示。

“新青年打卡新地标”投票界面

03 成果与展望:从“正能量”到“大流量”的青春蜕变

经过两年多发展,“青春合伙人”项目已步入常态化、稳定化生产轨道,成果斐然。

青春的表达,让“正能量”澎湃为“大流量”。项目已聚合28家“合伙人”单位,覆盖数十万青年人才。迄今为止,已收到青年传媒人才制作的1.3万余期产品,发布产品5490期,总互动量达7.52万次,总浏览量突破2.1亿。尤其是2025年暑期发起的“青春三下乡”活动,吸引湖南省内100余所高校、全国20多个省区市80余所高校学子参与,收到来自全国各地近万篇的精彩投稿,每一篇都承载着对乡土中国的深情记录,每一帧都定格着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这些令人惊叹的数据背后,是“青春合伙人”构建的校媒协同新生态。

“青春三下乡”投票界面

青春的组合,让学界与业界的“合伙”实现“1+1>2”的聚变。湖南理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肖涛用四个比喻概括:“‘青春合伙人’项目是学生从旁观者到主创者的‘实践场’、技术融合的‘实验室’、青春与主流碰撞的‘扬声器’、个人成长的‘催化剂’。”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琦赞誉“青春合伙人”项目构建了党媒平台与高校资源的双向互联机制,让青年的声音在时代浪潮中更加响亮。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现场,“青春合伙人”合作院校代表交流经验,为深化合作建言献策

研讨会现场

青春的声浪,正不断被“听见”。2023年9月,项目入选中国报业协会新媒体(客户端)发展大会主旨报告优秀案例。2024至2025年,被《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三项学习教育通讯》《新闻前哨》等业内权威媒体重磅推荐;2024年12月,“青春合伙人”项目联合省内开设有新闻院系的高校共同协同育人的事件,被《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收录。2025年7月,与湖南科技大学共同申报的湖南省新文科项目成功立项,跻身全省41个新文科项目之列。

来源:新湖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