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得住”到“管得好”,一字之变有何深意?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12 17:11 1

摘要:“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而此前,相关表述一直都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而此前,相关表述一直都是“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从“管得住”到“管得好”,一字之变,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好”,要求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如何协调并用?

从“管得住”到“管得好”,既要注意“一放就乱”,也要防止“一管就死”

为了更好理解“管得好”的重要性,我们不妨先从一个“拍黄瓜”的故事讲起。

在经济发达的上海,因为超范围经营,曾有多家餐饮店销售“拍黄瓜”等行为被监管部门处罚,有的甚至被罚款5000元。

“拍黄瓜”管住了,却也“管死了”。“千万别做凉菜,小心有人来搞事!”成为一些商家的共识。数据显示,2023年在上海,有职业举报者以“无证拍黄瓜”为由向1372家餐饮店提出高额索赔。

去年以来,从国家层面到上海市级层面,先后出台给“拍黄瓜”等简单食品制售行为优化许可的规定,减轻了小型餐饮店的负担,激发了市场活力。

这项“微改革”,彰显了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关系的要求:既要注意“一放就乱”,也要防止“一管就死”,该放给市场的就要放足、放到位,该政府管的事就要管好、管到位,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

实践证明,政府行为越规范,市场作用就越有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既“放得活”又“管得好”,要求政府必须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要不断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完善市场规则并带头遵守规则,通过坚决惩治腐败、保障公共安全等优化市场环境,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

有所不为,就是要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预,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小循环。

要把市场“管得好”,首先需管住“政府之手”,为其设立必要的制度规范。

出台施行民营经济促进法,新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保证各类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发布《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进一步打破市场壁垒……近年来,我国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出台了一批配套政策,废止、修订和纠正了一批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顺应了人们对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期待。

从“尔滨热”、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到首发经济、冰雪经济蓬勃兴起,再到“老三样”焕新机、“新三样”展优势,无不是政府在市场热点基础上改善当地市场条件、优化营商环境的结果,是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缩影,也进一步证明“管得好”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图为天津自贸区天津港东疆片区码头。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摄

从“管得住”到“管得好”,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密切结合

现代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缺一不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系统谋划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这既是对改革开放宝贵经验的总结,更是应对未来挑战、开辟发展新局的关键所在。

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通常把“政府—市场”看作二元对立的矛盾体,我们坚持讲辩证法、两点论,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主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立并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根据实践拓展和认识深化,不断寻找政府和市场的科学定位,努力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规则保障公平竞争,市场价格提供正确信号和激励机制,市场竞争促进优胜劣汰。

同时,市场不是万能的。分散的经营主体决策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本身常面临失灵困境,需要政府及时补位。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不断健全……新时代以来,我国在构建更高水平有效市场的同时,不断探索构建更高水平有为政府,既为市场运行创造更加便利、优越的环境,又注意及时防止市场的无序、失灵。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十五五”时期,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形成强大合力,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有效市场是资源配置效率的基石。“十五五”时期,我国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进一步破除壁垒、畅通循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形成“有效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十五五”时期,我国将聚焦重点难点集中攻关,以更加有力有效的改革举措,坚决破除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卡点堵点,努力建设强大国内市场。

有为政府是市场有效运行的保障。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实现“有为政府”的基本要求。“十五五”时期,我国将强化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货币政策协同,发挥好产业、价格、就业、消费、投资、贸易、区域、环保、监管等政策作用,促进形成更多由内需主导、消费拉动、内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实施更加积极的宏观政策,持续稳增长、稳就业、稳预期,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健全预期管理机制,优化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

“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国内外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展望“十五五”,把握“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辩证法,“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才能密切结合,共同弹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