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石佛杨九牧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1-01 09:46 4

摘要:中华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战国扁鹊、三国华佗,唐初逊思邈为其代表,耳熟能详。植根于嘉兴老土地的传统医药源远流长,唐代宰相郡人陆贽,住宣公桥侧;留心医学,积集而著《陆氏验方集》成遗世绝响。

文 | 周咬脐

中华医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战国扁鹊、三国华佗,唐初逊思邈为其代表,耳熟能详。植根于嘉兴老土地的传统医药源远流长,唐代宰相郡人陆贽,住宣公桥侧;留心医学,积集而著《陆氏验方集》成遗世绝响。

北宋末年战乱,宋军节节败退,宋庭康王偏安杭州。随高宗南迁之太府医官流落江南,有些则定居秀州(嘉兴),以施医卖药为生计。一些宫廷秘方、验方也由此陆续传布民间。

明永乐十年(1412),太医官严震之子严乐善,在郡城天星河市南,置药材室加工理药。

清同治间,嘉兴北郭塘湾街(北平路),集中开办药材批发的百年老店同善堂、广生昌、天德甡记等三四家药材行一字排开,而名气最大药铺当数老同善堂药酒店。龚氏世以中医中药为业,传有秘方,所制药酒,名闻江浙。同善堂老字号,何以能取信于民,石佛为何物、药酒之由来,待笔者解说。

雍正时施医救贫

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嘉兴同善堂药肆草创于北郊马厍汇,后迁东门角里街之侧。两浙针灸名医杨九牧,字莲峰,江苏南汇人,本姓龚,承杨姓,后人以龚姓传世。杨氏以中医郎中起家,问诊号脉,治疾疗伤有奇效。他精针灸术,能拔育为明,针药并施,名震杏坛。尤擅长疯痨臌膈杂症,医术远播汾湖三泖以东旁达周遭数县,老幼妇孺求医者络绎不绝。

杨九牧擅长研调丸散,自制“松、坤、巽”字号等数十种丹膏丸散,长年造福乡梓。

民间治病向以草头药为大宗,杨九牧另辟蹊径,由他亲理药材浸渍“风湿药酒”,投药酒廖治风湿顽症十七种三大类。其一用健虎丸、巽风丸、松盛丸驱风寒湿邪;其二以利湿丸、一四丸、兑泽丸专攻癣疥湿症皮肤病;其三借祛风丸、景深丸固阳培本,尤其对麻痹语塞、半身不遂有特效。杨氏独创之风湿药酒,舒筋活血、壮骨强身,散瘀祛寒、通脉解痛;屏风痨冷气、积滞暗宿,治顽疾固症、解民痛苦,传布“良药利病”之医道也。

药店大都为前店后作场,聘用药工名手制作丸散、膏丹、露酒等。牛黄宝丹、清心丸、六神丸、紫金锭、行军散、辟瘟丹中成药及疔疮膏药。有预防时疫、养心补气,固本培元之功效。由杨氏秘方浸泡之风湿药酒,独门配方、制作考究,疗效显著、更受欢迎。

乾隆间妙手回春

乾隆盛世,皇帝六下江南沿线水路,即京杭大运河,八巡南湖烟雨楼,筑驻跸石坊河埠。

乾隆廿八年(1763),杨九牧由泖北淞南一路行医返故里,由水道经嘉兴东郭,见其市井闹猛,商贾聚集,是个安身立命之地,迁同善堂药肆于角里街投药坐堂行医。城东宣公桥,系乡民进城关隘,经数百年人烟聚居,遂形成嘉兴府城东门外角里坊、北板坊之市集。

时杨九牧以岐黄济世,道行高深,医术如日中天。药铺阶前熙来攘往,全靠把脉问诊,良方一帖;亦能提药囊上门施医解难,偏方救贫,往往是药到病除,妙手回春,为病家称道。

乾隆近臣,乡贤钱太傅陈群历事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深得恩宠。乾隆十七年(1752)引疾归乡,优游故里。杨氏曾用轅穌囗蟻倔伿泳饰鸉覆愬鬘瞌魂风湿药乡酒治愈钱太傅足疾,钱阁老赠药铺对联一副云:“功深九转丹成鼎,病却千人药在囊”。由名人捧场,非同凡响。

乾隆间龙虎山张有义天师,慕杨九牧名,投刺求医偏枯愈逢春,酬赠杨氏“人世天医”匾额。张天师精星相,于风水之地命立石佛以镇宅,杨氏权作独家标记,《嘉兴府志》有传。

石佛老肩宽一尺六寸,高可四尺五寸,大小如常人。双手捧一枚槌子,面相慈祥似菩萨,俗称“石菩佛”,简称“石佛”;以“同善济世”为菩萨化身,石佛直立堂檐阶前,供人膜拜。

此后,四乡八埠叩诊者,相约买舟趋禾,遂以“石佛”为记识。嘉庆年间(1796-1820),杨九牧恢复龚姓并入籍秀水(嘉兴),嗣族累世行医用里街;裔孙奎克增补贡生,继承祖业,光耀门庭。

同善堂厚德载福

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在嘉兴建政“听王府”四年,惨遭湘军与“洋枪队”的双重镇压。宣公桥外漕渠绕城,嘉兴九坊荟萃之地灰飞烟散,兵燹后同善堂成一片瓦砾。

同治六年(1867),遂于环城运河北岸上下埭,由北丽、端平两桥之塘路设置“塘湾街”。杨氏药肆由龚族本家裔孙传承,相地择址,于塘湾街重新复业开张“抡记药酒店”。两年后,龚族隔九爿店面开“榆记药酒店”,力维老祖宗杨九牧药酒之正宗品牌。同门设擂,竞技高下,业界啧啧称奇。

抗战前1934年,塘湾街商市与之北大街相酹,遂以两桥名拼字为之,改称“北平路”,一直沿用至解放。1951年,嘉兴重新整理路名门牌,更名“北京路”

民国34(1945)抗战胜利后,心亮在一片废墟上重建药店,北平路上埭92号合股复业,并传龚菊生经营主理。龚德铭亦上埭74号独资恢复营业,两店均以专卖“风湿药酒”为号。

1952年,嘉兴抡记同善堂生产之“风湿药酒”,向中央私营企业局注册登记,并获批准。

文革前杨九牧药酒店之“石佛”完好,后被“红卫兵”砸成两截,弃用“石佛”商标。时任杨九牧药酒店副经理龚鸣晓,连称可惜!可惜!

1983年,杨九牧药酒店以《杨氏风湿药酒》命名,载入当年出版《浙江省药品标准》。

1985年,药店破败不堪,在原址翻建三层楼新房,仅数年间,因旧城改造建“北京城”,遂迁吉杨路图个吉利。

1993年3月26日,嘉兴市工商联藉国家重视百年企业商标,广泛征集老字号名录报批。

经浙江省工商联核准申报的嘉兴老字号名录中,杨九牧药酒店榜上有名。

2002年,新世纪初为完善嘉兴市区药店布局,再迁城北路190号今址。

来源:嘉兴正春和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