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若有5种疼痛,可能是大病前兆,耽误了连医生都救不了你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1 09:45 3

摘要:李阿姨今年63岁,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可最近,她总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一天夜里,左侧肩膀突然刺痛,她以为只是劳累没在意。可没想到,没过几天,小腿又开始莫名抽痛,连翻身都格外费力。

李阿姨今年63岁,是小区里出了名的热心肠,可最近,她总觉得自己有些不对劲。一天夜里,左侧肩膀突然刺痛,她以为只是劳累没在意。可没想到,没过几天,小腿又开始莫名抽痛,连翻身都格外费力。

偶尔和老姐妹们聊起,她才发现,身边好几个人也有类似的症状,只是大家都觉得“忍忍就好”。然而,就在李阿姨因忍痛再三拖延后,一次散步途中,她的胸口突然剧烈刺痛,家人慌忙送医检查,这才发现,原来“疼痛”背后藏着大毛病!

疼痛,是身体发出的信号灯。很多人以为“熬熬就过去了”,殊不知,有些疼痛,恰恰是大病的前兆。而“延误”一次,可能就把救命的机会错过了。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没由来的疼”?这些痛,具体意味着什么?

很多中老年人觉得“疼痛是小事,忍忍就好了”,但北京协和医院内科权威专家指出,反复且无明显诱因的疼痛,是多种重大疾病的‘信号’。2022年,《中华内科杂志》刊登的一项覆盖1.5万名40岁以上中国居民的流调显示,65%以上的重大心脑血管急症、部分恶性肿瘤及代谢性疾病,在早期就以不明原因的特定部位疼痛作为首发表现。简而言之,疼痛不是小题大做,而是身体在为你“拉响警报”

为何疼痛会成为大病提示?

疼痛,本质上是神经系统对炎症、缺血、压迫等异常变化的反应。比如,心脏缺血会导致胸前区放射到肩背的疼,消化系统肿瘤早期常表现为隐隐腹痛,肾脏功能衰变则可见腰背部的钝痛等。最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数据分析还发现,四类慢性重大疾病约有80%在症状前3-6个月出现过至少一次典型部位的疼痛警告。而多数被忽略、耽搁者,预后明显不良。

坚持早发现原则,及早就医是防止悲剧发生的根本。一位协和医院主任曾感慨,“很多晚期患者其实早就有过求救信号,可惜被‘忍忍’消磨了。”

胸口压榨样疼痛:警惕心脏出问题

心梗、心绞痛常以胸部闷痛、压迫感甚至向左肩、后背放射性疼痛为主。中国心血管年报显示,每年因心血管疾病猝死者高达55万人,75%有胸痛前兆。尤其活动、情绪紧张时加重,休息后缓解的,应及时排查心电图、心肌酶谱。

腹部持续性隐痛:消化系统癌症高危信号

常见于肝脏、胰腺、胆道及胃肠道肿瘤的早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数据显示,45%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确诊前6个月曾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如果伴随着食欲减退、体重下降、黄疸等,要高度留意,别误以为“只是胃炎”。

持续性腰背痛或夜间加重的骨痛:骨癌/肾病不容忽视

这是最容易被忽略却最危险的一类症状。中老年人长期腰背疼痛、不因姿势改变而缓解,或夜间加重无法入睡,应警惕是否为骨髓瘤、肾肿瘤、骨转移癌等大病。2021年中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45%的骨肿瘤患者早期仅有持续性骨痛,无明显外伤史。若合并尿血、消瘦、夜尿频繁等症状,建议尽快就诊。

单侧下肢突发肿胀、疼痛:深静脉血栓前兆

旅途中、长时间久坐后,突然单腿肿胀、压痛,皮肤温热,小心是深静脉血栓!美国心脏协会报告,每年有30万例静脉血栓事件,延误就医致肺栓塞死亡风险上升80%。一旦出现,应立即到医院就诊,绝不能拖。

突发性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血管病征兆

如果头痛突发且剧烈,同时伴随视物模糊、恶心、肢体无力或嘴歪,务必警惕是否脑出血、梗塞、动脉瘤破裂。中华神经病学会研究表明,60%以上卒中患者,发病前数小时至数天内可有异常头痛预警。慢性头晕伴单侧头痛也不可小觑。

重症疼痛“红灯”一现,别犹豫,立刻就医

如果疼痛性质明显改变、反复无解、影响日常生活,或伴有上述“警戒症状”,立即前往正规医院,不自行推迟。

做好疼痛日记,为医生提供诊断线索

记录发生时间、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是很多医疗指南推荐的自查方法。美国梅奥诊所研究表明,科学记录可提升30%早期诊断率

每年至少一次体检,特别是心脏、肝肾、肿瘤筛查等项目,别图省事。忽视这些检查,可能付出更大健康代价。

家中常备健康检测工具,定期自测

血压计、血糖仪、体温计等家用工具可辅助监测突发异常。国际老年医学会建议:每周至少一次血压、血糖自测,有异常及时复查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是基础防线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戒烟限酒、保持心情愉快等,都有助于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发生风险。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华内科杂志》2022年第6期:中老年群体非特异性部位疼痛流行病学分析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病例与诊治》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慢性疼痛健康白皮书》

《中华神经科杂志》2023年第3期:卒中早期预警临床征象

来源:大唐说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