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风雪情——母女连心(95)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9:38 2

摘要:许建川笑了,原来大女儿手掌心并没有长疮。可是,女儿手里的饼干哪来的?

原创首发。

本故事纯属虚构。

1、

小芳把手伸出来,给爸爸看。

只见小芳的掌心,托着一块饼干。

许建川笑了,原来大女儿手掌心并没有长疮。可是,女儿手里的饼干哪来的?

自从素英住院看病,许建川忙乎家里家外,他每天上班,忘记给两个女儿留点零食。

那以前都是素英做的,他全然没想起来。

可是,现在小芳手里怎么有饼干?许建川担心有陌生人用饼干糊弄孩子——

许建川严厉地问:“谁给你的饼干,你咋要别人东西?”

小芳看到爸爸那么严肃的声音,连忙怯生生地说:“大姨给的,不是我要的,是大姨给的,我给爸爸留一块——”

许建川这才发现自己的声音太严肃了,会吓到孩子。

原来,是大华买的饼干,来家里看望两个外甥女。

晨晨看到爸爸有些生气,就伸手从兜里往外掏东西。因为她手里抓的东西多,小胖手无法从兜里掏出来。

小芳帮忙,晨晨才把兜里的东西掏出来,是两块水果糖。小芳马上对爸爸说:“糖是三姨给的,不是我们要的。”

许建川摸摸两个孩子的头,妈妈不在家,苦了孩子们。

晨晨身上的疮好了一些,但还没有好利索。

两个女儿的衣服都脏了,许建川让小芳帮妹妹把脏衣服都换下来,他把衣服泡在洗衣盆里,等到晚上回来忙完家务再洗衣服。

小芳总是追着许建川问:“爸爸,我妈妈哪天回来?”

许建川就告诉大女儿:“十天,十天后,爸爸就去白城子接妈妈回来。”

晨晨也哭咧咧地追问:“妈妈啥时候回来?”

不待许建川回答,小芳就哄着妹妹说:“妈妈还有十天就回来了,别哭了,姐姐跟你玩。姐姐的饼干给你吧。”

晨晨手里有了饼干,就忘记妈妈,也不哭了。

医院里,素英的心情,随着病情的好转,也渐渐地好起来。

这次素英没有打针吃药,护士就是用药水给素英泡洗伤口,每天三次,按时按点的洗伤口,按时按点地吃饭。

每天,素英都看着伤口在慢慢地愈合,化脓的事情再也没出现。

只是,素英心里还是有打不开的结。没了两根手指,干活肯定要受影响。

住院时间长了,同病房的三个人没事就聊天。另外两个病人得知素英担心没了两根手指会影响生活。两人都劝说素英。

一个说:“那整条手臂都没有的人也有。我们厂子工伤,一个工人的整条胳膊从肩膀绞进去,人家照样干活,她可巧了,用两只脚包饺子,织毛衣——”

另一位说:“活人还能让尿憋死?只要想招,咋的都能活。”

是啊,只要她的命还在,一切都可以再来。虽然掉了两根手指,慢慢就习惯了。

过了一天,小芳早晨起来,督促晨晨穿衣服。晨晨用手揉着惺忪的眼睛,含糊地说:“想妈妈——”

小芳会倒计时了,她说:“过去一天了,这回妈妈再有9天就回来。”

许建川在厨房听到女儿的话,很欣慰。女儿会倒着数数。

又过了一天,许建川问小芳:“你妈妈还有几天回来?”

小芳笑了:“还有8天。”

晨晨尿汤汤地问:“姐姐,8天是几天?”

小芳笑:“8天就是8天,姐姐给你拿《小朋友》看,你手洗了吗?”

许建川的父亲从农村来了,听人从城里回去说,许建川的媳妇出工伤了,就来看看。

父亲得知素英在白城子看病,也就放心,他住了一天,就回去了。回去之前,给小芳和晨晨买了两双凉鞋。

夏天到了,孩子们脚上都穿着塑料凉鞋。塑料凉鞋颜色鲜艳,红的,蓝的,粉的,绿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孩子们夏天都想拥有一双漂亮的凉鞋。

凉鞋好看是好看,但有两个缺点,就是天太热的话,凉鞋的鞋底烧脚。再有就是凉鞋容易坏。

尤其晨晨,她走路不好好地走,她总是用脚尖踢着前面的东西。前面有啥她踢啥,小石子,小土坷垃,砖头瓦块,她都踢。

素英和小芳叮嘱晨晨,不让她用脚踢东西,她鞋子的前尖都踢坏了。

爷爷给两个孩子买的凉鞋,前面是没有鞋尖的,脚丫是露在外面。那晨晨也踢,这孩子虽然不爱说话,但有点蔫吧淘气。

晨晨手心脚心的疮好了一些,但脑袋上的疮却没有好。

许建川每天都给女儿上药,但看不出来好。

有一天晚上,大华和三梅子来了。

大华包了饺子,给两个孩子带来一饭盒。三梅子给孩子买了一包橘子瓣糖。

自从小鹏把晨晨传上疮之后,许建川就把两个孩子从冯家大院接回来。

大家说到晨晨长疮的事情。

大华说:“我们小鹏身上的疮都好了,这晨晨咋还没好呢。”

三梅子喜欢小芳。她给小房子梳辫子。素英这段时间住院,小芳自己梳辫子,经常把辫子梳反了。

三梅子说:“你看我们小芳,天天跟晨晨在一起,可小芳就没长疮,这是咋回事呢?我们小芳厉害,病都绕着你走。”

许建川也纳闷地说:“其实,我们小芳体弱多病,晨晨从来也不得病。从出生到现在,就长疮算生病了。这孩子一旦得病,就是大病,用药这么长时间还不好。”

晨晨吃着大华送来的饺子,忽然抬头可怜巴巴地问大华:“大姨,我妈妈啥时候回来——”

说着说着,掉眼泪了。

大华给晨晨擦掉眼泪,忽然想明白了:“建川呢,这孩子能不能是想妈妈想的,上火了?”

许建川不太相信:“这孩子这么点,懂啥呀?”

三梅子也说:“晨晨就长个吃心眼,除了吃就是睡,她还能着急上火?”

大家都没把晨晨这件事放在心上,以为就是凑巧。天气热了,小鹏得病传给了晨晨。

2、

到了第十天,许建川坐火车去了白城子,到医院去接素英。

当时他心里还担心,素英的手能不能好。

素英看到许建川来了,嗔怪地说:“咋才来呢,我昨天就可以出院了。”

许建川说:“我还想明天来呢,想让你在医院多养一天。”

素英举起左手给许建川看:“你看看,好没好?”

许建川连忙去看素英的手。只见素英的左手两根断指的地方,已经长出嫩肉,感染化脓的情况全看不见了。

这可太好了。

许建川高兴地抚摸妻子的左手,多日来的担心,总算是都过去了。

许建川问道:“不用再养了?可以出院了?”

素英点点头:“回家慢慢养吧,我也想两个孩子,想赶紧回去。”

许建川看到病房里这功夫没人,他低声地说:“就只想两个孩子?没想我?”

素英笑了,嗔怪地瞥了许建川一眼,用右手在许建川的腰上掐了一把。许建川笑了。

许建川给素英办理了出院手续,也跟老姐夫告别,就离开医院,打算坐火车回家。

素英却说:“建川,我们好容易来一趟白城子,拍张照片,留个纪念。”

许建川见媳妇的手好了,他也开心,心里也放松,就陪着媳妇找到照相馆。

素英的手在白城子治好的,她对白城子很有感情,想留个纪念,以后翻翻照片,也能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

在照相馆,素英坐在椅子上,许建川站在素英旁边,两人的头都往一起靠。

许建川的一只手还搭在素英的肩膀上,笑容很明媚。素英的笑也很甜蜜。

旁边的花架上摆着一盆牡丹花。那是塑料花,在照片里也很好看。

隔了一周,这照片被邮寄到许建川的单位。照片底下还印上时间:

1972年6月26日,摄于白城子曙光照相馆。

在火车站看到有卖麻花的,这麻花跟安城的麻花有点不一样。

白城子的麻花带芝麻,还大,比安城的麻花香。

许建川买了两根麻花,两人就着候车室的凉水,一人一根麻花当做午饭,就觉得很奢侈。

在家里,他们很少在外面买吃的。除非是家里来客人。

吃完麻花,素英问许建川:“你吃饱了吗?”

许建川笑了:“七分饱吧,可也行,到家再做饭吧。”

素英也笑了:“我也没吃饱,再买两根麻花。”

许建川说:“买一根就够了,你吃吧。”

素英笑:“你呀,太节省,有时候钱该花还得花,买两根吧,咱俩吃一根,另外那根麻花给孩子们拿回去。”

许建川离开家来白城子之前,他把小芳和晨晨送到大哥家里。

一想到大哥和嫂子,许建川豁出来了,多买了几根麻花,回大哥家,给几个孩子开开洋荤。

两人乘坐火车回安城,下了火车,又乘坐公交车,一直到航运楼下车,两人又往胡同里走了一会儿,就到了大哥家。

房间里,小芳和晨晨正跟着堂哥堂姐玩呢,忽然听到素英的声音。

两个孩子惊喜回头,小芳一看到妈妈,一下子跑到妈妈面前,抱住妈妈,像只喜鹊叽叽喳喳地说着,讲着这些天家里的事情,还说到晨晨长疮的事。

晨晨也跑过来,抱住素英的大腿,哇地哭起来。

素英心疼女儿:“晨晨,别哭了,妈妈回来,这次不走了。”

晨晨哭着问:“妈妈你真不走了?”

素英给晨晨擤鼻涕:“真不走了。”

在火车上,许建川已经跟素英说了晨晨长疮的事情,但没说得那么详细。

素英一低头,看到女儿头顶的疮,那素英的心咯噔一下。

还有小芳梳反的辫子。

当时她就一个念头,她必须好好地活着,就为了两个女儿,也要好好地活。

许建川还是顾家的人,冯家大院有爹和妈,这边还有嫂子和大哥,可是,谁也没有妈妈能细心地照料两个孩子呀。

晨晨头顶的疮都已经长在头发里,黄乎乎的,都结痂了。这么下去,还不得往下烂吗?

嫂子看到素英左手的伤处,就叮嘱素英:“啥活儿也别干,家里就是再忙,你也别伸手,不要帮建川干活,你养好了手,以后干活的日子在后面呢。”

素英感激嫂子心疼她。

嫂子又几次三番吩咐许建川:“家里啥活也不许让素英干,你都揽过去。家里不用收拾那么干净,就让素英歇着,什么时候手彻底养好,素英再干活。你要是把素英的手累坏了,我就收拾你!”

许建川听嫂子的,连连点头:“你放心吧嫂子,我不让她干活——”

在嫂子家简单地吃口饭,许建川把麻花给孩子们。

下午回到家,素英就觉得晨晨的疮不对劲,这孩子哪来的这么大的火呢?

许建川想起大华的话:“她大姨说,晨晨想你了,心里有火——”

素英心里酸楚,她住院来来去去有一个月,都没有好好地陪伴女儿,照顾女儿。晨晨太小了,还不懂事,她看不到妈妈,可不上火吗?

下午,素英和许建川就带着两个孩子去医院,给晨晨看病。

医生检查晨晨的疮,很不高兴地呲哒素英两口子:“你们咋才把孩子领来?这都要烂到骨头里,你们可真不拿孩子当回事。”

素英低头说:“我手坏了,去白城子住院挺多天,孩子在家就这样了,以前手心脚心都有疮,现在手脚好一些,就是脑袋顶上很严重——”

医生说:“以前用啥药了?”

许建川不太懂,就说在诊所抓点药。

医生说:“打两针吧,再配合吃药,上药,孩子能好的快点。孩子上火了,这火太大了——”

医生低头问晨晨:“大便咋样?”

晨晨不知道咋回答。许建川连忙低头问晨晨:“你拉屎没有?”

晨晨想了想,摇摇头。

医生问:“昨天呢?拉没拉?”

晨晨又摇摇头。

医生皱着眉头问孩子:“哪天拉的?”

晨晨嘟着嘴,不知道怎么回答。

一旁,小芳忽然说:“我老妹好多天也没拉——”

医生瞪了许建川一眼,呲哒他:“你是孩子的爸爸,吃喝拉撒你还不照顾好吗?这是大事,我给孩子开点去火的药,再给孩子吃点荤腥大的。

“记住啊,孩子大便的时候,抹掉香油,别让孩子撕裂。要是留下病根,以后遇到着急上火的就得犯——

“你们可真是的,啥也不懂,还不早点带孩子来看病!”

给晨晨打针的时候,晨晨一声都没哭。

素英看着孩子头顶那样,心里可难过了,觉得对不住老闺女。

一家四口回家的路上,看到理发店,素英想让晨晨去理发,晨晨却不让理发师动她的头发,一动,她就哭。

素英只好领着孩子回家,路上,她买了推子。

3、

回家之后,素英哄着晨晨,把晨晨头顶的头发都剃掉了。毛巾蘸水擦拭晨晨头顶的污秽。

又用碘酒,帮孩子擦拭伤口。晨晨疼哭了。

小芳把她抽屉里攒的糖塞到晨晨手里,晨晨低头看到手里的糖,不哭了。

素英又小心翼翼地把药膏涂抹在晨晨的头顶上。

这孩子只要给两句好话,咋地都行。那药片那么苦,孩子用嘴含着一口水就咽下去。

小芳吃药,可比晨晨难多了。

当天晚上,晨晨就去大便了。素英拿起香油瓶子,往一个小瓶盖儿上倒了一点,给晨晨抹上。

孩子憋的小脸通红,总算是大便了,但也还是出血了。

素英心疼这个傻闺女。这个孩子,她不像小芳,有话都能说出来。

晨晨有点憨,有点闷,有心事都搁在心里。

经过打针吃药,加上素英每天细心地护理女儿,晨晨头顶上的疮越来越小,渐渐地要痊愈了。

一家人也算放下心。

亲戚们听说素英住院回来,就纷纷来家里看望素英。

爹和妈也来看素英。现在,素英的左手没有缠着药布,都露出来,妈看到素英没了两根手指的手,又哭了。

小芳问过素英:“妈妈,你两根手指哪去了?你手指疼不疼?”

晨晨不会问,就是把脸贴在素英的身上。不愿意离开妈妈。她不敢看妈妈手上的左手。

素英还不能上班,要在家养一段日子。

她的左手第一次干活,是给晨晨粘凉鞋。

一样的凉鞋,小芳的凉鞋就能多穿一阵子。晨晨的凉鞋不是今天鞋带断了,就是明天鞋帮断了。

烧大锅做饭的时候,素英把炉钩子烧红,把两个鞋带放到一起,在炉钩子上烫热,再立刻把两个鞋带黏到一起。

可是,试了两次,素英的左手都不敢使劲。

但孩子的凉鞋必须粘上,不能什么都等许建川回来做呀。

豁出去了,她左手三根手指并在一起,捏住一边的鞋带,右手攥着炉钩子,把火红的炉钩子的尖,烫在左手捏着的鞋带上,只听刺啦一声,冒出一股青烟。

素英连忙扔掉炉钩子,右手用力地捏住刚才粘到一起的鞋带上。

然后,素英松开手,别说,鞋带粘上了。她左手有点不舒服,可活动活动,慢慢地恢复过来。

素英看着给晨晨粘的鞋,她彻底恢复了生活的勇气。她心里想,我就算是八根手指,也要把家过得像样。

素英问两个孩子:“多久没吃饺子了?”

晨晨忘了,小芳说:“大姨送来一回。”

素英说:“妈去买肉,你在家看着妹妹,妈妈回来咱们包饺子。”

素英也不知道,自己的手能不能捏饺子。但不试试,怎么才能知道呢?

素英去买肉,却忽然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她手里的肉差点掉在地上……

——未完待续

伏笔:

谢谢阅读。感谢评论,点赞,转发。

本故事纯属虚构。

来源:素老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