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区出没、市区现身伤人、甚至还闯入温泉拖走工作人员活活吃掉...相关报道每天都在刷屏,偏远地区的居民人心惶惶。
日本今年的熊害,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景区出没、市区现身伤人、甚至还闯入温泉拖走工作人员活活吃掉...相关报道每天都在刷屏,偏远地区的居民人心惶惶。
如果说前几年熊出没还只是个例,今年的熊害,已经到了不进行大规模扑杀无法平息的地步。
尝到人肉滋味的熊会变得更加凶残,熊的目击情报,也几乎已经蔓延到全日本...
(红色:有熊目击情报的区域,黑色:伤人事件出现的区域)
日媒报道,有“吃人习惯”的熊数量正在增加,今年的事件数据尤其异常。
市区内熊伤人事件接连发生。截至今年9月底,已有108人受到伤害,死亡人数达9人,创历史新高。
过去,人们会觉得,熊只会出现在被森林环绕的城镇和村庄。
但今年,情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如今熊甚至会出没在市区中心。
就在这周,日媒还报道了熊连续三天在京都岚山被目击到的消息。
岚山是游客最喜欢的目的地之一,如今又赶上红叶季,对游客来说这事儿是不小的冲击。
(京都周边过去10年和今年的目击事件数量对比)
在全国首个通过“紧急猎捕计划”进行驱熊的宫城县仙台市,市中心的地铁站前,都有人目击到了熊的踪影。
而在山形县,有熊闯入养殖户的鸡圈,把小鸡吃了个光。
熊还闯入了山行市内的高中,在室内练习场攀爬玩耍。虽然当地立刻派出搜寻队捕捉,但最终熊还是逃离,不知所踪。
在秋田县,熊盯上了82岁的女性,瞄准脸部当街袭击。
虽然她最终逃脱,脸部也只是轻伤,但在市区被袭击已经成为心理阴影...
有报道分析,熊袭击事件中有9成会造成脸部损伤,稍微严重一点的事件中,被袭击者会被熊毁容。
同样是秋田县,男子看到60多岁的父亲和一对70多岁的夫妻被熊袭击后前往救援,最终被熊杀死,其余三人也受了重伤。
最恐怖的是岩手县16号的温泉袭击事件,60岁的工作人员胜巳在清理露天温泉时失踪,尸体最终在山林里被发现。
事故现场有血痕和动物的体毛,经过分析还原现场,男子是在打扫温泉时遭到闯入其中的熊袭击,熊最终叼着无法反抗的男子,一路从温泉拖到了林子里。
受熊出没事件影响,东北地区的不少商家已经张贴相关警告,旅游业也因此遭受重创。
不光影响人身安全,熊还会冲上铁路和列车相撞,导致交通大规模晚点。
至于熊频繁出没的原因,从日本社会的整体情况看,少子化高龄化越来越严重,人口开始向都市集中,人类的活动痕迹慢慢从山林地区退了出去。
没有人的村落会放弃耕地,回归森林。随着人类的撤退,日本国内野生动物的分布区域,整体都在扩大。
但为什么今年会这么夸张,日本国内认为,是气候变化导致了熊冬眠周期紊乱,以及异常气候使熊在山间的食物减产。
因为没有食物,熊会从山里跑出来觅食,于是越来越多地被人类看到。
日本专家称,熊的危险性不止于此。熊是一种学习能力高,会根据之前学到的经验来改变行动的动物。
以北海道福岛町的事件为例,袭击配送员的棕熊疑似在4年前也袭击过人类,可能是在那个时候学到了——袭击人类,就能吃到肉。
配送员被棕熊拖进草丛里,这是棕熊捕获猎物时特有的行为,熊已经把人类当做是猎物来看待。
这样的个体对人类来说非常危险,只能立刻采取行动。
专家解释,把人类当做猎物的熊已经是特例中的特例,一般情况不会这么极端。
但毕竟熊的数量摆在那儿,光是北海道地区,目前就约有11600头棕熊栖息,很难说哪只熊突然就会变成“特例”...
这股恐慌也传到了国内。日本是国人出境游最热门的地区之一,秋冬计划去北海道的人不在少数。
但...如今北海道成为熊害最高发的区域,熊出没对游客来说是实打实的威胁。
社交媒体上随处可见类似的帖子,很多人都担心,现在去日本玩会不会很不安全。
虽然从整体数据上看,遇到熊算是小概率事件,但安全的事儿可不能放手去赌...
如果一定要去,目前来看,只有九州地区没有任何目击到熊下山的消息。
网友调侃,毕竟一山不容二熊,九州有了熊本熊,已经能镇住场子了。
玩笑归玩笑,最后还是想提醒去日本玩的朋友们,一定一定不要往人少的地方(特别是山里)走。
以及,在日本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之前,旅行计划(尤其是去北海道和东北地区的计划)能延迟的话,还是往后放一放吧...
来源:全球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