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29号到30号,特朗普对韩国进行了两天的国事访问,这趟行程没白跑,两国直接敲定了数十亿美元的新增交易。
2025年10月29号到30号,特朗普对韩国进行了两天的国事访问,这趟行程没白跑,两国直接敲定了数十亿美元的新增交易。
白宫后来发了情况说明书,还特别强调,这次访问既巩固了美韩的同盟关系,又帮美国经济捞了实惠,给美国民众带来了实际好处。
其实有些交易也不是临时谈的,今年8月特朗普在白宫跟韩国总统李在明第一次见面后,韩国企业就已经宣布过一些合作项目了。
不过这次借着访问的机会,这些合作算是正式落地,规格也更高了。
咱们先从航空领域说起,这可是这次合作的重头戏之一。
大韩航空直接砸了362亿美元,要买103架全新的波音飞机。
这单子可不小,对波音来说绝对是个强心剂。
毕竟之前波音的737MAX出过问题,全球市场份额受了影响,这次能拿到韩国这么大的订单,多少能帮它稳住阵脚。
本来想觉得这订单就是单纯的买卖,但后来发现,这里面还牵扯着两国航空产业的互相搭台韩国需要更新机队,美国需要提振航空制造,算是各取所需。
除了民航,军用航空也有动作。
韩国空军选了美国的L3哈里斯技术公司,花23亿美元开发新型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
这东西可不是小物件,能直接提升韩国空军的空中预警和指挥能力。
从这就能看出来,美韩的合作不只是经济层面,军事领域的绑定也在加深。
聊完航空这块的大单子,咱们再看看稀土和制造业,这领域的合作才更有意思。
美国的ReElementTechnologies公司和韩国浦项制铁国际,要在美国建一个产业综合体,从稀土分离、精炼到磁铁生产,全链条都覆盖了,尤其盯着高价值的移动磁铁。
美国之前在稀土这块一直挺依赖外部供应,现在跟韩国联手搞全产业链,明显是想把关键矿产的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这项目要是成了,美国在稀土利用上的自主性能提高不少,不用再处处看人脸色。
能源领域的合作也没落下。
韩国天然气公司已经跟美方签了协议,以后每年从美国买大概330万吨液化天然气。
这协议一签,对韩国来说,能源进口渠道更宽了,不用只盯着少数几个供应国;对美国来说,液化天然气有了稳定的出口市场,算是双赢。
如此看来,能源合作已经成了美韩经济绑定的重要一环,毕竟能源安全对谁都是大事。
航空、稀土、能源都谈完了,接下来这俩领域电网和造船,韩企可是下了血本。
韩国LS集团承诺,到2030年要在美国电网基础设施上投30亿美元,像海底电缆、电力设备这些关键物件都要覆盖。
而且它旗下的LSGreenlink,已经在美國弗吉尼亚州建制造工厂了,这工厂造价6.81亿美元,投产后就能给美国电网建设提供硬件支持。
美国的电网其实挺老的了,很多设备都到了该更新的时候,LS集团这时候投钱,算是踩准了点。
不过电网建设周期长,韩企愿意砸这么多钱,肯定也是看好美国市场的长期收益,毕竟基础设施这块需求一直都在。
造船产业的合作更热闹。
韩国现代集团跟美国CerberusCapitalManagement计划一起投50亿美元,主要是帮美国造船厂搞现代化升级,还得引入自主导航、数字化这些新技术,提升美国造船业的竞争力。
另外,韩华海洋也宣布了一个50亿美元的计划,要强化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造船厂的人力建设,还得把产能提升十倍以上。
本来觉得韩企这么砸钱,美国造船业能直接起飞,但后来发现,这里面有个绕不开的问题美国造船业的劳动力成本太高了,差不多是韩国的三倍,而且技术工人还不够。
就算厂子升级了,没人干活也不行,所以这钱砸下去能不能达到预期,还得看后续怎么解决人力问题。
除了民用造船,军用船舶的合作也没闲着。
韩国三星重工跟美国VigorMarineGroup要合作,海军舰艇的维护、修理、大修,还有造船厂自动化改造,都在合作范围内,甚至还要一起造悬挂美国国旗的船。
不过有个规矩得提一下,美国《国防授权法》规定军舰必须在本土建造,所以韩企主要还是做技术支持和供应链的活儿,想直接造军舰可不行。
聊了这么多具体的合作项目,咱们得往深了挖挖,这韩美合作背后到底有啥门道。
从地缘政治来看,两国这么紧密合作,明显有制衡其他国家的意思,尤其是在半导体、新能源这些关键领域。
对美国来说,韩企来投资,能缓解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压力,还能巩固自己在印太地区的盟友体系;对韩国来说,能靠美国拿到更多市场准入,还能在技术合作上沾光,算是互相利用。
技术转移这块也挺有意思。
韩国拿出造船自动化技术、稀土加工工艺,换的是美国市场的准入资格和更多技术合作机会;美国则用《芯片与科学法案》这类政策,吸引韩国把高端制造环节搬到美国本土。
这就是一场技术和市场的交换,谁也不亏,但最终能拿到多少核心技术,韩国还得再努努力。
这波合作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也不小。
稀土方面,之前全球的稀土精炼主要靠一个国家,现在韩美联手搞产业链,以后这个格局可能会变,美国对外部稀土的依赖会减少;LNG贸易也一样,美国本来就是LNG出口大国,现在有了韩国这个稳定买家,说不定以后能超过澳大利亚,成为最大的出口国。
最后咱们聊聊未来。
短期来看,2025到2030年,合作会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这些领域,能帮美国制造业回流撑撑场面;中期到2035年,技术研发合作会更深,说不定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这些前沿领域能形成联盟。
但长期来看,问题也不少,比如两国在贸易逆差、技术主导权这些事儿上一直有分歧,要是解决不好,肯定会影响合作的深度。
这次特朗普访韩达成的合作,覆盖的领域广、金额大,对两国和全球产业链都有影响。
但合作归合作,后续能不能顺利推进,能不能真的实现双赢,还得看双方怎么磨合,怎么解决遇到的问题。
来源:木鱼脑袋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