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老陷阱”不能只靠老人“填坑”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1-01 04:50 1

摘要:10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重阳节消费提示:老年人消费要注意规避“五个陷阱”,分别是保健食品选购需理性,金融理财投资要谨慎,养老项目服务细甄别,旅游服务参团防套路,电信网络诈骗严防范。

转自:团结报

□ 郭宝哲

10月2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重阳节消费提示:老年人消费要注意规避“五个陷阱”,分别是保健食品选购需理性,金融理财投资要谨慎,养老项目服务细甄别,旅游服务参团防套路,电信网络诈骗严防范。

从陷阱的设计逻辑来看,“五个陷阱”精准击中了老年人的核心需求与认知短板。这些陷阱的受害者,并非单纯因“贪心”或“糊涂”,更多是源于生理衰老带来的判断力下降、数字时代的信息鸿沟,以及情感陪伴缺失导致的易轻信他人。仅要求老人“理性”“谨慎”,忽视其客观弱势,显然不够公平,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社会层面的协同发力,是阻断陷阱传播的关键环节。社区、公益组织可发挥贴近老人的优势,定期开展防骗讲座、健康科普活动,用老人易懂的语言和案例,拆解陷阱套路;媒体则应持续曝光典型案例,既警示老人,也震慑不法分子。

政府部门的监管与执法“重拳”,更是“填埋”陷阱的核心力量。一方面,要加强源头治理,加大查处力度,提高犯罪分子违法成本,让不法分子不敢骗、不能骗;另一方面,需完善制度保障,比如规范养老机构预付费管理,建立资金监管账户,防止机构卷款跑路;优化老年人权益保护机制,简化维权流程,让老人在被骗后能及时追回损失。此外,针对老年人的数字困境,可推动“适老化”改造,比如在电信诈骗预警、理财风险提示等方面,增加线下提醒、人工客服等渠道,不让老人因“不会用手机”而暴露在风险中。

老年人的五个“消费陷阱”,不能只靠老人“避坑”,更需多方合力“填埋”,用关爱填补情感空缺,用诚信规范市场秩序,用监管筑牢安全防线。唯有如此,才能让老年人在消费时少一份担忧,多一份安心。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