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字世界需要强力去“污”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1-01 04:41 2

摘要:近日,有网友反映,在打开一款儿童品牌旗下有关儿歌的App时,开屏会跳转到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引发家长担忧。孩子因难以识别广告跳转选项,容易误触进入不良页面甚至自动下载无关软件,可能受到不良引导。该品牌客服表示,问题广告是第三

转自:团结报

□何勇海

近日,有网友反映,在打开一款儿童品牌旗下有关儿歌的App时,开屏会跳转到含有成人内容、低俗擦边直播等不适合儿童观看的第三方广告,引发家长担忧。孩子因难以识别广告跳转选项,容易误触进入不良页面甚至自动下载无关软件,可能受到不良引导。该品牌客服表示,问题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投放的广告,平台的审核监督难免存在疏漏,将排查处理。

儿歌是滋养童年的精神食粮,儿歌App用优秀儿歌滋养美好童年,值得点赞。岂料此款儿歌App竟推送“儿童不宜”的低俗广告,如此“藏污纳垢”严重辜负家长和孩子信任。作为一家儿童教育游戏开发商,审核第三方平台投放的广告竟如此草率,很难说是因为工作疏漏还是不想放过任何收益。

儿歌App推送低俗广告,是对儿童身心的莫大毒害。儿童的心灵犹如初绽的花蕾,还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是非判断标准。儿童好奇心强、自制力差,难以有效抵挡网络低俗之风的侵蚀。而且,面对“污垢”信息的侵袭,儿童往往不会与父母、老师沟通,不容易得到正确引导,从而成为“最无力发声”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教育游戏产品更应给初绽的花蕾以阳光雨露,而非尘埃雾霾。

近年来,有的学习类App被指夹杂着不少“小黄文”,有的还被贴上“优秀作文”标签;有学生使用某款背单词软件才一个多月,就“撞”上两次黄图、一次荤段子;某品牌家教机里的第三方App软件竟含有相对暴露的图片,甚至还有低俗漫画……这些个案,折射出数字时代儿童保护面临的新课题:我们该如何保障儿童的数字空间纯净清朗?

对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的在线教育网络产品和服务,不得插入网络游戏链接,不得推送广告等与教学无关的信息。《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专门供未成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应当具有有效识别违法信息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益、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便于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功能。《广告法》明确规定,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应当建立健全广告审核制度,核对广告内容,对内容不符或证明文件不全的广告,不得提供设计、制作、代理服务,不得发布。

教育之本,立德树人。教育类应用理应履行相关法律责任。无论是内容发布,还是广告征集、投放,都理当上心再上心、尽责再尽责,以更高的内容标准和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增加人力、资金、技术投入内容生产,力保内容和广告干净清澈,这是教育类应用需承担的社会责任。

教育类应用中一再出现低俗内容,监管部门要有所作为,以更有力度、更加常态的巡查和执法,确保面市的各种教育类App纯净清朗,并建立更明确、更细致的内容发布、广告投放规范,提高低俗乃至涉黄者的违法违规成本,及时处罚相关平台与第三方。监管、处罚有力度,才谈得上为儿童的数字世界“去污除垢”。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