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固态电池板块“杀疯了”,存储半导体也传来“可上车”的声音。这两个板块是真机会还是昙花一现?今天咱们用最新数据和硬核逻辑,把背后的投资逻辑聊透。
近期固态电池板块“杀疯了”,存储半导体也传来“可上车”的声音。这两个板块是真机会还是昙花一现?今天咱们用最新数据和硬核逻辑,把背后的投资逻辑聊透。
固态电池突然爆发,绝非空穴来风:
• 技术突破加速: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超500Wh/kg,卫蓝新能源的固态电池已在电动飞机上测试;对比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250-300Wh/kg),固态电池在续航、安全上优势明显,新能源车“续航焦虑”有望被彻底解决。
• 企业布局密集:丰田计划2027年量产固态电池车型,宝马与卫蓝新能源合作开发;国内宁德时代、比亚迪的固态电池产线已进入试产阶段,2025年固态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00亿元,年增速超100%。
• 资金疯狂追捧:11月以来北向资金对固态电池概念股(如容百科技、当升科技)持股比例提升超3%,累计净买入超15亿元;公募基金三季度对固态电池板块持仓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资金提前卡位技术红利。
布局固态电池,得认清这几类标的:
• 材料端龙头:
◦ 容百科技(高镍正极材料市占率第一,适配固态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三季度营收增长35%);
◦ 当升科技(固态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先,绑定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
• 设备端新秀:
◦ 先导智能(固态电池产线设备供应商,订单同比增长50%);
◦ 赢合科技(固态电池辊压、封装设备技术突破,进入卫蓝新能源供应链)。
• 风险提示:多数企业仍处于“试产”阶段,量产时间可能延迟(如原计划2026年量产,实际可能到2027年);技术路线竞争激烈(硫化物、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谁主沉浮还不确定)。
存储半导体的“上车机会”源于供需缺口:
• 供需缺口明确:2026年全球NAND Flash供需缺口20%,2027年扩大至37%;DRAM(内存)因AI服务器需求暴增,2025年供需缺口也达15%,存储芯片价格上行周期明确。
• 国产替代提速:长江存储的NAND Flash市占率从2020年1%升至2025年15%,128层3D NAND量产良率超90%;国内服务器、手机厂商采购国产存储芯片比例提升至30%,替代空间巨大。
• 资金提前布局:北向资金11月对长江存储概念股(如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增持超2.5%,累计净买入超10亿元;社保基金三季度加仓兆易创新1.2个百分点,机构押注周期反转。
布局存储半导体,核心标的很清晰:
• 存储芯片龙头:
◦ 兆易创新(NOR Flash市占率全球前三,车规级存储芯片放量,三季度净利润增长28%);
◦ 北京君正(存储主控芯片国产替代,AIoT领域市占率超20%)。
• 设备材料供应商:
◦ 北方华创(存储芯片刻蚀机供应商,长江存储采购占比超40%);
◦ 江化微(存储芯片清洗用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率超30%)。
• 风险提示:存储芯片周期波动大,若全球经济衰退超预期,消费电子需求下滑可能拖累价格;技术迭代风险(如ReRAM等新型存储技术突破)。
固态电池的爆发是技术和资金共振的结果,但量产节奏仍需观察;存储半导体的周期反转是供需缺口驱动,国产替代逻辑强硬。
普通投资者布局,别盲目追“题材小票”,优先选有技术、有订单、有资金认可的真龙头(如容百科技、兆易创新)。固态电池看量产进度,存储半导体盯供需数据,这样才能在板块机会中真正赚到钱。
来源:是布丁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