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行美元主权债券,简直太魔幻了,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估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31 23:56 1

摘要:35个基点,比美债还便宜,中国财政部却一口气把40亿美元塞进香港,图啥?

35个基点,比美债还便宜,中国财政部却一口气把40亿美元塞进香港,图啥?

11月1号,香港金管局柜台刚亮灯,3年、5年、10年三档券就被中东土豪围得水泄不通。

阿布扎比一家就啃走28%,账簿上的名字一串英文,比广州早茶排队号还长。

最离谱的是,票面利率2.95%,比同期美债低整整0.35%,等于把“信用”两个字按在地上摩擦,还顺手打了个折。

我蹲在交易厅后排,听见电话那头的基金经理吼:“抢不到,根本抢不到!

”那语气像双十一没抢到茅台。

可这不是茅台,是主权债,美元计价、中国主权、香港挂牌,还自带20%绿色标签——全球头一回。

ESG?

以前都是欧美拿着尺子给别人量,现在尺子在中国手里,量给世界看。

有人算过账:同样三年期,墨西哥要付4.6%,印尼4.3%,中国2.95%,中间那150个基点就是白送的利差。

于是彭博终端上蹦出一句鲜红提示:EM sovereign curve repricing in progress。

翻译成人话——“新兴市场利率坐标,被中国一把拽下来”。

更狠的是,这边发债,那边央行悄悄增持29亿美债,香港外汇基金美元资产一个月飙120亿。

左手借,右手买,美元循环自己造了个小漩涡,把“缺流动性”四个字硬生生吞回去。

美债市场交易量掉四成?

没关系,中国自己开闸放美元,顺带把中东的石油美元拉回亚洲。

以前石油美元回美国买军火,现在掉头买中国债,路径一变,利息还高一截,谁跟钱过不去。

沙特人动作最快,发债第二天就宣布:人民币债券也可以进外储篮子。

一句话,把人民币资产和美元资产放进同一个抽屉。

抽屉在香港,钥匙在中国。

离岸人民币HIBOR立马掉25点,钱多得像退潮后的鱼,扑通扑通往池子里跳。

摩根大通悄悄把评估报告改了一个词:from “watch” to “potential inclusion”。

别小看这俩单词,指数公司一松口,全球被动基金就得跟着调仓,几百亿子弹已经上膛。

隔壁韩国、泰国、马来西亚财政部全在翻日历:谁先抢下一班车,谁就能把自家利差也压一波。

亚洲美元债暗藏的窗口,被中国一脚踹开。

交易结束那晚,我在电梯里碰见一位西装皱巴巴的中东助理,他抱着电脑包,嘴里念念有词:“35个基点,等于白送一台劳斯莱斯。

”我纠正他:“不,是每年一台,连送十年。

”电梯门合拢那瞬间,我突然明白——所谓定价权,其实就是把别人口袋里的钱,心甘情愿装进自己口袋,还让对方觉得占了便宜。

便宜没占多久。

接下来一周,中国主权CDS报价被交易员主动下调10到15点,保险变便宜,说明违约?

不存在的。

信用越稳,利差越薄,循环就此闭环。

以前美元体系用美军做背书,现在中国用订单、绿债、利差、流动性,拼出一套更安静却更粘人的系统。

没人喊脱钩,钩子却自己换了个孔。

故事说到这儿,只剩一句:当借钱比存钱还便宜,世界就会重新排队。

中国把柜台摆在香港,队伍已经绕地球半圈。

来源:顽强风声Dy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