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说1994年吧,那会儿,有四个字,像晴天霹雳一样,从北京传到了南海上,砸在了一艘叫“实验二号”的科考船上。
听好了,有些事儿,你得把时间线拉长了看,才能咂摸出里头的真味儿。
就说1994年吧,那会儿,有四个字,像晴天霹雳一样,从北京传到了南海上,砸在了一艘叫“实验二号”的科考船上。
“原路返回。”
就这四个字,让整条船上百十号人,三天三夜憋着的那股劲儿,一下子全泄了。
当时,他们正在咱们自家的万安滩上,准备给国家找油找气。
这地方,说白了,就是咱们南海最南边的一个大门坎儿。
船员们心里头都憋着一股火,想着只要在这儿打下一口井,就等于是在自家院墙上,再加了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锁。
可这活儿,干得不顺。
越南人先是派了几条破渔船,跟苍蝇似的绕着你嗡嗡。
紧接着,正主儿就来了——五艘军舰,黑洞洞的炮口都亮出来了,摆开一个铁桶阵,就把手无寸铁的“实验二号”给围在了当中。
越南船上的高音喇叭跟破锣一样,翻来覆去就一句话:“这是我们的海域,马上滚蛋!”
船上的人,哪个不是一肚子火?
在自己家地盘上被人指着鼻子骂,换谁谁受得了?
船长通过那台金贵的卫星电话,把情况捅到了北京。
所有人都在甲板上、船舱里,眼巴巴地等着,盼着能来一个“给我打”的命令。
他们就这么在太阳底下暴晒,在海风里煎熬,跟越南人的军舰脸对脸、眼对眼地耗了整整72个小时。
最后,等来的就是那四个字。
“实验二号”的船头,在全世界媒体的镜头前,慢吞吞地调了个个儿。
船员们站在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远的万安滩,很多人眼圈都红了。
那背影,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国外的报纸、电台,逮着这个事儿可劲儿地嘲笑,说中国就是个“纸老虎”,一吓唬就往后缩。
这事儿,成了那个年代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
但他们不知道,这盘棋,根本就不是一天两天能下完的。
那个看似窝囊的撤退,其实是给一个长达25年的大计划,按下了启动键。
要弄明白为啥非得下这么一道命令,你就得回到九十年代的中国,去闻闻那会儿空气里的味儿。
那时候,整个国家从上到下,脑子里就一件事儿:搞经济,挣钱,过好日子。
小平同志给大伙儿定了调子,叫“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说白了,就是先别跟人吵吵嚷嚷,关起门来,把自己家里的事儿办好,把身体练壮实了再说。
那会儿的中国,就像一个刚从大病里恢复过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安稳。
为了这个,很多事情都得让路。
军队的日子也不好过,军费紧张,海军更是被大家伙儿开玩笑叫“黄水海军”,意思就是只能在近海那片黄泥汤里转悠转悠。
我们的军舰,老的掉牙,别说去南海最南端的万安滩跟人干仗了,就是开到那儿,油够不够回来都得算计半天。
再看越南那边,他们刚跟苏联和美国周旋完,手里头攒了不少好家伙,有苏制的导弹艇,还有当年美军留下来的舰船。
真要在那个离我们基地十万八千里的地方动手,后勤补给跟不上,我们手里那几条船,还真不一定能占到便宜。
打输了,丢人现眼;打赢了,也是个大麻烦。
更深一层的水,在外头。
当时“实验二号”上,不光有咱们中国人,还有几个提供技术支持的美国工程师。
越南人闹这么一出,其实是演戏给美国人看,意思是“大哥你看,我能帮你找中国的麻烦”。
我们要是真开火了,那正好就中了圈套。
美国就能名正言顺地跑出来当“和事佬”,把手伸进南海,到时候这片海就真成了国际大市场,谁都能来插一脚,那局面就彻底乱了。
所以,北京那帮做决策的人,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是争一时的面子,把整个国家的发展节奏都打乱,引狼入室去打一场没把握的仗?
还是咬着牙,把这口恶气咽下去,用暂时的退让,去换未来几十年的发展机遇?
他们选了后者。
那四个字的命令,不是软,是忍。
是看透了对方挖的坑,硬生生把脚收了回来。
这叫“有所不为”,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有所为”。
中国把这口气压在了心底,转身把全部力气,都用在了闷头快跑上。
从“实验二号”掉头回家的那天起,之后的二十多年,地球转得飞快。
越南人呢,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胆子越来越肥。
他们真把南海当成了自家的后院油田,拉着西班牙的雷普索尔公司(Repsol)、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在咱们划的九段线里头,密密麻麻打了上百口油井,跟抽血一样,疯狂地往外偷油。
他们沉醉在捞快钱的喜悦里,觉得只要抱紧西方国家的大腿,就能高枕无忧。
可就在他们忙着数钱的时候,他们背后的那个邻居,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二十多年,中国的GDP从世界排名老七,一路冲到了第二。
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高铁网。
一个能生产全世界所有东西的工业体系,就这么建起来了。
这二十多年,是解放军装备“换鸟枪”的二十多年。
海军再也不是那个只能在近海打转的“黄水海军”了。
我们买来了乌克兰的空壳航母“瓦良格”号,在大连的船厂里,靠着自己的工程师和工人,硬是把它改造成了我们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然后,国产航母、万吨大驱、核潜艇,跟下饺子一样开始往海里下。
一支全新的力量——中国海警,也冒了出来。
他们开的船,块头大得吓人,吨位比很多小国家的海军主战军舰都大。
这二十多年,也是中国科技憋大招的二十多年。
我们有了自己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再也不用担心打仗的时候,人家把GPS给你关了,让你变成睁眼瞎。
我们有了自己的“蛟龙号”,能潜到海底七千米,找油找矿再也不用求着外国人给技术。
时间是个最公平的东西。
当越南还在为眼前偷来的那点油沾沾自喜时,中国已经把当年那把生锈的刀,磨成了一把削铁如泥的宝剑。
力量的天平,在看不见的地方,早就发生了倾斜。
2019年,还是在万安滩。
历史好像特别喜欢开玩笑,相似的剧本又上演了。
这一回,我们的勘探船叫“海洋地质八号”,光明正大地来执行勘探任务。
越南人老毛病又犯了,派了一堆船过来,想再玩一次25年前的把戏。
可惜,时代变了。
他们看到的,不再是25年前那艘孤零零的“实验二号”。
在“海洋地质八号”旁边,稳稳地停着一艘庞然大物——“海警3901”船。
这是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两千吨的巨舰,往那一站,就像一座漂在海上的小山。
越南那些几百吨、上千吨的船在它面前,小得跟澡盆里的玩具一样。
中国海警船的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响亮又清晰,再也不是当年的沉默:“这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你方船只已经侵犯我国主权,请立即离开!”
越南船只围着这头海上巨兽转了几圈,想骚扰,够不着;想对峙,气势上被压得死死的。
最后,只能悻悻地开走了。
更狠的还在后头。
因为中国的强力介入和有效管控,越南跟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签订的那个非法采油合同,黄了。
项目进行不下去,按照合同,越南得赔给人家一大笔钱。
最后,越南政府咬着牙,掏了将近10亿美元的违约金。
25年前,他们用几艘破军舰吓唬我们,让我们憋屈地走了。
25年后,我们用实力告诉他们,规矩变了。
他们不仅没捞到好处,还自己赔了个底儿掉。
从1994年的“实验二号”,到2019年的“海警3901”,万安滩这片海,看尽了一切。
那道“原路返回”的指令,在当时看,是耻辱。
但今天再回头看,那恰恰是一切胜利的起点。
有时候,低头不是为了认输,而是为了看清楚脚下的路,然后积攒力气,下一次把头抬得更高。
参考文献:
Taylor, M. F. (2019). The Politics of Contested Waters: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 (关于南海争端地缘政治的宏观分析)
Storey, I. (2019, July 23). A Prolonged Standoff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 (关于2019年万安滩对峙事件的详细报告)
Hayton, B. (2014).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 Yale University Press. (提供了1990年代南海局势的历史背景)
CCTV. (2019). "海洋地质八号"科考活动及中方回应. [新闻报道] (中国官方媒体对2019年事件的报道和立场声明)
本文仅供休闲娱乐,不涉及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来源:小雪陪你聊历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