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四五”以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国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忠诚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发扬斗争精神,改革创新、攻
海关总署署长 孙梅君:
“十四五”以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国海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红其拉甫海关全体关员的重要回信,忠诚履行守国门、促发展职责使命,发扬斗争精神,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着力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10月17日,北京海关所属中关村海关关员梁浩泉正在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内调试电子围网机器狗“移动哨兵”
北京海关所属中关村海关物流监控科关员梁浩泉:
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是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综合保税区,也是全国首个取消物理围网、探索以嵌入式联网监管为核心、非必要不阻断模式的综合保税区,于“十四五”期间通过正式验收。作为一名一线关员,我亲历了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从获批到正式通过验收的全过程。我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着智慧海关建设在综合保税区场景的应用发展,包括但不限于从实体卡口到智能通道、从账册到ERP嵌入式联网监管。
天津海关
霍艺丹(右)与同事在旅检现场集中判图中心对进境航班进行监管
天津海关所属滨海机场海关旅检一科关员霍艺丹:
5年前,海关旅检监管主要依赖关员们现场研判风险和人工审图,旅客在通关过程中办理不同口岸部门的手续时,还需要多次搬运行李进行重复检查。现在,“智慧旅检”监管体系日趋成熟,通过智能化通道、大数据分析、先期机检、集中审像等技术手段,我们以“无处不在,无事不扰”的精准监管,切实提升了守法旅客“无感通关”体验,也实现了对高风险行李物品的有效拦截。进境“双预检”和出境“一次过检”让一架200人的航班通关速度从过去的1小时缩短为20分钟,通关更加“丝滑”。
石家庄海关
10月15日,石家庄海关所属曹妃甸海关关员耿乙迪(左)与同事利用无人机对进境船舶“高尔山”轮开展水尺计重
石家庄海关所属曹妃甸海关口岸鉴定二科关员耿乙迪:
曹妃甸港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能源运输枢纽,外贸货物吞吐量从2021的15457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22568万吨,年均增长率超10%,2025年前三季度外贸货物吞吐量16572万吨,超2021年全年。作为曹妃甸海关口岸鉴定一线的关员,在“十四五”期间,我亲身经历了进出境船舶水尺计重的重大变革。从前,我们需乘坐观测艇在海面上颠簸,攀爬软梯贴近船舷进行观测。受风浪干扰,完成一次观测往往需要1小时。如今,我们只需操控无人机,20分钟就能完成船舶六面吃水的测量工作。高清摄像有效减少了视角偏差,图像能实时回传,视频也可追溯,测量结果同步交由船方确认。这种“无接触”模式,既保障人员安全,又凭借精准的数据帮助企业解决贸易争议。亲身见证科技赋能口岸效率,我深感自豪。
呼和浩特海关
武宁在满都拉口岸旅检现场查看行李物品机检图像
呼和浩特海关所属包头海关监管二科关员武宁:
包头,一座中国重要的基础工业城市,作为一线监管关员的我,有幸见证辖区进出口商品从煤炭为主拓展到萤石、二手车等品类,2023年满都拉口岸智慧场站实现管理自动化;2024年底监管场所增至7家,2025年“五进五出”货运通道正式投入使用,口岸功能再次升级。能够亲历口岸成长为向北开放的重要枢纽,我满心自豪。为实现高效通关,包头海关打造进口铜精矿“口岸+目的地”联合监管新范式,解锁“区外保税维修”等监管新场景,搭建多功能五位一体的“智慧监管作业平台”,打出煤炭采信、证书“云签发”等政策组合拳,不断催生外贸发展新亮点。
满洲里海关
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关员王是丛、李英朗对进境货运车辆开展监管
满洲里海关所属满洲里十八里海关物流监控科关员王是丛:
我所在的满洲里公路口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智慧,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商旅与货物。今年1—9月,我们累计监管保障17.98万辆次进出境货运车辆顺畅通关,同比增长11.4%,实现同期数据连续5年增长,交出了一份“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五年来,我亲历了海关监管模式的变革,通过推动满洲里公路口岸智能卡口改造升级,实现口岸物流全流程自动化验放,进出境货车数量较改造前环比增长10%。
大连海关
10月16日,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关员李福念(左)和同事在期货保税原油储罐开展检验监管工作
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查检三科副科长李福念:
大连原油保税库是上海期货交易所指定的全国首批原油期货交割仓库,也是全国第二大、东北地区唯一的交割仓库。我亲历了大连原油保税库助力多元新业态的发展——2024年大连关区实现了东北地区期货保税交割原油转口业务“零的突破”,标志着期货原油交割业务正式打通国际市场,实现双轮驱动的转型升级。为助力期货保税交割原油转口新业态发展,我们创新检验监管新模式,持续优化监管流程,不断提高通关效率,有力地将转口通关时间压缩在1个工作日内。截至2025年9月份,累计完成期货保税交割原油转口174万吨,货值79亿元,有力推动了大连原油储备基地建设。
沈阳海关
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旅检三科李尧为进出境旅客介绍通关智能服务
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旅检三科李尧:
五年前,我还是手足无措的旅检“小白”,现在已经可以从容应对各类突发状况,我所在的旅检现场也经历了诸多“智能”变身。“十四五”期间,我们开发了汇集通关政策和常见问题的“旅检国门卫士”智能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解决旅客问题;“一码验核”实现了离境退税“即买即退”;还有旅检翻译智能体让外籍旅客沟通更方便。这些智慧化举措极大提升了通关效率,旅客通关感受更好了,出行也更加安心。
哈尔滨海关
10月17日,哈尔滨海关所属密山海关查验科关员王艺潼(左)和同事在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查验货物
哈尔滨海关所属密山海关查验科关员王艺潼:
我是密山海关派驻跨境电商运营中心的一线关员,这几年黑龙江省跨境电商贸易快速发展,2021年我们监管辖区149万票电商包裹,贸易值1056.99万美元,2024年增长至556万票,贸易值1.56亿美元,今年前三季度已累计3998万票,贸易值8.31亿美元,占全省跨境电商贸易值近一半,始终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际工作中,我们指导企业规范申报,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单证快速审结、即查即放,在“管得住”的前提下确保“通得快”。
上海海关
10月20日,上海海关所属崇明海关船舶监管科关员韩晗(左)和同事对出口新造船舶开展登临检查
上海海关所属崇明海关船舶监管科关员韩晗:
上海长兴岛是我国重要修造船基地之一,“十四五”期间,从全球首艘第五代大型LNG船到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再到全球首艘装有海上碳捕获和封存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船,在这里我见证了中国船舶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从2021年监管13艘新造船出口到2024年的30艘,再到今年前三季度已经有23艘新造船从这里启航驶向“深蓝”。我国造船业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我倍感自豪!
南京海关
10月15日,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关员张晓琳(右)和同事前往太仓港汽车堆场了解汽车出口业务开展情况
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综合业务科关员张晓琳:
太仓港是江苏省外贸第一大港,作为从事太仓口岸进出口货物单证审核工作的一线关员,我亲身经历了太仓港汽车出口的飞速发展——从2021年首船2722辆汽车启航,到2023年全年出口突破40万辆,再到今年前三季度,已有近60万辆中国制造汽车从这里出发,驶向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为助力高效通关,我们引导企业全程无纸化办理“提前申报”手续,开通线上预约服务,支持实施“可折叠商品车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能够亲历“十四五”期间中国汽车从跟跑到领跑,跑出了出海加速度,我倍感自豪。
杭州海关
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关员许一佳(右)通过5G智能单兵系统开展跨境电商商品查验。
杭州海关所属钱江海关关员许一佳:
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作为从事跨境电商现场监管的一线关员,我亲身经历了“十四五”期间杭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的快速发展,从2020年的1084.16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519.9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杭州跨境电商出口额,在全市出口总额占比达到两成,成为外贸稳量提质的重要支撑。为助力跨境电商监管实现“管得住、通得快”,我们紧扣智慧海关建设主线,创新打造“5G智能单兵系统”,只需要扫描商品条码,就能实时获取商品相关信息。目前,我们已经初步建成包含2万多条基础条码、120条负面清单条码的数据库,并将商品条码应用拓展到安全准入、质量监测、商品产地溯源等领域。
宁波海关
10月17日,宁波海关所属大榭海关物流监控指挥中心关员房一堂(左)与同事正在测试新一代安全智能锁
宁波海关所属大榭海关物流监控指挥中心关员房一堂: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不断提升,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的超级大港。作为负责口岸物流监控工作的年轻关员,我参与了宁波海关在全国首创智能施验封模式的过程。从2021年开始在宁波口岸实现集装箱码头全覆盖,到2023年在出口拼箱仓库进行试点,再到2025年覆盖宁波海关辖区主要出口拼箱仓库,我们将集装箱施封时长缩短至15秒,实现集卡车施封、验封“ETC”体验,打通了口岸物流“最后一公里”。为推动智能施验封模式建设,我们借助AI技术对40余万张箱门、挂锁位置图像进行深度学习,建立起集装箱箱体、智能锁锁体等5个对象识别库和集装箱号等2个文字识别库,创新出“5点判断法”,最终完成这项全国首创。从试点到完善再到推广,我们在“小步快走”中助力宁波舟山港吞吐量屡创新高。
合肥海关
10月16日,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关员刘冬霞(中间)与同事在合肥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消费体验店对保税展示商品进行监管
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关员刘冬霞:
综合保税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作为从事保税监管业务的一线关员,五年来,我积极参与合肥地区综合保税区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的落地实践,为助推综合保税区跨越式发展贡献海关智慧与力量。我们通过建设战新产业进口危险化学品智慧检验监管平台、升级改造“无感通关”卡口、发展保税展示交易等一系列举措,压缩光刻胶等危化品属地查检时长90%,实现了货物过卡以秒计算,“保税+”新业态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综合保税区正成为合肥市战新产业和对外开放的核心引擎。2024年,合肥地区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比2020年增长超过三成。
福州海关
福州海关所属平潭海关关员吴俊之(右)和同事在跨境电商进口保税仓库开展现场巡查
福州海关所属平潭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科科长吴俊之:
平潭是全国第四批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作为平潭口岸跨境电商监管工作科室负责人,五年来我亲身经历了平潭口岸跨境电商跨越式增长,不仅进口货值翻番,商品种类也从最初的百余种扩展到涵盖美妆、母婴、食品、电子产品等上万品类。为了促进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我们坚持“企业需、海关应”服务理念,推出了“常态化惠企备勤保障机制”“保税+业态外延”等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天猫国际、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和沃尔玛、山姆全球购等产业链企业落地平潭。能够作为平潭口岸跨境电商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服务者,亲历这片热土在国家“十四五”蓝图下对外开放的蓬勃发展图景,深感荣幸与自豪。
厦门海关
10月20日,厦门海关所属邮局海关邮快件审像科关员陈敩(右)应用CT智能审图3D翻转功能开展图像分析
厦门海关所属邮局海关邮快件审像科关员陈敩:
作为一线审图关员,我深切体会到“十四五”期间口岸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深刻变化。五年来,我们实现了查验模式从“人眼识别”到“CT智能审图”的跨越式转变,通关AI图像识别和3D图像翻转技术精准定位可疑物品,查验效率提升30%以上;我们完成了数据管理从“分散存储”到“集中管控”的系统性升级,推进监管设备全面入网和数字化改造;我们推动了业务办理从“多平台切换”到“一网通办”的革命性整合,通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服务承诺。
南昌海关
南昌海关所属赣州海关关员王志飞(左)与同事正在检查中欧班列出口集装箱
南昌海关所属赣州海关王志飞:
五年间,海关精准赋能让赣州国际陆港实现了从内陆腹地到开放高地的蝶变,这背后是政策创新与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作为一线关员,我亲眼目睹、亲身参与各项改革措施,既有通关服务不断迭代,查验绿色通道大幅压缩时效,也有“抵港直装”“云签发”等模式便利企业享受更优质服务。既有各项退税叠加费用扣减措施降低成本,也有“四区一体化”带来的政策红利吸引企业安家落户。如今的赣州港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600列,带动南康家具产业产值从300亿跃升至2700亿,南康外贸企业数量增长数十倍。
青岛海关
任佩正在引导旅客通过手提行李预检闸机
青岛胶东机场海关旅检现场关员任佩:
“十四五”开年,恰逢青岛胶东国际机场转场,目之所及的变化不仅是机场变大了、航班变多了,还有国家政策调整带来的新气象、外贸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以及海关改革带来的新变化。从进出境现场看,随着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大,通关大厅里提示牌的语言种类越来越多、外籍旅客越来越多。出境通道上,旅客都是“大包小裹”,“made in China”用它的质优价廉征服了国外消费者。但是通关通道上排起的队伍却越来越短,“智能检疫”叠加“先期机检”等智慧化监管措施,让旅客实现了“无感通关”。从数据上看,这五年,青岛空港进出境旅客年均增长197.8%,外籍旅客占比由2021年的14.4%提升到现在的31.4%,“China Travel”越来越流行。通关时间上,从原来的人均9分钟压缩到现在的无停留“秒通关”,为进出境旅客做足保障。
济南海关
济南海关所属潍坊海关关员楚增录(左)和同事在鄌郚镇吉他出口企业开展监管
济南海关所属潍坊海关企业管理科关员楚增录:
作为一名负责辖区外贸企业备案管理的普通关员,我有幸亲历并见证了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这一“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的蓬勃发展。自“十三五”末至今短短五年间,鄌郚镇电吉他年产量从80余万把跃升至200万把,已占据全国产量的四成、全球产量的近三成,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突破10亿元。如今的鄌郚镇不仅拥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熟练产业工人,更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吉他产业链,成为全球知名的“吉他小镇”。
长沙海关
曾俊杰(右)与同事对发往东盟的国际班列进行监管
长沙海关所属怀化海关监管稽核科副科长曾俊杰:
作为从事口岸通关业务的一线关员,“十四五”期间,我亲眼见证了怀化国际陆港从起步到腾飞的跨越。2022年陆港首趟中老班列鸣笛发运,2024年就已突破千列大关。今年前三季度,陆港开行国际班列903列、同比增长24%。为保障班列高效稳定开行,我们为企业量身定制通关方案,推广“铁路快速通关”模式,实行“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优化舱单归并申报流程,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时间和物流成本。一座陆港,打通了山海之隔,深刻改变着山城的发展轨迹,怀化外贸增速连续3年稳居湖南省首位,木薯淀粉、水果等东南亚农食产品进口快速增长,小型农机、箱包、日用百货等产品便捷出口。能够参与怀化国际陆港的发展壮大,见证“山海相连”,我深感使命光荣。
广州海关
10月15日,广州会展中心海关关员曹坤元(左二)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巡馆调研
广州海关所属广州会展中心海关曹坤元:
作为一名服务会展业发展的基层海关关员,“十四五”期间,我和同事们积极推进“智慧会展”等展会监管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展会业务“一网通办”,见证了广交会等重点展会成为集中展示中国智造、创新成果的重要“窗口”,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5年前初涉广交会服务时,我常见企业带着“抢订单”的急切。如今穿梭展馆,感受到的更多是企业“树品牌、秀创新”的从容。刚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便生动印证了这份转变:138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3.2万家,其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
深圳海关
10月17日,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关员谢铠骏正在核对进口板材规格
深圳海关所属大鹏海关查验二科关员谢铠骏:
大鹏海关监管着全球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盐田港,每天有50亿元货物在我们的监管下通达全球。这五年,我经历了船舶监管、货物查验、分析布控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亲身感受到科技赋能带来的“耳聪目明”、模式创新实现的“化繁为简”。曾经的“徒手爬梯”变成了“远程登临”,实时连线让我们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登临检疫作业。曾经的“人工比对”变成了“自动对碰”,系统互联让费眼又费脑的取样送检“一键完成”。曾经的“经验判断”变成了“智能审图”,在AI识别的支持下快速锁定可疑货物。五年以来,智慧海关建设掀起了一场革命,科技赋能让“管得住”更有抓手,而模式创新,让“通得快”成为常态。
拱北海关
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关员李琦与同事对通过组合港模式出口的货物进行监管
拱北海关所属中山港海关关员李琦:
我所在的中山港货运码头,是中山外贸企业的“出海口”。五年来,我和我的同事们亲眼见证海关改革为口岸通关注入的澎湃动能。中山是家电、灯饰等商品的重要生产基地,以前受地理环境因素限制,许多外贸货物需先办理转关手续后再运至深圳、广州等港口出口。为此,我们与蛇口、盐田、南沙口岸协作配合开展大湾区“组合港(一港通)”项目,出口货物在中山港完成申报、查验环节后,即可通过驳船调拨至深圳蛇口、盐田等港口,全程只需“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大幅压缩企业通关时间和成本,现在转运到深圳的货物物流时间可节约3—5天,以该模式出口货物实现连续五年同比增长,累计验放货物超13万标箱。
汕头海关
潮汕机场海关杨艺涓在旅检现场引导入境旅客有序通关
潮汕机场海关杨艺涓:
2020年以来,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口岸辐射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旅检岗位的一线关员,我有幸见证并深切感受到这五年的显著变化: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班4400余架次,进出境旅客64万余人次,陆续保障泰国、马来西亚等多条国际航线顺利运营;为确保旅客高效通关,我们经历了从“经验判图”到“智能识别”的监管模式变革,CT机智能审图等科技应用,改善了以往依赖人工、普遍排查的方式,让守法旅客通行更便捷,让“智慧海关”建设成果惠及大众,切实有效提升口岸智能化治理水平。
黄埔海关
10月16日,黄埔海关所属老港海关关员吴宽(中)与同事开展“锚地直提”监管作业
黄埔海关所属老港海关船舶监管一科关员吴宽:
黄埔海关监管的广州港锚地,是全国极少具有生产作业能力的锚地,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海运与内河运输衔接引航的重要节点。2020年10月入关以来,我亲历了锚地监管方式发生的变化:海关监管的关口,从固定的码头,前移至广阔的海上锚地;珠江口锚地变成“海上散货码头”。自2023年实施“锚地直提”业务改革后,锚地直提货物已超1000万吨,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2亿元。我很幸运能参与和见证“十四五”期间黄埔海关深化锚地监管改革的这项创新实践,我监管守护的不仅仅是一船船煤炭、铁矿,更是保障大湾区物流畅通、能源安全的“海上新通道”。
江门海关
10月16日,江门海关所属阳江海关朱煜建(左)和同事对一批7万吨的进口铁矿进行查验
江门海关所属阳江海关监管科副科长朱煜建:
“十四五”期间,我关监管进口铁矿3103.3万吨,进口数量保持年均增长约25%。作为一线监管关员,我亲历了进口铁矿查验时间从5年前的6天到今天大幅压减至3天内的改革过程,深刻感受到智慧海关建设在通关提速、助企降本方面的显著成效。5年前,进口铁矿全流程均需要人工查验,往往6天以上才能完成;现在,依托智慧应用平台、智能放射性检测仪等载体、装备,叠加去年我关的进口铁矿“分级分类+智能监管”改革新模式,铁矿品质、放射性等项目检测只需10秒钟,低风险铁矿整体查验时间压缩到了3天以内。同时,港口周转效率得到提高,带动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超8000万元,周边临港产业进一步发展。
湛江海关
10月16日,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查验二科关员杨鹏博(左)与同事运用“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业务场景开展进口铁矿石查验
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查验二科关员杨鹏博:
作为一名在湛江口岸从事大宗散货查验的一线关员,我亲历了从“人海战术”到“智慧监管”的深刻变革。过去我们爬十几米高的矿堆,靠眼看手摸鼻闻的人工查验,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一批20万吨的进口铁矿石,卸货全过程需24小时不间断开展人工查验,时间成本高,作业环境复杂。如今,我们运用“智慧商检—大宗资源性商品监管(铁矿石)”业务场景对卸货传输带上的铁矿石开展全天候在线检测与风险判别,每批进口铁矿石通关时间压缩15小时以上,外勤作业人次减少95%,每年为港口节省成本超千万元。能够在“十四五”期间参与进口铁矿石智慧海关业务场景的建设工作,见证查验方式变革和通关效能提升,我倍感自豪。
海口海关
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关员吴瀚(左)和同事在对进口医疗器械开展查验工作
海口海关所属博鳌机场海关关员吴瀚:
五载耕耘,博鳌机场海关已从初建新关成长为护航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落地的重要门户。回望五年历程,每一次的突破,都令我倍感自豪,我有幸参与助力518种国际创新药械实现“中国首用”,推动2024年12月31日“零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并持续释放红利——免税总货值近3亿元,减免税款超3500万元;保障2025年2月首单临时进口特医食品落地,2025年5月首单临时进口保健食品落地,迄今共计2种特医食品、5种保健食品顺利通关,切实将政策红利转化为健康红利;医疗药品器械一体化、无感化、智慧化监管和“零关税”进口药械监管服务共计2项创新举措入选海南自贸港创新案例。
重庆海关
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科关员刘议凡(右)和同事对出口中欧班列(成渝)实施现场监管
重庆海关所属渝州海关监管科关员刘议凡: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的始发地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策源地。我的岗位在园区最核心的铁路口岸监管一线,工作任务就是保障这两条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畅通与高效运行。我亲眼见证和亲身参与了“十四五”期间两条通道日新月异的变化:2021年,我们监管的进出口货物仅700余种,到现在已倍增至1400余种,运行线路也从70多条增加至200多条,实现了从“一条线”到“一张网”的飞速发展。重庆以及周边地区的汽车、电子产品、农产品等跨山越海运往世界各地,全球好物源源不断在这里集散发往全国,让西部内陆成为开放前沿,推动更多要素资源有效流动,也带动更多新产业拔节生长。
成都海关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关员廖舒悦(右)和同事对某企业出口食用菌开展查检
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综合业务二科关员廖舒悦:
2020年,恰逢“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我踏入海关大门,五年来,我既是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也是开放发展的见证者,亲历着中欧班列(成渝)从单线联通到全球织网,构建起西进、北上、东联、南拓的“四向”国际物流运输体系;感受到科技创新为海关监管服务赋能,“指尖办”“网上办”成为主流,“信息跑路”替代了“企业跑腿”;见证着鲜菇、整车通过班列出口海外,也看到红酒、巧克力通过班列走进百姓生活。
昆明海关
10月16日,昆明海关所属天保海关关员杨登辉(左)和同事在天保口岸国际货场对出口农机设备进行查验
昆明海关所属天保海关口岸监管科关员杨登辉:
云南天保口岸是我国连接越南、辐射东盟最便捷的陆路通道之一。“十四五”期间,我们抢抓发展机遇,以智慧海关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口岸数智化转型升级,部署应用5G智能单兵查验设备、可视化监管平台等智能化设备,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铝产品、农产品等深加工产业集群相继落地口岸,天保口岸从“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不断转型升级。作为从事进出口货物查验工作的一线关员,我有幸亲历了天保口岸外贸的快速发展、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进出口货值从2021年的20.9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已突破50亿元,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
拉萨海关
10月17日,拉萨海关所属日喀则海关边巴次仁(右)和同事在里孜口岸监管出口新能源汽车
拉萨海关所属日喀则海关监管科科长边巴次仁:
2023年11月13日,中尼里孜—乃琼口岸正式开通运行。作为驻守在这座西藏海拔最高、最年轻对外开放口岸的一线关员,我见证了“十四五”期间口岸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的关键瞬间。依托“盐羊古道”深厚的地缘贸易优势,我们“一对一”帮助企业和村民开展出口业务,验放首批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活羊,截至目前监管出口活羊超8000余头;主动承接传统贸易口岸部分通关过货功能,依托“陆港查验、口岸通行”模式持续加强通关保障,陆续验放首批日用百货、新能源汽车、工程物资等,截至目前口岸进出口货物货值达2.5亿元,实现亿元突破。周边村民也纷纷参与到外贸相关的短途转运、货物倒装等衍生行业中,边境经济活力被激活,切实带动了边民增收致富。
西安海关
西安海关所属西安车站海关关员马超(左)与同事在西安国际港站海关监管区执行监管作业
西安海关所属西安车站海关办公室主任马超:
西安国际港作为中欧班列(西安)始发站,开行量逐年稳步攀升。作为一名普通关员,我亲身经历了2021年西安综保区至国际港之间1.5公里集装箱卡车密密麻麻排成长龙到现在顺畅的单证流、高效的实货流在区港之间自动流转的变化。而这一切改变,始于智慧物流监管系统应用和“安检前置、区港联动、抵港直装”的区港一体化监管模式创新,运用AI建模技术对海关、铁路、场站、平台公司等数据自动整合流转,效率提升300%,通关放行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秒级”。“十四五”期间,西安车站海关保障中欧班列(西安)开行超20000列,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
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魏珊珊和同事在出口注册果园开展监管
兰州海关所属天水海关稽核科关员魏珊珊:
甘肃农业产业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地,作为海关执法一线关员,我有幸见证了小苹果变身致富“金果果”的农业产业转型发展——从2021年的鲜苹果单一市场出口,出口期仅7个月,到如今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类升级为“新鲜水果+深加工果汁”,出口期覆盖全年周期的新型产业链组合,苹果产业年出口值超12亿元。为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我们畅通属地查检“绿色通道”,推广检验检疫证书“云签发”,开通“线上小程序”预约查检,助力企业加速出海。能够作为“十四五”期间海关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亲历者,我深感自豪。
10月15日,西宁海关所属西海海关关员任亚娟(左)和同事在企业对出口锂电池包装进行查检
西宁海关所属西海海关查检科长任亚娟:
青海拥有丰富的清洁能源资源,“十四五”以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青海光伏产业、锂电产业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一线关员,我亲历了青海锂电池出口从“零的突破”到爆发式增长的蜕变历程。2023年我们助力国内空运最大重量“青字号”锂电池实现出口,2025年前三季度青海锂电池出口22亿元,增长9.1倍。“十四五”期间,我们积极走访新能源企业,全面摸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通过‘提前申报、预约检验’,确保企业产品下线当天就能领取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证书。目前“青海造”锂电池已远销匈牙利、泰国等国家。
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关发布”
供稿/ 北京、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满洲里、大连、沈阳、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青岛、济南、长沙、广州、深圳、拱北、汕头、黄埔、江门、湛江、海口、重庆、成都、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海关
监制/ 陶永
审校/ 包滢晖、康悦
编辑/ 代俊
美术编辑/ 卫昊
来源:海关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