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596年—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倪宽赞》等。
《倪宽赞》,又作《儿宽赞》,传褚遂良楷书墨迹。素笺乌丝栏墨迹卷,纵24.6cm,横170.1cm。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历代多认为本帖是褚遂良晚年作品。近代学者则以其文中之避讳用字习惯,与唐代情况不类,且用笔亦与褚书有所出入,结构较似欧体,认为是宋代临写。本帖笔画疏瘦,顿挫生姿,笔意翩翩自得,秀丽美妙。
清朗秀劲 :字形端庄秀丽,结构严谨且灵动,兼具魏晋风度与唐代楷书规整之美。
刚柔并济 :笔画刚劲有力,收笔沉稳,整体呈现平和闲雅的节奏感,体现“中和之美”。
中锋提运 :以中锋为主,钩捺舒展,笔力千钧,两侧笔画轻盈飘逸,形成“瘦而实腴”的质感。
轻重分明 :通过提按顿挫展现节奏变化,粗细对比强烈,体现书法的动态美。
法度严谨 :字与字间距合理,整体布局均衡,行笔流畅且富有流动性,呼应自然。
方圆兼备 :结体方正端庄,兼具欧体严谨与魏晋灵动,体现“方圆兼备”的用笔风格。
来源:愙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