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举不仅导致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公开分裂,更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将最终剥夺黎巴嫩真主党 (Hezbollah) 长期以来保留其庞大武器库的“正当理由”。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红海风向观点
加沙停火协议的达成,反而使黎巴嫩解除境内武装的行动风险升级,巴勒斯坦难民被卷入新一轮主权之争
随着黎巴嫩政府着手解除其境内巴勒斯坦难民营的武装,一场高风险的主权之争已将当地的巴勒斯坦难民推至风口浪尖。
此举不仅导致了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公开分裂,更有分析认为,这可能将最终剥夺黎巴嫩真主党 (Hezbollah) 长期以来保留其庞大武器库的“正当理由”。
自今年八月以来,“法塔赫”已向黎巴嫩军队上缴了七处难民营的武器。这是该组织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一次关键抉择——试图以“武器”换取难民急需的“权益”。
如今,随着以色列与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停火协议初步达成,黎巴嫩政府(贝鲁特)正期待哈马斯在黎巴嫩境内同样缴械。
一位参与谈判的黎巴嫩官员表示,随着哈马斯在加沙地带面临日益增大的缴械压力(作为停火安排的一部分),黎巴嫩的局势也已发生变化。
“哈马斯既然已经在加沙交出了武器并达成了停火协议,那么它凭什么理由继续在东道国(黎巴嫩)持有武器?”一位因谈判敏感性而要求匿名的黎巴嫩政府消息人士向《新阿拉伯人报》(The New Arab) 透露。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连串的变动,最终可能会影响到真主党自身的解除武装进程。长期以来,真主党一直以“捍卫巴勒斯坦权利”作为其持有重型武器的部分理由。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 (Mahmoud Abbas) 数月来一直在持续推动解除武装。今年9月,在这场加沙停火的数周之前,这位89岁的领导人借联合国峰会之机,呼吁哈马斯及其他武装派别向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缴械。
尽管当时因遭拒签未能亲临现场,阿巴斯仍通过视频在备受瞩目的“两国方案会议”上发表了讲话——正是在那次会议上,法国正式承认了巴勒斯坦国。
阿巴斯提出了一套旨在恢复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权力机构信任的全面改革方案。观察人士指出,他的呼吁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人具有特殊意义:在黎巴嫩,那些数十年来自主运作的武装派别,正面临着来自黎巴嫩政府日益增长的解除武装压力。
阿巴斯的呼吁,恰逢黎巴嫩加强管控境内12个难民营之际。这些难民营中居住着近17.4万巴勒斯坦人。
自今年五月的黎巴嫩-巴勒斯坦峰会以来,阿巴斯与黎巴嫩总理纳瓦夫·萨拉姆 (Nawaf Salam) 共同承诺,将清除非法武器,并阻止武装组织利用黎巴嫩作为袭击以色列的基地。此后,贝鲁特政府明显加速了推进其主权的行动。
但解除武装的行动,也彻底暴露了巴勒斯坦阵营内部的深刻裂痕。
与阿巴斯阵营一致的“法塔赫”,已开始向黎巴嫩当局上交武器。然而,亲哈马斯和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 (PIJ) 的团体则持续抵制这一行动。他们认为,此举是一个更大的阴谋,旨在破坏巴勒斯坦的抵抗力量,甚至可能最终“清空”难民营。
今年7月,真主党旗下的《消息报》(Al-Akhbar) 刊发报道,指控一项由美国和沙特支持的计划,正推动多达10万名难民进行“选择性移民”。尽管黎巴嫩政府否认了这一指控,但难民营的居民普遍对此深表怀疑。
今年8月,黎巴嫩政府正式启动了解除武装的行动,要求黎巴嫩军队制定一项计划,将包括真主党在内的“所有武器”集中收归国家管控。毫不意外,真主党拒绝了这一要求。
对黎巴嫩当局而言,解除巴勒斯坦武装是落实《塔伊夫协议》(该协议标志着黎巴嫩内战的结束)的关键一步,旨在结束数十年来武装结构平行的状态,重申国家的主权。
巴勒斯坦分析家塔里克·阿布·泽纳布 (Tariq Abu Zenab) 指出:“‘法塔赫’向黎巴嫩军队移交武器,将有效地削弱真主党拒绝交出其军火库的借口。 此举将使真主党及其他民兵团体无从推诿。”
自8月以来,黎巴嫩军队已从多个营地收缴了武器。“武器问题已定调且不可逆转——这是新政府的优先事项,”一位参与谈判的黎巴嫩高级官员匿名透露。该官员证实,此举源于“与巴勒斯坦总统马哈茂德·阿巴斯的共识”。
哈马斯的微妙境地哈马斯发现自己正身处一个微妙的境地:它既要努力维系与盟友真主党的同盟关系,又面临着来自黎巴嫩当局的直接压力。
“当黎巴嫩政府连一块石头都禁止运入难民营时,他们怎能要求巴勒斯坦人交出武器?”一名驻黎巴嫩的哈马斯高级官员匿名表示。
“武器问题可追溯至1969年(《开罗协议》),那时哈马斯尚未成立。这关乎巴勒斯坦事业、回归的权利,以及巴勒斯坦人在黎巴嫩的所有公民权利。”
该官员证实,哈马斯与黎巴嫩-巴勒斯坦对话委员会主席阿什拉夫·德米什基耶 (Ashraf Damishqiyeh) 的初步会谈原本进展顺利,但在“法塔赫”单方面决定向黎巴嫩政府交出武器后,哈马斯已拒绝了该倡议。
“此事关乎所有巴勒斯坦派别,不应通过分裂的方式处理,而应作为巴勒斯坦的集体事务来解决。”
该官员表示,哈马斯坚持,任何关于武器问题的讨论,都必须纳入一个涵盖医疗、教育、劳动权利以及建筑材料准入的综合方案。他还驳斥了关于难民营存在重型武器的说法,坚称“仅存在轻型和中型武器”。
在艾因希勒韦 (Ain al-Hilweh) 难民营等地区,黎巴嫩的武器收缴行动还面临着特殊挑战——这里除了巴勒斯坦各大派系,还存在着如“沙姆军”(Jund al-Sham) 和“穆斯林青年”(Muslim Youth) 等极端组织的活动。
“这些武装分子持有武器,其中不乏被黎巴嫩司法机关通缉的成员,这使得国家计划如何管控他们成为一个重大难题。”分析师阿布·泽纳布透露。
他指出,艾因希勒韦的武器“经常被用于巴勒斯坦派系的内部冲突,甚至被极端组织用于对抗‘法塔赫’和黎巴嫩军队”。他补充说,收缴武器的目的是“保护平民、防止难民营沦为战场”。
但阿布·泽纳布观察到,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加之艾因希勒韦其他武装团体的同样拒不配合,“使解除武装之路变得复杂”,并可能危及整个进程。
在这一紧张背景下,真主党系媒体正在宣扬一种理论:美国和以色列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正以阿巴斯总统为幌子,企图“清洗”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
哈马斯消息人士也拒绝详细讨论所谓的“清场”提案,仅表示这是“以色列长期战略的一部分,旨在扼杀抵抗”。
黎巴嫩官员对此予以了反驳。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匿名表示:“政府无意实施清场,仅旨在改善居住条件。” 分析师阿布·泽纳布也斥责所谓“清场”计划“荒谬至极”,强调难民营“构成完整社区,高度城市化且结构复杂,难以拆解”。
在安全忧虑之下,黎巴嫩政府已开始支持旨在改善难民营生活条件的温和提案——在该地区,近93%的巴勒斯坦难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部分承诺已开始落实:政府已颁布法令,允许建筑材料进入难民营,并准许巴勒斯坦人在特定行业就业。
“未来解决方案必须涵盖所有议题,从工作权、财产权到社会融合及巴勒斯坦建国问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PLO) 驻黎巴嫩领导层成员加桑·阿尤布 (Ghassan Ayoub) 表示。但他同时强调,这些权利“应由国际法保障支持”,而非被明确用于换取武器。
自1969年《开罗协议》以来的非正式安排,使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长期处于武装派系控制之下,黎巴嫩军队基本缺席。数十年来,难民营始终游离于国家管辖之外,并受制于多重限制:从禁止运入建筑材料,到禁止房产所有权及禁止从事70余种职业。
阿布·泽纳布指出:“落实《塔伊フ协议》及国际决议已成为当务之急,既要维护黎巴嫩国家主权,又要保障巴勒斯坦人享有基本权利。”
他强调,解除武装行动“并非剥夺巴勒斯坦人的身份或权利,而是为了维护黎巴嫩主权并确保国家稳定”。他指出,难民营始终是“回归权利的有力象征”,但武器问题在当下已日益“难以维持”。
你认为黎巴嫩政府能否成功解除难民营的武装?这又将如何影响真主党的地位?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来源:红海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