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饱,吃好,吃上太空菜!中国菜篮子工程让宇航员太空吃上新鲜菜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31 17:58 1

摘要:当时面临运输和气候两个大难题,南方虽然蔬菜产量大,但通往北方的道路条件极差,1988年,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刚刚通车,大部分道路还是路况不佳的国道,长途运输蔬菜既耗时又损耗大,根本不现实,而北方本地种植又受限于严寒气候,冬季蔬菜供应几乎无解。

看到超市琳琅满目的蔬菜去,你会不会突发灵感想到,太空中的航天员都能吃上现摘的新鲜蔬菜吗?你别说,这一想法现在真的实现了。[沙尘暴]

1988年国家启动了名为“菜篮子工程”的计划,这个名字朴实无华,目标却十分明确,要让全国人民一年四季都能吃上多样化的新鲜蔬菜。

当时面临运输和气候两个大难题,南方虽然蔬菜产量大,但通往北方的道路条件极差,1988年,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刚刚通车,大部分道路还是路况不佳的国道,长途运输蔬菜既耗时又损耗大,根本不现实,而北方本地种植又受限于严寒气候,冬季蔬菜供应几乎无解。

随着大棚技术的突破,这项技术成功破解了季节限制,让北方冬季也能产出新鲜蔬菜,此外国家开辟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最初只有四条专线,如今所有生鲜运输车辆都能享受免费通行政策,运输成本和时间都大幅降低。

到1993年,全国已建成超过2000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形成了高效的流通网络,到2023年我国人均蔬菜占有量达到588公斤,相当于每人每天3斤蔬菜,水果人均占有量232公斤,这两项指标都稳居世界前列。

相比近年来英国超市多次出现蔬菜限购情况,日韩的蔬菜价格也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韩国一棵白菜售价三十多元人民币是常态,日本西红柿批发价曾达到每公斤64元,这样的价格让习惯了平价蔬菜的中国消费者颇感意外。

而现在我们的蔬菜种植技术已经突破了地球的限制,2016年,天宫二号空间站内成功培育出生菜,这是中国首次在太空种菜,虽然当时这批生菜仅用于实验,却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到2022年,航天员已经能在太空站采摘并食用自己种植的樱桃番茄和生菜。

太空种植技术极具挑战,在失重环境下,科学家选用蛭石作为栽培基质,这种材料能均匀传导水分,人工光照系统则精准模拟地球上的日照条件,这些绿色植物不仅为航天员提供了新鲜维生素,那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空间也成为他们在太空中的心灵慰藉。

为了保障太空蔬菜供应,我国还专门研发了“昊龙货”运航天飞机,这种飞机仅需两小时就能抵达空间站,运输成本比传统货运飞船降低一半,能够更频繁地为航天员运送新鲜蔬果。

从北方寒冬里单调的土豆白菜,到太空舱内现摘的西红柿,中国用三十多年时间实现了蔬菜供应的巨大飞跃,这不仅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更是一个国家为解决民生问题所付出努力的生动体现。

看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87年的过来人说两句,小时候冬天除了白菜萝卜就是酸菜,现在零下二十度照样能给我闺女买黄瓜草莓,这变化放过去想都不敢想!给大棚技术和绿色通道点个赞!”

“居然用蛭石种菜?长知识了!听说空间站下一步要试种辣椒,要是能实现宫保鸡丁自由,那才是真·宇宙级干饭人。”

“今早买的西红柿四块五一斤,白菜一块二,韩国人看到得哭晕在冰箱前,咱们的菜篮子工程真是摸着良心在惠民。”

说个冷知识:现在云南的菜到北京只要48小时,高速绿色通道功不可没,不过“昊龙”货运机两小时送菜上太空还是惊到我了,这配送费得多少钱一斤啊?”

蛭石这材料选得妙!它本身还能提供钾镁元素,太空种菜其实比地面考验技术多了,期待哪天能直播摘太空小番茄!”

“人均每天3斤蔬菜这数据很硬核!不过提醒下,232公斤水果占有量里西瓜占大头,实现草莓自由的路还长~”

如果你机会给空间站推荐一种蔬菜种子,你会选择哪种?说说你的理由!(比如:太空韭菜盒子?失重环境下的漂浮小土豆?)

信源:央视新闻

来源:扶苏秘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