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秋风拂过成都,满城芙蓉便如约绽放,为这座千载锦官城披上了一袭柔曼的霓裳。当你走在植物园的小路上,这份浪漫更添了几分惊喜。有的芙蓉花瓣层层叠叠,如精巧的绸缎褶皱堆叠;有的芙蓉花能从初夏盛放到深秋,始终娇艳欲滴;还有的芙蓉花拥有“中国好品种”的美誉。在芙蓉盛放
每年秋风拂过成都,满城芙蓉便如约绽放,为这座千载锦官城披上了一袭柔曼的霓裳。当你走在植物园的小路上,这份浪漫更添了几分惊喜。有的芙蓉花瓣层层叠叠,如精巧的绸缎褶皱堆叠;有的芙蓉花能从初夏盛放到深秋,始终娇艳欲滴;还有的芙蓉花拥有“中国好品种”的美誉。在芙蓉盛放的背后,藏着多少关于育种、养护的秘密?今天就为你一一揭晓。
40个品种齐聚
7个自研明星闪耀成植
目前园内的芙蓉花品种大概有40个,包括金秋红、锦蕊、彩霞、锦绣紫、百日华彩、锦碧玉等7个已授权的新品种。眼下园中木芙蓉正值花期,它们形态各异,花色缤纷,不如一起走近芙蓉园,细细欣赏这份悄然盛放的美好吧!
静待花开
科研工作者的一千零一夜
木芙蓉的品种培育工作并不轻松,就像精心养育一个“芙蓉宝宝”,要花费3—4年才能让他“长大成人”。第一年进行授粉,第二年把种子种下,这一阶段的关键是“看个性”,科研人员每天都会去苗圃“打卡”,记录每株小苗的与众不同,对它们展开特异性观察,通过考察期的小苗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一致性和稳定性观察。
这些环节都通过后,科研人员还要整理上千页的资料,从最初的授粉记录到每年的性状数据及照片,一一核对无误后,才能提交给相关部门申报新品种。如今植物园里那些备受瞩目的“明星”,如花期待机超长的百日华彩、姿容艳若牡丹的金秋红等,都是在科研人员的“一千零一夜”里,从一颗小小的种子,长成了惊艳秋色的芙蓉名片。
芙蓉繁育花样多
各种方式多管齐下
据科研人员介绍,当前芙蓉花品种培育的主要方式为常规的杂交育种,同时也在积极尝试太空育种等诱变育种技术,希望能培育出更为特别的品种。木芙蓉的繁殖技术包括扦插、嫁接、播种等,播种法一般用于杂交育种,扦插和嫁接则用于对筛选出的优良表型进行固定保存。
组培快繁作为无性繁殖的一种方式,目前被应用于一些优良的新品种以及如锦绣紫等难扦插的品种保存上。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组培技术,小编特地深入实验室,快跟着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谁为芙蓉忙不停
致敬花田里的守护者
芙蓉一进入盛开期,植物园的科研人员就开启了连轴转模式。早晨科研人员需要在苗圃中杂交授粉、对新开花的杂交苗进行特异性观察,还要对以往的新优品种持续地进行物候、形态数据及图像资料的收集。在忙完这些后,下午还要马不停蹄地对第二天做杂交的芙蓉花进行套袋处理,采集前期杂交成功的果实,并进行分类及登记。正是这样一天又一天从清晨到暮色的坚守,才让蓉城之秋在芙蓉的摇曳中,变得柔美而又绵长。
别以为芙蓉花只是靠颜值圈粉的“偶像派”,成都市植物园早就把它的内在潜力挖了个底朝天。24项研究从基因组学、生态到药用、栽培全链条“开挂”,每一项都让人直呼哇塞!如公布全世界首个芙蓉参考基因组、构建芙蓉花的分类体系、首次完成不同品种芙蓉生物活性成分鉴定及分析,并制定首个芙蓉培育技术规程等。从破解基因到解锁实用技能,科研人员早已把芙蓉研究做到了世界领先。
芙蓉收种有讲究
为来年育种储希望
芙蓉花期过后,科研人员的工作还在继续,因为芙蓉是边开花边结果实,一般授粉后一个月左右果实就会成熟,成熟之后科研人员会根据杂交组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并将果实内的种子剥出后干燥保存,在播种之前还会进行磨种,除去种子表面的毛,再经过特殊的化学处理,帮助种子“破壳”,提高发芽率。这些种子可是宝贝,它们是第二年育种的希望,没有它们,科研人员便很难通过杂交培育出新的芙蓉品种。
看完这些藏在芙蓉花里的故事,才懂得“花重锦官城”的诗意与美好从不只是偶然,而是科研人员埋头于花圃三载育一花的坚守,每一朵芙蓉的绽放,都是他们用时光与匠心浇灌的答案。如今芙蓉正好,若你遇见那抹娇艳,不妨多留一刻——这花瓣轻颤间,藏着三代科研人的心血,也藏着成都与芙蓉跨越千年的温柔约定。
来源:三湘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