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害了”刘高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7:17 1

摘要:“刘高兴”原名刘书征,早年曾和贾老师一块儿念过书。因为是小说《高兴》的人物原型,改编后拍成电影,他一下子成了棣花镇的名人“刘高兴”。贾老师回乡也多次和他“谝”,还送了幅字“哥俩好”,这些照片都被他挂在墙上、印在广告布上做宣传。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今年国庆假期,我去了丹凤棣花古镇游玩。没有看见贾平凹老师,却遇到了贾老师的两个儿时同学,其中一个同学是我住店的老板,另一个就是小说原型人物“刘高兴”。

“刘高兴”原名刘书征,早年曾和贾老师一块儿念过书。因为是小说《高兴》的人物原型,改编后拍成电影,他一下子成了棣花镇的名人“刘高兴”。贾老师回乡也多次和他“谝”,还送了幅字“哥俩好”,这些照片都被他挂在墙上、印在广告布上做宣传。

从贾平凹老宅出来,西边围墙上写几个大字“刘高兴家”,画了一个箭头,几个小字“向前50米”就是刘高兴家。刘高兴家的地势比贾家这边低了一层楼,门房是一层平房,从上岸街道边可以走上房顶。刘高兴就在屋顶盖了一间房,临街开了一扇门,从这能看出他是个聪明人。

院子里种了花花草草,正中间就是刘高兴的“开放式工作室”,墙上挂着才写好的书法作品,大案上铺着写字的毛毡和文房四宝,案边摆着几摞书:贾老师的小说和他的著作《我和平凹》(上下册)。随手翻了翻,都是和贾老师小时候滚铁环、玩泥巴,下河游泳的童年往事,文字朴实。

说实话,刘高兴的字写得不错,龙飞凤舞的。我发了一根烟,说他字写得比贾老师好,刘高兴说咱没有人家名气大,字不值钱。他现在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个农民很难得。

东边厦屋是老房子,里面是一个展室,大部分挂着装裱过、装镜框的刘高兴作品,也有名人字画,还有贾老师手书的“哥俩好”。刘高兴见我没有购买的意愿,自顾自地回小桌上吃饭去了。

年轻时刘高兴在西安收破烂、送蜂窝煤,待了二十多年,算是见过世面。他经常去贾老师家闲坐、聊天,把见到的、听到的、经历的谝给贾母,贾母又说给贾老师,于是就有了小说《高兴》。后来有人问刘高兴,和按摩女郎孟夷纯是不是真的,刘笑着说肯定没有,又说“艺术高于生活”。

商洛市打造棣花古镇,刘高兴从一个农民“华丽”转身成了“文化名人”,和游客拍照合影、签名售书、卖字,参加文化活动,红火过一阵子。他还在清风街租了个门面,可惜时间长了包不住租金,就撤回自己家里。乡友见他帮人打核桃,一天二、三十元钱,说“你现在都是名人了,还能看上这小钱?”刘高兴答道,“大钱要挣,小钱也要挣。”看他家的光景并不太好,全家人指着他一个儿挣钱。和游客合影一次10元,签名售书也卖得有限,书法作品也难得有人掏钱买。

我在贾老师的另外一个同学家住店,人家盖了三层楼,室内楼梯,自己住一层,上面每层五、六间房开宾馆,一间房每晚80、100元多。好的时候能租出去七八间,少的时候也能租个两三间,收入很可观。

刘高兴家在景区里,和贾平凹老宅离得近,如果开个“高兴客栈”,生意应当不错。如果再开个直播,谝一谝贾老师的往事,再带点丹凤特产,顺便卖卖自己的字,也能增加收入。普通人想吃文化这碗饭很难,先找准挣钱渠道,把日子过好了,再发展点个人爱好也是可以的。

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

来源:松静斋闲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