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人的命,是生下来就在赌气,和全世界,和命运,甚至和自己。顺治帝,大清第一位真正坐到紫禁城龙椅上的皇帝,二十四岁人生收官,这中间的滋味,搁普通人身上,八成想都不敢想。可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他有过的挣扎、赌气、颠沛和隐忍,至今想起来,都让人一阵心酸
少年皇帝的爱情赌气:顺治那些没说出口的话
你有没有想过,有些人的命,是生下来就在赌气,和全世界,和命运,甚至和自己。顺治帝,大清第一位真正坐到紫禁城龙椅上的皇帝,二十四岁人生收官,这中间的滋味,搁普通人身上,八成想都不敢想。可就是这样一个少年,他有过的挣扎、赌气、颠沛和隐忍,至今想起来,都让人一阵心酸。
有人说,顺治是被托付给命运的棋子。其实,他哪是棋子?明明也是个会哭会笑的真实人,还是个天生好胜气的人。只是他的成长,太不正常——母亲庄妃,好不容易熬过前头的宫心斗,才把他生下来。皇太极一咽气,六岁的孩子还在挑灯学认字呢,就被推进了风雨欲来的帝王局。想象一下,六岁,别说当皇帝了,大多数孩子怕是志得意满地嚷着要糖葫芦呢。
顺治的小皇帝生涯,开局就一点都不童话。名义上是他坐了天下,实际上大权都捏在多尔衮手中。多尔衮怎么说?立过无数军功,满清大佬,谁都不敢小瞧的那种狠角色。顺治的小命,每一天都悬在别人桌上的彩头里。至于亲情?呵,太奢侈了,他长兄豪格先遭了多尔衮毒手,母亲孝庄后来为了保他安稳,能委屈就委屈自己,强忍着不满。皇家的温情,淡得像一碗冲淡的茶。
我总觉得,若不是多尔衮一病不起,要不了多久,顺治自己能否坐稳龙椅都说不准。十三岁的时候,他终于能自己喊一声“朕”,但是呢,他发现,自己身上每一寸自由,还是刻着孝庄的名字。做皇帝挺风光?那你要不要体验一下,想选皇后都不行,母后说了算,只能从“蒙古亲戚圈”里挑。还得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姑娘,偏不得一点情趣。
顺治年轻气盛,对感情有自己的主张。他最中意的那位,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不巧早有婚约,母后也不敢替他乱做主,怕惹翻军事大佬的余部。情场失意,他就这么被晾着。结果后来迎进董鄂氏,史书都说董鄂氏成了后宫里的极宠,什么贤妃、皇贵妃,头衔都是流水涨价。
从董鄂氏这一出,满清的宫廷后宅又多了一层薄荷味的伤感。顺治对她,是偏心得不能再偏心。偏心到什么程度?那会儿董鄂氏为他生了个儿子,才满三个月就离世,顺治伤得简直像失了魂。你说皇帝又不是没孩子,何至于如此?其实,爱得太少、争得太多,他拿什么不心疼。董鄂氏后来再也没有孩子,一想到这对活在笼子里的一对小夫妻,心头不免有点闷。
顺治到底一生是不是只爱董鄂氏?这个问题,不知道宫里的金枝玉叶们怎么想。但你可别忘了,他短短十年做皇帝,皇子公主加一起能有十七个呢。有人笑,说纯属小皇帝“雨露均沾”,可真相远没有那么简单。
我瞎分析,其实除了董鄂氏,顺治对后宫大多并没多少真爱。那些孩子,有的生下来没几天就走了,有的甚至从没出现在他视野里。比如牛钮,顺治帝第一个孩子,内务府的小宫女巴氏生的,就是一个赌气的产物。有时候,人到极致的郁闷,哪怕已经是至尊的皇帝,也免不了像孩子一样,背着大家赌气。
讲真,他这么一折腾,也是跟孝庄老太太“干仗”——母亲逼他娶孟古青,还是多尔衮死后留下的政治安排,一口气没咽下去,他就觉得,只有在别的女人身上,才能找回点自尊和“做主”的味儿。这巴氏嘛,出身普通,没名没分,给顺治带来点短暂舒畅,可惜孩子最后还是离了皇宫的门。夭折?史书写得体面,但挖挖门道,也许就是被送走了。
说起来,顺治的婚配真是个天大的笑话。娶孟古青是出于朝堂政治而非喜欢,这个女人还偏偏有点小心思,醋劲大,过得也不安稳。所以顺治帝能躲就躲,宁愿和宫女打转。后来历经折腾,孟古青终于被降了,冷宫度日。可孝庄还不死心,硬是又从科尔沁家族弄来了姐妹俩,封了皇后与惠妃,也算把控得死死的。
可真心喜欢的女人,永远绕不开董鄂氏这一单。董鄂氏是个特立独行的人,江南长大,气质跟宫里的那些“草原亲戚”截然不同,温和嘴甜,又识书达礼。她倒挺有分寸,得宠却懂得自保,常劝顺治善待那些不受宠的妃嫔。后宫是个漩涡,她明白,一枝独秀往往结局不会太好。不偏宠也许才是最大的体贴。
老实说,董鄂氏的早逝,真成了顺治生命最后的稻草。儿子也没了,心头仅剩的那点热乎气,全归了灰。顺治这人,说情多也多,说绝情也绝,他对别的妃子,似乎多是形式大于内容。史上喜欢给他正名,说是听了董鄂氏规劝,才勉强“雨露均沾”。可我觉得,他只是无法对抗现实的巨大孤独,有时候,多给自己留点退路,总比彻底得了寂寞好。
你看顺治的那些子嗣,除了宫里亲生的,也有好几个是抱养的。不是他不生,是孩子活下来的没几个。那三位被收养的公主,被他当成联姻筹码,也当成恩典,身份一夜升值,全家脸上有光。还不是为了维稳、笼络,或者说,为了宫廷永远别闹太僵。
仔细回头想想,顺治这少年皇帝,命苦也好,强撑也好,都是在一个又一个力量之间,夹缝里求生。人说帝王家无真情,不知道是不是苦得久了,真情便变成了无奈中的一丝软肋,拿出来给后人品一品,竟然有几分微妙的温柔。
有时候,我真想问一问那个年少头发还软的皇帝,倘若生在平常人家,他会不会也是个爱赌气、闹小脾气、到点儿还要赖床的人?可惜这世上从没有如果。顺治最后活了二十四岁,死因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病死,也有人说他出家为僧。史书留下的,总归冰冷,谁能听懂他深夜独自走廊徘徊时的那声叹息?
没人知道顺治在最后一刻到底想的是什么,也许他早就倦了这无休止的斗争,也许,他还在心里念着那个再也喊不回来的名字。皇帝也好、孩子也罢,到了生命尽头,谁都只剩一个人。同是世间走一遭,有些人就是偏偏被命运拉上一场没有剧本的大戏。至于好坏,留给后人慢慢去说吧。
来源:园林间优雅的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