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男子为降肌酐,坚持吃尿毒清,一年后复查,结果如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31 15:26 1

摘要:51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人到这个年纪,要面对的健康问题,往往不像年轻时那样来得突然,它更像是一种慢慢逼近的沉沉压力,特别是肾功能方面的问题,一旦出了岔子,后果很难轻松收场。

51岁,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人到这个年纪,要面对的健康问题,往往不像年轻时那样来得突然,它更像是一种慢慢逼近的沉沉压力,特别是肾功能方面的问题,一旦出了岔子,后果很难轻松收场。

老张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平常身体还算硬朗,能吃能睡,就是几年前体检时,肌酐开始一点点往上涨。最开始他没太当回事,以为多喝水、多活动活动就能缓过来。可谁能想到,数值一年比一年高,后来甚至接近400µmol/L。医生说,再不控制住,离透析也就一步之遥。

老张慌了。毕竟他还有孩子要养、老人要照顾,自己也不想整天扎在医院里。于是他开始四处打听、上网查资料,后来朋友介绍说,有种叫“尿毒清颗粒”的中成药,有些人吃了之后,肌酐降下来了。

他心动了。

要理解老张的处境,得从肌酐说起。肌酐,是身体肌肉代谢的“废水”,正常情况下,肾脏负责把它清理出去。可如果肾功能出了问题,清理不掉了,血液里的肌酐数值就跟着上去了。肌酐高,不是病名,但它是肾损伤的“警报器”。

在临床上,一般认为肌酐超过133µmol/L,就意味着肾功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而超过300µmol/L,基本就到了慢性肾病第三期或更严重的阶段。这个时候,身体可能还没明显症状,但肾脏其实已经很“吃力”了。

老张的肌酐接近400,说明他的肾功能至少下降了一半。再不控制,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尿素氮升高、水肿、贫血、甚至开始准备透析。

尿毒清颗粒,这名字听起来挺“霸气”,好像专治尿毒症似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芪、丹参、红花、地黄等,理论上是通过“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来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功能进一步恶化。

说白了,它不是西药那种“立竿见影”的作用机制,而是靠长期调养,慢慢起效。很多肾病患者选择它,是因为西药副作用大,而中药相对温和,且不少人有“中药调理更安全”的观念。

但尿毒清并不是什么灵丹妙药。它不能替代透析,也不能“治愈”肾衰竭。它的作用更多是“拖延时间”,在肾功能还没完全衰竭前,尽可能保住现有的肾单位,减缓恶化速度。

老张开始吃尿毒清那年,医生并没有强烈推荐,只是告诉他可以尝试,但要配合饮食控制和定期复查。于是他就这么坚持了下来,每天早晚各一次,从不间断。

期间,他也注意低蛋白饮食,戒了重口味,控制高血压,血糖也偶尔量一量。生活习惯一改再改,连他老婆都说他像换了个人。

一年后复查,肌酐降到了320µmol/L。虽然还没回到安全范围,但比之前下降了接近80µmol/L。这对于一个中度肾功能不全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医生说,这其中尿毒清可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更主要的,还是他坚持了生活管理、饮食控制,还有长期的复查跟踪。也就是说,药只是工具,关键还在用的人。

也不是所有人吃尿毒清都能像老张这样“见效”。有些人吃了一年半载,肌酐不降反升,甚至出现了肝功能损伤、胃肠反应等副作用。

这个药里有些成分,比如地黄、丹参,虽然是常用中药,但如果肝功能不好、消化系统弱,或者和其他药物有冲突,也会出问题。

有位患者因为吃得太“猛”,自己加了剂量,还同时服用其他保健品,结果肝酶飙升,反而进了医院。所以啊,中药不是“无副作用”的代名词,别以为“天然”就一定安全。

慢性肾病不是靠一个药、一次治疗就能解决的问题,它是一场持久战。尿毒清可以用,但得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营养、血压、血糖、体重的全方位管理。

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情绪稳定,甚至心理疏导,都是控制肾病进展的重要一环。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个体化治疗”,也就是说,不同病人、不同阶段,用药方案和生活建议都应该量身定制。

老张的例子说明,坚持是有用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不是盲目坚持,而是有计划、有节制、有反馈地慢慢调整。

尿毒清是不是好药?见仁见智。但它肯定不是“神药”。老张能稳定在320µmol/L,不是因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而是因为他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身体了。

他不再熬夜、不再暴饮暴食、不再忽视体检报告上的那串数字,他从一个“只在症状出现时才看医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主动管理健康”的人。

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王海燕,张忠民.尿毒清颗粒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22(1):45-49.

李素芳,陈志刚.中成药在慢性肾病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2):2351-2356.

陈雪,刘建国.慢性肾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疾病进展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5):758-761.

来源:马医师健康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