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这条吐槽,顺手点开评论区,差点笑出声:前排网友晒图,上海某商场柜台,奶皮子糖葫芦标价98,旁边小票还打了两行字——“限量手作”“内蒙古空运”。
“98块一串?
抢钱呢!
”
昨晚刷到这条吐槽,顺手点开评论区,差点笑出声:前排网友晒图,上海某商场柜台,奶皮子糖葫芦标价98,旁边小票还打了两行字——“限量手作”“内蒙古空运”。
再往下翻,北京姑娘贴出同款,25块,附赠一句“吃完牙没粘掉,值”。
同一根棍儿,价差能买三杯瑞幸,谁还敢说消费降级?
别急着骂智商税,先把账算明白。
奶皮子这玩意儿,原本在内蒙跟牛肉干一个地位,牧民家里熬奶锅边揭一层,晾干能存半年。
现在倒好,短视频一爆,原料价直接飙30%,收奶站老板原话:“以前按斤卖,现在按克谈。
”连锁品牌采购偷偷透露,8块成本里奶皮子占一半,再算上冷链、房租、网红打卡位,25都算良心。
至于98那位,卖的是糖葫芦吗?
卖的是“我打卡了”四个字,溢价部分叫朋友圈门票,愿者上钩。
可最魔幻的还不是价格,是口味内卷。
以为山楂夹奶皮子已经是天花板?
广州老板把双皮奶打成慕斯,裹进去,起名“广式温柔”;成都直接上麻辣奶皮,吃完舔嘴唇以为刚啃了火锅底料;沈阳更离谱,冻梨切片塞里头,一口从牙冰到胃,抖音播放2.3亿,比东北雪还飘。
网友总结: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卷。
要我说,下一步臭豆腐奶皮夹榴莲,流量直接炸。
热闹背后,有人悄悄掉坑。
南京市场监管局上周通报,三家门店用植物奶油顶替奶皮子,糖衣一舔就化,口感像嚼蜡。
行业协会赶紧发指引:糖衣厚度别超2mm,运输必须0-4℃,添加剂得大字报贴出来。
翻译成人话:网红可以红,但别再拿消费者当小白鼠。
毕竟,排队三小时,一口吃到假奶皮,谁不火大?
所以,真想吃,别光盯着打卡队。
三招避坑:一看颜色,奶皮子带微微乳黄,纯白多半掺了奶粉;二掰断面,真货有蜂窝小气孔,植物奶油断面光滑得像塑料;三问产地,内蒙锡盟、呼伦贝尔最稳,老板要是支支吾吾,转头就走。
嫌麻烦?
直接蹲超市冷冻柜,伊利蒙牛羊奶皮子切片19块一袋,回家DIY,山楂草莓随你造,成本不到五块一串,还能拍教程视频反向收割流量,何乐而不为?
说到底,糖葫芦再卷,也就是口甜的。
花98买个社交货币可以,但真香还是那口25块的奶皮子,脆糖壳“咔嚓”一声,奶香裹着山楂酸,舌尖先甜后爽——那一刻,谁还顾得上拍照?
来源:喜庆的橘子ZDb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