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对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播晚了气温、地温都低,小麦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温度积累,温度不够,发芽就慢得离谱,正常 5 - 7 天出苗,晚播后可能半个月都出不齐。而且低温高湿的土壤里,种子容易被病菌盯上,烂种烂芽常见,就算勉强出苗,苗也又小又弱,跟 “病秧子”
小麦要是播晚了,那麻烦可不小,从种子发芽到最后收成,一连串环节都会受影响,减产基本是大概率事件,但也不是完全没救,找对方法还能挽回来不少。
先说说对种子发芽出苗的影响。播晚了气温、地温都低,小麦种子发芽需要足够的温度积累,温度不够,发芽就慢得离谱,正常 5 - 7 天出苗,晚播后可能半个月都出不齐。而且低温高湿的土壤里,种子容易被病菌盯上,烂种烂芽常见,就算勉强出苗,苗也又小又弱,跟 “病秧子” 似的。
再看麦苗生长,这可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冬天来临前,晚播的小麦压根没足够时间长,分蘖少得可怜,甚至没有分蘖。要知道小麦产量跟亩穗数息息相关,正常播种的小麦冬前能长 3 - 5 个壮分蘖,晚播的可能就只有主茎,顶多 1 - 2 个弱小分蘖,后续成穗数量从一开始就落后了。同时,低温还会抑制根系生长,根弱了吸收水肥的能力就差,麦苗抗寒、抗旱、抗病能力也会跟着下降,冬天很容易受冻。
最终产量也会受很大影响。一方面,亩穗数大幅减少,这是晚播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晚播会缩短小麦幼穗分化时间,可能导致每穗粒数减少;而且生长季节后延,灌浆期可能会遇到高温干热风,使灌浆时间缩短,麦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不过,播晚了也别灰心,掌握 “四补” 技术就能补救。首先是 “以种补晚”,还没播种的话,就换弱春性或偏春性品种,这类品种生长发育快,适合晚播。其次是 “以密补晚”,多下种子,既然分蘖成穗指望不上,就靠主茎来保证亩穗数,一般晚播麦田播种量要比正常的多一半甚至更多。然后是 “以肥补晚”,底肥要施足,多加点磷肥,磷肥能帮麦苗长根,春季还要早追肥、多追肥,促进麦苗生长和幼穗分化。最后是 “以管补晚”,播种时要精细,适当浅播,3 - 4 厘米深就行,这样出苗快;播种前还能把种子浸一下催催芽,能提前 3 - 5 天出苗;春天管理要以 “促” 为主,早浇水、早施肥,中耕提高地温,让麦苗长得更壮。
其实,农户遇到小麦晚播,很容易慌神,觉得肯定要减产就放弃管理,这是不对的。晚播虽有影响,但只要不慌,科学应对,用对 “四补” 技术,多花点心思管理,弱苗也能逆袭,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甚至实现高产。所以播晚了不可怕,关键是找对方法、用心管理。
来源:我的搞笑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