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见过那种写作文时“抓耳挠腮”的小孩?那表情,简直比背九九乘法表还痛苦!我家儿子就是典型代表。每次一提“写作文”,他立刻满脸绝望,作文纸摊在桌上,笔在手里转了三百圈,半个字都挤不出来。那场面,我都替他着急。
你有没有见过那种写作文时“抓耳挠腮”的小孩?那表情,简直比背九九乘法表还痛苦!我家儿子就是典型代表。每次一提“写作文”,他立刻满脸绝望,作文纸摊在桌上,笔在手里转了三百圈,半个字都挤不出来。那场面,我都替他着急。
为了帮他“打开写作的脑洞”,我可谓使尽浑身解数——买过厚厚的作文书,报过昂贵的写作班,甚至连“名师写作秘诀”视频都刷遍了。结果呢?兴趣没培养出来,反倒越来越排斥。每次写作文都像打仗,我哄、我劝、我讲道理,全都没用。
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了《米小圈日记魔法》。原本只是想让孩子放松一下,没想到,这居然成了我们“写作逆袭”的转折点!
从“被迫写”到“主动写”,动画片帮孩子解锁写作密码!
《米小圈日记魔法》这部动画,真可以说是小学生写作的“救星”。主角米小圈,一个调皮、幽默、爱犯小错的小男孩,用他的“日常脑洞”带着孩子们一起发现生活里的故事。每一集都轻松、有趣、充满童真。
第一次看时,我家孩子笑得前仰后合——“原来写日记也可以这么搞笑!”从那以后,他居然主动要求“再看一集”!看着他笑着看动画、兴致勃勃地讨论剧情的样子,我心里暗喜:这下有戏!
慢慢地,他开始模仿米小圈写日记。刚开始,还只是照搬剧情,写“今天米小圈干了啥”;可没多久,他的日记本里就多了自己的内容。“今天我在操场上摔了一跤,但我没有哭,因为我像米小圈一样勇敢!”你看,这不就是写作的萌芽吗?那种从“写别人”到“写自己”的转变,简直太神奇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说实话,写作这件事,最怕的不是不会写,而是不想写。而《米小圈日记魔法》做得最棒的地方,就是——让孩子“想写”。
动画中,米小圈把身边的小事写得妙趣横生:一次体育课、一场打闹、甚至一次老师的小批评,都能变成一篇有滋有味的日记。孩子们看着米小圈轻松地写、开心地讲,心里那堵“害怕写作文”的墙,就一点点塌了。
我家儿子原本觉得“写作文=受罪”,现在却把写作当成了“记录生活的小魔法”。每次有趣的事发生,他会主动拿起笔:“我得写下来,米小圈肯定也会写!”这份从内心生出的兴趣,比任何补习班都更有力量。
在笑声中学写作技巧,事半功倍!
别看《米小圈日记魔法》是一部动画片,其实它暗藏“写作秘籍”。每一集都在悄悄传递写作的小技巧:怎么开头有趣,怎么把事件写得有条理,怎么用生动的语言描写人物……孩子在看动画时根本没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但知识已经“偷偷”进脑子了。
比如我家儿子,原来写作文总是一堆“然后、然后、然后”;看了米小圈之后,他居然学会了分段、过渡,还会写情感句。有一次他写道:“虽然我没有拿第一,但我觉得自己已经超棒了!”那种自然流露的感情,正是米小圈给他的启发。
我常说,《米小圈日记魔法》不是在教孩子写作文,而是在教他们——怎么去感受生活、表达情感、发现快乐。
写作带来的不只是技巧,还有自信
以前他一写作文就焦虑,现在呢?每次写完都会主动拿来让我看,还要我帮他点评。当我夸他“这段写得真不错”时,他那笑容,比得满分还灿烂。
写作,不再是负担,而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孩子学会了观察生活、记录心情,也学会了用文字去沟通、去表达。这份成长,是任何一堂写作课都给不了的。
从“我不会写”到“我想写”,从“害怕作文”到“热爱表达”,这一切的改变,都离不开那部充满童趣的《米小圈日记魔法》。
家长的心声:最好的学习,是“玩着学”
作为家长,我们当然希望孩子学得好,但更希望他学得快乐。《米小圈日记魔法》让我明白,写作不该是一场“任务”,它可以是一场“发现的旅程”——发现生活里的小乐趣、发现自己的小情绪、发现文字的魔力。
在动画的陪伴下,孩子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他找回了表达的勇气和自信。
写作,从此不再是孩子眼中的“苦差事”,而成了他每天都期待的小乐趣——就像打开日记本,施展一场属于自己的“魔法”。
来源:每日生活集
